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來寫個日常
螞蟻
早上起來慣例都會先去打開電熱水瓶煮水,然後去上廁所、梳洗,回來之後剛好水滾泡咖啡。
最近發現電熱水瓶附近有螞蟻,煮完水都會打開看一下螞蟻有沒有跑到裡面。每次打開都會有一兩隻,有時三四隻。
生螞蟻的原因一定是跟食物有關,但我寫這篇並不是要寫為什麼會生螞蟻,而是我發現每次打開電熱水瓶,總是會有螞蟻跑到水裡,總是有一兩隻,但都沒有很多隻。
這就讓我想到我們人類社會。
不管是河、溪,還是海邊,或遊樂場的戲水設施,總是會有少數人不看標示,無視〝禁止戲水〞的警告,然後溺水、造成悲劇。
那些在電熱水瓶溺水的螞蟻..,會不會跟那些不看標示的人一樣呢?會不會螞蟻社會表示:「那個容器有能夠飲用的水」,然後少數螞蟻則是:「欸我們去那個水池玩」。
認真想了一下..,我家除了那個電熱水瓶,並沒有一個〝開放式〞的放水的容器,而且是煮過、可直接飲用的水。螞蟻社會也應該沒有見過這麼多水吧?或許那個水瓶,對牠們來說是「湖」?甚至有可能「海」?
「這充滿謎團的容器,裡面有可飲用的水,也不知道這些水哪來的,且永遠取之不盡。雖然有時候會變得非常燙,但哪裡找的到這麼多水呢!」
螞蟻們會這樣想嗎..?
ai 生成音樂
最近在 youtube 看到「AI Lo-Fi Music is Ruining YouTube」這部影片。
內容主要是說,現在 youtube 出現不少音樂內容、影片命名方式、影片圖等都非常相似的「帳號」,如下圖。
「LoFi_TOKYOCITY」從它的影片描述中可以看到,所有音樂和圖片都是 ai 生成。雖然它訂閱數還沒超過四萬,但觀看數達到七百六十萬。
現在 youtube 充滿這種頻道,有些甚至沒有標示這是 ai 生成,且有些不同帳號,它的音樂和影片圖還都一模一樣。
在看那部影片之前我沒有意識到這個現象,有發現那些頻道,也有聽過、看過它們的音樂,但沒想過內容是否是 ai 生成。看過那部影片後..,現在在找音樂都會刻意去找內容是否是人類做的。
關於這件事..,我個人是不樂見,不喜歡這種〝免洗〞的方式,不喜歡這種大量使用相似度極高的內容來洗流量。
但這件事目前來說沒有〝犯法〞,所以..我是有點好奇未來會如何發展。因為現在有部分人發現這種 ai 生成音樂的頻道,且有在做篩選,跟我一樣會刻意去聽人做的音樂。
究竟未來會充滿 ai 生成,還是人類會開始做抵制呢..?
演算法
有時候我覺得演算法真是個麻煩的東西。
各個社群媒體有時會推薦一些看起來好像有點有趣的東西,不管是甚麼樣的社群媒體,圖片、影片或文字。當要點那個「看起來好像有點有趣」的內容時,就會想到:
「我想要我的演算法充滿這個東西嗎..?」
很常那「有趣的東西」是一些非常娛樂性的內容,比如某個 meme、政治性話題、某個性感的女性,或單純的貓貓狗狗。
有段時間,我讓我的 x 幾乎快被迷因圖佔據。看到某張迷因圖很有趣,按讚了之後,演算法就一直推薦我類似的東西和發相似內容的帳號。到了某個時刻,我在滑 x 的時候發現:「怎麼都是這些東西啊?」,雖然很有趣,但我不太喜歡這種「漫無目的的滑」,滑老半天也不知道到底在幹嘛或滑了甚麼。
有點沉迷的感覺。
前幾天坐公車,無意間看到坐我右前方的人在滑好像是 FB。那個人滑的速度非常之快,一則貼文停留時間不到一秒,但也不是「都沒在看」,我想現代人應該都可以知道我在講甚麼。以非常快的速度掃描貼文,並且在腦中瞬間決定究竟是否要停止滑動查看。
無意間看到那個人,讓我想到自己在滑社群媒體的時候也是這樣嗎?
並不是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我不太喜歡永無止境刷手機的那個樣子。
但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在看一些很認真的東西,有時也會想看些迷因、有爭議等等的娛樂性內容。
好像變兩個話題了。一個是我平常還是會想看一些娛樂性的東西,只是希望演算法不要這麼暴力,點讚過一個後,就把整個畫面塞滿類似的內容..。另一個是,我想到頭來還是我們人類在做掌控,自己決定要看甚麼、要看多久,都塞給演算法..好像不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