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影響生命 | 初次接觸
距離上一篇提及的培訓已經過去40多天了,事情發展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朋友已經心灰意冷,想要放棄。我也因為無從下筆所以暫停記錄了,沉浸在一種一鼓作氣再而衰的無力感中。但上週一封電郵通知我,有一篇文章被羽昊關聯了。這讓我有點慌張,好像在提醒我,儘管萬事開頭難,還是要有始有終地好好記錄這段旅程。
社工告訴我,小朋友們已經參加了一次集體活動,對項目也有些了解。但在第一次接觸小朋友後,發現卻是高估了她們的積極性。
培訓結束後,社工把兩位小朋友和家長的聯繫方式交給我們,小雪12歲,小童11歲。兩天後,李姑娘組建了兩個聊天群組,把小朋友和家長加進來。大家打招呼之後,群組就安靜了。
我有些不安,覺得這份安靜有點尷尬。回想起培訓時社工告訴我們,想要建立信任,一定要主動。於是我鼓起勇氣,主動再做了一次更詳細的自我介紹,包括年齡、經歷、工作和參加項目的初衷。並且順勢約了第一次交流的時間。 好在家長們都積極地配合。
小童的媽媽回復說:“請問老師具體幾點呢?因為她那天有比賽。” 我急忙回復說不需要稱我作老師,叫我名字就好。之後和小童約好了下週六下午四點。小雪的媽媽也接受了我建議的時間,約在同一天的下午兩點。由於疫情限聚令,只能在網上進行。我在群組裡表示,希望家長一起參加。
提前一天在家做大清潔,並且佈置了溫馨的燈光和紗簾作為背景。乍眼一看有點像要拍YouTube片了。提前寫下幾條應急問題避免冷場,又安裝設定了會議軟件。星期六終於來到,我把筆記本放在手邊,緊張又期待地打開了Zoom。
下午兩點,第一通電話打給小雪。出現在鏡頭前的是她的媽媽。身材偏瘦,妝容精緻,笑容很甜美。我笑著問:“小雪呢?” “她怕醜不肯入鏡,匿係廚房食雪糕。” 我說沒關係,先聊一會再叫她過來。
小雪媽媽很健談,也很信任我。我問她是怎樣知道這個項目的,以及希望在項目裡面實現什麼目標。小雪媽媽回復說:“係同鄉介紹,聽講政府對於存款有額外的補貼,其他的就唔知了。” 我有一些小小失望。原來在她心中,更多地把這個項目看作一個存款計劃。但換位思考以後也相當理解,畢竟孩子成長規劃是一個相當空泛的概念,尤其是對於10歲出頭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來說。
我告訴小雪媽媽,除了幫助存錢之外,我還會關注和幫助孩子培養興趣,在發展規劃方面提供一些個人見解和幫助。我的語氣可能有些低落和心虛,她也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聊了二十多分鐘,小雪媽媽把小雪叫了過來,讓我和她單獨聊聊。
我問了她一些關於興趣的問題,她回答我,做完功課之後會和朋友聊天,或者用手機打遊戲。小雪媽媽在旁邊補充:“平時小雪好愛做運動,只不過宜家不方便出去,只可以係屋企,所以玩手機的時間都多左。” 我又接著問小雪有沒有想過未來想做什麼職業,或者想不想把愛好變成職業?她說還沒考慮過。我心想,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這些太早了吧。慢慢來,不著急。
聊了快一小時,收線後感到一陣疲憊。趕緊把剛才的對話和心得記在筆記本上,來不及休息,準備打給第二位小朋友。
下午四點,第二通電話打給小童。童童是一個看起來很文靜的女孩,媽媽在她身邊,懷裡抱著一歲左右的小孩,是童童的細佬,他不時爬到鏡頭前和我打招呼,咿呀說著我聽不懂的話,很可愛。
有了剛才的經驗和心理準備,我問童童知不知道這個項目是做什麼的。她稍微皺著眉頭說,課業太忙,上次集體活動沒能參加,所以不知道。我又問她身邊的媽媽,得到的答案和小雪媽媽的回答差不多。我耐心地再講了一次剛才對小雪媽媽說的話。
有了剛才的經驗,溝通還算順利,童童也很會表達。她說自己喜歡攝影,包括城景、食物、人物等等,但現在正在溫書,準備升學考試,考試結束後再多拍些照片。我鼓勵她保持熱情,好好休息,以後陪她參加比賽。因為她功課太多,所以只聊了四十分鐘左右。
先記錄到這裡,待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