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苑裡鎮長劉育育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鎮長週記 20240428|里民大會

苑裡鎮長劉育育
·
·
我們苑裡25里的里民大會,是依照《苗栗縣村里民大會暨基層建設座談會自治條例》來舉辦。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蒐集民情,反映民意,解決里內重大問題」。

大家好,我是苑裡鎮長劉育育。

最近的這一週,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每一年都固定召開的「里民大會暨基層建設座談會」(以下簡稱里民大會)。

時間過得很快,猶記去年,我也跟大家分享過里民大會的主題。這禮拜,我特別把去年的週記翻出來回顧,好好地思考:去年的我跟今年的我,對里民大會的看法有何不同?有什麼一樣與不一樣的事情可以跟大家分享?

去年里民大會鎮長週記:https://reurl.cc/dnXkVy

誠如我去年所說明的,我們苑裡25里的里民大會,是依照《苗栗縣村里民大會暨基層建設座談會自治條例》來舉辦。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蒐集民情,反映民意,解決里內重大問題」。

大會預算由苗栗縣政府撥出,鎮公所會輔導里辦公室舉行活動,由里長擔任主席,我與鎮公所一級主管同仁共同出席。當然,縣政府也會指派代表,擔任上級指導員,全程一同參與。

任內第二次經歷「里民大會」月,我更加珍惜這樣與25里里民面對面交流、討論並聆聽大家意見的機會,與里長和縣政府等行政機關單位來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去年說,里民大會好像一次 #會考 ,第二次參加會考的我,有一個不一樣的思考:

作為一位鎮長,怎樣才算是好的領導者?怎樣的決策,算是有「魄力」的決策?

我會這樣思考,或許也是因為週六參與了「走傱tsáu-tsông 地方的女性工作者|女力對談」活動,與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前輩對談時,我們談到女性在公共領導的決策風格分享。

當時,我們與南藝大建築藝術研究所的曾旭正教授共同討論:領導與決策該如何展現魄力?

我的回答是:魄力的展現,並不是講話大聲就好;也不在於展現一種強勢的風格去展演「我手裡有權力」;更不是決策速度快就好。

魄力的展現,在於我面對問題時,不會迴避,而是採取願意 #釐清問題#迎接質疑與挑戰 ,並且願意以 #開放態度 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且下定決心地去執行它。這種態度,就是我心目中的魄力。

在里民大會時,我會收到很多來自鎮民朋友對鎮公所的建議,甚至以抱怨或批評的方式展現出來。就事論事地說,這當中確實有很多問題,並不完全是鎮公所的管轄範圍,或者超出鎮公所的預算能夠解決,必須再往縣政府甚至中央部會去爭取。

我可以理解,在這個時候,在人性上,一定就會很想直接回覆,「這不是鎮公所的職權範圍」,甚至迴避、閃躲這個問題,以免收到更多的負面回饋。

但是,我告訴自己:就算我沒有辦法當下就給陳情的鎮民朋友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我也不能迴避這個問題。因為一旦我有了想要迴避的念頭,就會看起來迂迴、不果斷,鎮民朋友也會感受得到。

久而久之,大家一定會對公部門失望,失去信任。無論是想要去動用私人關係、自力救濟的方式,來解決自己對生活的不滿,或者開始對公共領域的事務失去熱情與動力,懶得建言,這都對我們的民主生活非常不好。

我擔任公職的初衷之一,是希望落實實質民主,而實質民主的基礎是公民的培力與對公共「信任」的重建。所以即使沒有辦法立即給予立即令人滿意的答覆,我還是會想要說清楚,讓鎮民朋友瞭解。

總體來說,我們沒有辦法立即給鎮民朋友滿意答覆的原因有很多。去年已經提過的,行政機關上下級彼此之間的分工和預算編列,確實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像大家一直以來最在意的「路平」議題,如果某一條道路出了破損、需要修理的情形,它究竟是誰的職責呢?有時候,即便是同一條路,也會有不同的權責主管機關。

一條看似連續的路,有可能在不同的路段,是都市計畫內的道路、還是都市計畫外的道路、重劃區的路、農用道路、甚至成為私人土地上的道路。

對於鎮民朋友來說,現代政府這樣分工精細、科層負責的運作方式,是非常反直覺的。因為我們的生活是連貫的、不斷裂的,再說了,誰有又辦法搞清楚這些精細的法規分工呢?我在進鎮公所之前,即便有在關心公共事務,也是不完全清楚的。

因此,一年一度的里民大會,我會當做是一個非常好的溝通與共同學習的機會。我們一起來瞭解,我們生活中的大小事,究竟會與政府體制裡的哪一個機關、哪一條法規相對應,有哪些是我們馬上可以解決的、哪些是需要花時間來解決的,哪些事鎮公所可以解決、哪些需要上報縣府與中央的,又有哪些問題,是累積已久,或許沒有辦法馬上看到成效的。

我希望,我作為台灣政治體制最小自治單位的首長,是一個可以貼近鎮民生活的單位,在第一線收到鎮民朋友的意見時,我可以盡量地來同理與理解。但,我同時也是公務體制的一員,公務體制的限制,我也應該誠實地告訴鎮民朋友,我看見的困難在哪裡,而我們可以怎樣來解決。

譬如說,有一位鎮民朋友跟我反映自來水的問題,我雖然沒有辦法以鎮長的身分解決,但卻可以替他打電話到自來水公司詢問,他所在意的這個問題,是否有可能在現行體制下解決、能夠怎樣解決。

從去年到今年,同樣在里民大會上,我因為對公所業務更加熟悉,聽到陳情,大致都可以馬上知道責任歸屬,也能判斷究竟是不是公所這邊可以解決、督導的問題。在回覆大家問題的時候,我感覺到自己底氣更足了。

從我對現行制度的理解,盡力去理解與回應大家的需求,且現場面對面回應。就算遇到跟我意見不一樣的朋友,也不帶情緒,平靜而開放的回應,保持現場氣氛的友善和愉快,這是我對我自己的期許。

整個大會的末尾,我會盡量去直接感謝提出意見的每一個人,「謝謝5鄰王先生提出的路燈問題、謝謝8鄰的林太太跟我們反映自來水的問題」,因為,只要願意花時間來里民大會提出意見,都是我們民主政治非常重要的貢獻。

而在大會的過程中,如果我發現真的是公所的施政有所疏漏、延遲的地方,我也會當場肯認。團隊不是機器,不可能100%不出差錯,如果真的有應該改進的地方,我們就認,認了就改,往更好的治理品質來邁進。如果不是我們能夠獨立解決的問題,我們也會將意見收集好,向縣政府、中央單位來反映。

這是我心目中的政治,一個關於相互信任與良善溝通的政治。彼此之間的對話,應該是有建設性、把工作向前推進的。這是第二年的里民大會,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與反思。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