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WrightFu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疫情下的天空】不要忘記,武肺起源地的苦難

WrightFu
·
·

不經不覺,武漢肺炎已肆虐全球將近一年,在疫情的「新常態」下,幾乎世界上所有範疇的運作都有著天翻地覆的轉變,過去所認知的,在這個年代已不再管用。

武漢肺炎最初在中國大爆發,某程度上乃因為極權遏制信息的發佈,還多番斥責吹哨者是在造謠,令廣大民眾相信「可防可控」忽視了病毒的危險,加上臨近春節的聚會和出行高峰,導致傳播一發不可收拾,極權捂不下去才只好承認武肺的大爆發。極端的封城措施、細膩的足跡監控、民眾的惶恐無助、全家滅門死不瞑目,這些武漢封城時期的景象,在春節後的一段時間,叫不少人看得瞠目結舌。當武肺疫情擴散至全世界,各地人民專注處理自己眼下的苦難和殘局;而香港人面對著抗疫無方的暴政的同時,極權也趁國際社會無暇關注香港的時候,借機訂立國安法,對抗爭者施加著更為赤裸的打壓和清算。武漢的事情,已沒有太多人再提起了。

極權面對著全世界指責中國把武肺病毒輸出,導致整個地球屍橫遍野,自然更想轉移視線推卸責任,在聲稱病毒早在其他地方已有出現並透過多種方式輾轉傳入中國的時候,也努力編寫符合自己意願的抗疫史跡,有意無意的不把武肺確診數字計算下來,凝造抗疫成功的假象,更借機向外國辯稱可提供相關的抗疫支援。更多民間真實的抗疫經歷,陸續的被河蟹,無法流傳,所以也出現著不少中國網民在「搶救」非虛構文章和作備份結集。

武漢封城期間,作家方方和社會工作者郭晶,曾先後寫下封城日記,並獲台灣的出版社支持結集成書,而《方方日記》更得以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此書的出版,當時在中國惹來了大量的爭議,其中一個主要的論點,乃指日記的內容失實、及向世人輸出錯誤的中國想像。

此兩書以外,早前也發現了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的作品《當武漢病毒來臨》,在香港找了數間書店才成功買下。此乃一本記實小說,穿插著勇敢探索P4實驗室的公民記者、回家路途一波三折的海歸學者,和依然關注著牆內事件的流亡者的故事,藉此鋪陳出中國民眾在抗疫時期的真實經歷,和極權不欲提起的病毒黑歷史。

故事節奏明快且內容並不深奧,不消片刻就能讀完,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禁慨歎自己對武漢封城年代的資訊的記憶,已漸漸變得模糊。疫情初期讀著一些武漢人的故事,少不免會感到悕噓,但當國外的其他城市也出現大量的醫療爆煲情況和死亡案例,香港也先後出現第三波和第四波疫情,武漢給世人的教訓,已不再是在疫情圍堵失敗的情況下令更多的城市出現如武漢的慘況,也不止於大量被遺忘(也不被計算)的逝者故事,而更多的在於那些僵化不人道的管控隔離措施,和不擇手段的掩蓋事實的真相等。

在小說裡,我們可看到公民記者只是把車子拍在實驗室外一段時間,就已被國安「請飲茶」協助調查;海歸學者稍為對疫情發了一個牢騷帖子,就極速被網警河蟹掉,而他在隔離的時候,公安也很高效率的在其隔離處所的門外釘上木條等。凡此種種,都在反映著「big bother」對個資的全盤掌握,和無孔不入的監控。

現實的中國,具爭議的社會信用制度已透過「健康碼」的模式加速推展,借民眾的健康狀況對其日常生活作全方位的監控和管制;香港的極權也一直在蠢蠢欲動,希望強制民眾「安心出行」,讓極權可全方位掌握民眾的行蹤。西方國家在推出封城措施和疫症通知系統等應用程式的時候,也有不少學者批評過過度的限制民眾人身自由和取得過多的隱私,乃人類文明的退步。

雖然歐美一些國家已開始安排武肺疫苗的接種,但距離病毒完全消失仍是一件遙遠的事(甚至病毒已如流感般永遠的跟人類共存著),在適應「新常態」的同時,我們仍要對不同的有識之士借疫情加強規管和監控民眾的行為,保持警惕。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