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越向書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三年后,何处是我们的记忆之场?

越向書
·

​    【《零点39分:做核酸》 上海 2022年6月3日  摄影/雍和 】


卡夫卡说好书应如劈开人心冰海的利斧。《记忆之场》正是如此,开篇第一句话就如巨斧般迎面劈来:“历史在加速”(Accélération de l'histoire )。

当三年防疫走入历史,何处是我们的记忆之场?

不要让我们那些照亮了个体生命的记忆火焰,全都消失在宏大历史的炉灶之中。

关于防疫的历史叙事正在形成。

科普文章尚且可工具化,其他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的叙事又会该有多么激烈的争夺。

在有些人讲的故事里,之前Negative得伟大,现在Positive得光荣,这三年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他们的声音很大,手段很多。因为他们也懂得,“记忆的内在体验越是薄弱,它就越是需要外部支持和存在的有形标志物。”


另一些人的感受呢?

于今日,“愁看京口三军溃”;

念往昔,“痛说扬州七日围”。


既然不让纸空着,那就记下来吧。

把那些呼喊与挣扎记下来,把那些感动与愤怒记下来,把那些痛苦与彷徨记下来……

快一点,快一点!

要赶在鲜活的、带着生命和泥土气息的记忆变成大机器里吐出的油墨社论之前记下来,要赶在千回百转的朦胧愁绪变成春晚上铿锵有力的集体朗诵之前记下来。

没时间,就在哄完孩子睡觉之后拧开台灯记两笔,在上班路上录几句语音,跨年夜跟家人一起拍个视频……

别怕自己的回忆不清楚、观点太片面、文笔不好、写得“不客观”,看法与“大家”不一样。

先记下来。

不用说什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谁也不必学。花开万朵,各表一枝。我就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生灵。我要用我的眼睛,我的手,我的口去建构我的世界。

有什么用?

没什么用。跟越向写公号一样无用,跟安迪在牢里听《费加罗的婚礼》一样无用——只不过能让我们觉得活得更像一个人。

如果当年还是小学生的我们都记一笔,现在还会有“斯人”与“是人”的纷争吗?

天降大任于谁?谁愿领受,便降于谁。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便是我们的记忆之场。

或许,拯救之道,正在其中。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