[專欄]音樂教我的事🔊人人唱片行的音樂與人生
🌱與生活經驗連結,音樂才能聽出「味道」
「我並不是一開始就喜歡古典音樂,但我自己認為只要是能讓人感到美妙的、能吸引人的就是好音樂。我從小讀書就喜歡音樂了,年經的時候會追求名盤,像小克萊巴、史塔克、阿勞、布蘭德爾等等這些比較貴的唱片。後來我也覺得奇怪,怎麼大家買來買去都這幾個。經過這些年,現在的我大概沒甚麼片子會拒絕,因為做這行我認為是在撿別人便宜,利用人家的成果來維生,這是最大的福氣。你看這些作曲家那麼偉大,他們是這麼厲害能將音樂寫得這麼協調好聽,而我們只須花少少的錢就能聽到,如果這不是占便宜那甚麼才是?因此我沒有特別愛的唱片,那是因為每一張都有吸引我的地方。」
「其實我們都在用自己的觀點在欣賞音樂,例如指揮家。貝多芬的<田園>距離我們兩百多年,但貝姆、蕭提、卡拉揚,每個人演奏的田園就都不一樣。同樣的因指揮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指揮出來的貝多芬才有他們的特色。我記憶中的田園有小橋、流水、人家,而我小孩的田園印象中只剩下福壽螺。所以我認為聽音樂需要跟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結,這樣才有深刻的體會。音樂除了帶給我充實的生活之外,也讓我養家餬口,只是現在越來越淡泊,雖然到現在還繼續營業,但大多是服務多年的老朋友。」
🌱技術獨門,別無分號
身為古典樂迷一定都體會過唱片絕版之苦,更甚者心愛的CD不慎刮損讓人傷心,但林大哥有個獨門絕技,能讓這些寶貝起死回生!
「這也不是甚麼高深的學問啦,CD能保持完好有兩個原因,第一,鏡面要很光滑很光亮,第二是水銀層絕對不能掉,因為掉了光線就反射不回來,那麼CD就真的沒救了。再來,如果出現了跳針、跳音的狀況應該是鏡面有刮傷。所以鏡面一定要保持光亮,因為刮傷了光線就透不過去,既然光線進不去,當然反射不回來,所以會產生跳音的狀況。因此修唱片首先要去掉這些刮痕,但處理之後還會產生一些凹痕、不平整痕,可是雷射唱片有入射角,只要入射角大過三度等於做白工。所以要把CD受傷的部分給去掉而且還要保持入射角小於三度(DVD小於兩度、BD小於一度)這樣做就能夠恢復這唱片的聲音了!」
(Show Time:調音小紙片表演)老闆讓聲音變厚實了!這是甚麼原理呢?
🌱哇塞!傑克,這招真是太神奇了!
林老闆的獨門絕招不只如此,相信來過的朋友也都曾被「其貌不揚」但一開機播放便氣勢頂天的音響給嚇到過。採訪當天林大哥還秀了調音365招其中幾招,見他只用一張約莫50元硬幣大小的紙片就徹底改變聲音的tone,讓我下巴直接著地!
面對我的反應他如是說:「這真的很有趣,我們雷射唱片的讀取雷射光束一般是由下往上發射,而一張雷射唱片跟光束有一定的距離,之所以有音樂產生就是因為雷射唱片到達雷射的反射點是時間上的差異才會產生0跟1的差別,但是我在唱片上面把他墊上一片紙片以後,就會把唱片往下拉一段很小的距離,導致原本low的地方變成high,high的地方會變成更high,也就是說把反應的時間給改變了,所以經過DA轉換時由於時間參數改變,因此聲音也變了!說穿了我只是在調雷射頭跟唱片之間的反射距離而已,你也能如法泡製。
最重要的是如何把音響的聲音調到跟空間搭配完美,而這意思就是把身處的空間當作是共鳴箱。打個比方:如同一套絃會在不同的吉他身上產生風格迥異的聲音一樣。因此設法將家裡的器材調整到跟空間特性一致,這樣就能讓音響系統完美了。」
🌱(Show Time:CD墊材調腳位)聲音又改變了!
「這就是我剛剛講的要把這套音響調到適合你的空間,並且把空間當作共鳴箱,也是我剛剛說的理論,同樣一套絃在不同的吉他身上就會產生不一樣的聲音。因此你要怎麼去把你的器材調到去適合你的空間,這樣你的器材就完美了。」
🌱:老闆冷不防再來一發知識彈!
