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触发的一点小改变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是前两年,包括今年都特别“火”的一本书,几乎永远在我亚马逊首页的推荐栏,最近因为捡起了Kindle,又很久没看一本比较厚的书,看书评说有人看完之后得了抑郁症,所以下载来看。
前边1-2-3章的内容,确实涉及一些我这个知识储备比较少的文科生不太好理解的东西,也没有那么愿意花脑子去仔细想想明白(大多数时候都是早上+晚上下班在公交车上用kindle看),所以是很走马观花的形式。
但是越到后面,讲到计划生育、代际之战、两性战争等等的内容时,顿时对一些之前的疑惑都有了解释(前提是书中的内容都是事实且正确的话)。
我们所谓的趋利避害、自私、利己、懒惰贪婪、拈花惹草……等等好的或者不好的“人性”,或许早就写在基因里了,甚至更准确一点,要用“基因性”这个词语去形容一切一切。
突然就去Google了一下哪些范围算是“人性”,人在基因惯性下会去产生的行为。每天做一件“反人性”的事情,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发生。
比如说:
和朋友合照的时候,把对方P的更好看一点发给对方或者发朋友圈。
定期早上在健身房报道。(这条今天我已经做到了,早上爬了1h小时的坡,还用2-3个动作做了腹部训练)
两个饼干,好吃的那块给对方。
总之要能意识到自己对待客体的第一反应,然后推翻这个第一反应,去选择另一个反应。而其实这里面比较难的时候要去感知到自己的第一反应,然后在身体、嘴巴、大脑做出动作之前,停下来,去思考另一个行为,并且执行。
根据google出来的结果,不符合“人性”的行为大概还有如下这些。
1.自律(虽然我不太懂自律到底是什么意思)
2.不以自我为中心
3.希望对方也过得好
4.“食色,性也”,这句话的相反面。
5.愿意慢一点,再慢一点。
6.延迟满足。
7.写日志(工作日志、生活日志、学习日志……)
……
还有很多,我决定每天做一件反人性的小事。
2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