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锈:读《静寂工人》

ideavidualist
·
·
IPFS

《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的出版,我之前就知道,一直放在购物车里,当时并不了解,也就没有特别强烈去读的欲望。直到前段时间,我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转发作者魏明毅在一席的演讲,正是书里关于基隆码头工人的故事。只看了视频开头的一小部分,我就知道,我非读不可了。

这是一本小书,只有161页,一天就能读完。它脱胎于作者的硕士论文,前面主要以白描展现工人们的生活轨迹,只在最后一章作了深具学术眼光的判断和解释。这本书也是作者自我救赎的成果,作为心理咨询师,作者见识和承受了太多苦难,以至于造成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倦。她选择了读书,做田野研究,把自己抛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从而孕育出了这本码头工人的伤心民族志。

初读几页,书中的叙述充满了电影质感,一句一段都像电影分镜,淡淡的潮湿的,让我想起《悲情城市》和《东京物语》。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这一处情节,清水嫂雇脑子有问题的人帮忙推车以免他吃不上饭,成本价出售摆摊卖剩下的食物给打着好几份工的女人,这种自发的互助和善良我想是电影都拍不出来的。

基隆港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经历了工人的高薪和娱乐产业造成的永恒繁荣幻觉,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整后同时品尝工人的光荣和失落。所有工人没有做错任何事,但是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变化从来不过问任何人。资本在全球化,技术在全球化,锈带也在全球化。底特律、匹兹堡、巴尔的摩,以及中国东北,无论是市场变化还是行政指令,转型和退潮就在一夜之间发生,“原本由政经力量所塑造的集体现象,变成工人各自的孤身体验”。

男性工人有情感需求,有倾诉需求,却无处表达;从工人头家变成彻底的底层劳力,父职的长期缺失,工人之间的感情淡化——男性气质在经济巅峰时期赋予工人们无限光彩,而在退潮后则要求男人不能抱怨,不能痛苦,要“像个男人”,这正是男性气质的规训和钳制。字字不谈自杀,但事事都让人想自杀。

“复杂多元的社会生活不只带来丰沛的物质与关系网络,一段段码头内外不同层次的日常关系与空间移动,还塑造了这群男性工人异常缤纷的社会生活,让他们拥有与苦力年代截然不同的历史感。国际货船所带来的富足的经济资本体验,被嫁接到文化情境所标榜的男性价值范型上——转移到各种关系间的‘有本事’的感受。”

这就是经济与文化力量结合的范例。

作者把问题归因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并认为地方社会及其文化能作为缓冲甚至对冲其消极影响。那么,地方文化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很难描述和考察,但它一定是一种小范围小规模的包容的社会支持,一种不狂热追逐中心的心态,一个能长久容纳情感交流的坚挺空间,让人宽慰,让人放下。在我看来,地方及其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这是人保有尊严和意义感的堡垒,而不至于在生活的前线被击溃。

如果要我说不足,大概就是对女性的访谈太少,性别视角不充分。书中谈到了清水嫂这样的女性,但很少,而且就仅有的几位女性也没有深挖她们母职和妻职的忍耐与艰辛。其实我是特别希望看到在跌落的男性工人之外,和他们密切相关的妻子的心路历程和与生活的周旋。另外,书里没有插入照片,是我觉得很可惜的事情——多一些作者拍的照片会更好,而且得是全彩的,最好再收集一些工人手里的老照片,共同刻画基隆几十年的变迁,书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可读性也更高。

生活如同码头上的货柜船,锈迹是它的创伤,也是勋章。《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我推荐给大家读一读。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ideavidualist手执自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