「我再分享一套理論給大家,其實每一套喇叭都有個分音器,那為什麼要有分音器呢?分音器本身最主要的構造是電容、電阻、電桿的東西,電容跟電阻組成的頻率就是f=1/2πrc,那如果你改變了電阻,或者改變了電容,你就會改變他的頻率,同樣的道理,電桿也是一樣。只是說改變電容與電阻是改變高頻的頻率,那改變電桿跟電阻是改變了低頻的頻率。」
「假設每一對喇叭或者音響都標榜八個歐姆,但並不是每一套音響作出來都一定是八歐姆,喇叭也是。所以要如何達到完美的匹配就要靠分音器,只是分音器你改不到,因為都是作在喇叭裡面。所以想要調整只能從線材著手。我的作法是把音響店給的線材作長度上的調整,但前提是你要先使用很常聽的音樂判別,假如你發現高音比較多,那就表示這條線對你的系統來說太短了,那就可以開始調整長度,反之亦然。所以當你的線材是三米、兩米半、兩米都會產生不同的數據,訊號線也一樣。所以你看我的喇叭線每一條線通通都不一樣長的線材,就是經過我用自己的耳多去判斷,從低音測試到高音,去測試到真的適音響單體阻抗,所以我一套音響我可以玩二、三十年都不會膩。」
🌱:上掀式的CDP呢?(林:就算有CD鎮還是一樣啊!)
「另外跟大家分享一個概念。這算了提醒啦!如果你有很重要的資料去做備份,千萬不要用燒錄片!因為燒錄的碟片都是用紅光來燒錄,就像是底片曝光的方式。那一張唱片簡單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反射層,一個是塑膠片。所以壓製的CD是屬於永久性的,但燒錄的部分就不是了!燒錄片非常容易因為空氣中的紅光曝曬而改變甚至因此而損壞!燒錄片的損壞只是時間長短而已,所以如果有重要資料,建議可以存在硬碟,但最好的方式可以使用固態硬碟,保存時間更長。所以重要資料還是建議大家多存幾個地方當備份,不然到時資料損失可是救不回來的。」
「主持人問說哪一種錄音是最好的格式?我的回答是每一種錄音都會因為個人成長背景的不同而有情感上的依賴,所以並沒有所謂好或不好,這是我的觀點,我認為這幾年還能繼續使用LP的人可年年紀都已經滿大了,你說年輕人有我承認,但人數實在太少了,為什麼?那是因為使用的時代的感情!就像是五、六年級的人多使用CD唱片,所以二手唱片還是有很多人願意來這邊找他喜歡的CD,雖然數位流現在非常流行。」
「我舉個例子好了,過去我們拍照都是用底片,一捲可能24張或者36張,拍完了就一定會拿去沖洗,這樣才能看到相片內容,那是因為你覺得這很珍貴,因為數量有限制。但現在呢?數位相片數量我相信現在每個人應該都拍超過過去底片的總合幾百幾千倍,可是沖洗了多少相片?這是時代的改變,所以每種格式都有其優缺點,所以當你家裡有一間書房或者音響室,你會希望只有一台電腦、硬碟跟一對喇叭這樣嗎?這樣有氣氛嗎?聽起音樂應該沒感覺吧!是不是應該要有CD、書本等等這樣的舊舊的東西襯托才會有感情吧!但對年輕人來說就不一定了。所以我認為這些格式是因為時代背景的襯托,感情成分居多,並不會因為科技進步就讓人捨棄舊有的收聽習慣。因為這是一種感情的寄託。」
🌱:您一開始開這家店的目的為何?平時的工作內容是?
「我開這家店已經28年了,原本開店是要養家餬口,但現在不一樣了。第一個,因為在這裡不斷有人提供唱片,這些音樂我可能都沒聽過,我每天都很期待有新的東西可以欣賞。第二個是因為很多需要的人可以來這邊找到他想要的唱片,所以開店的目的現在就像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一種服務的性質啦!平時早上我就是修這些你看到擺在地板上、樓梯間這幾十箱的CD,下午三點後就在店裡陪我的老朋友聽音樂、聊音樂。那小孩子長大了有子己的工作,店裡也沒有人事開銷、房租等等,所以老實講就真的是在服務聽友。」
熱情、和善與永遠保有一顆對音樂熱切的心,這是店老闆林仁大哥給我的第一印象。採訪結束,我像是剛上完一堂傳承了40年經驗的課,標題就叫「人人唱片行的音樂與人生」。聽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哪天您有時間路過台中,仟萬別忘記到人人尋寶一番,說不定你找了許久的唱片就在這裡等你帶回家。
(本文刊登於MUZIK古典樂刊2013.10月號,2021.1021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