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wqw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鸞門起源之過程,乃由於孔子與神鳥之互動,子路夫子為第一代正鸞書

wqw
·
·

(摘錄於鸞書寶德雜誌129期)

書名:金闕遊記                    西方觀世音菩薩 主著

                            宣筆:邱原章 扶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年6月6日

第三十回 鸞門之扶鸞‧緣起孔夫子

聖示:今夜, 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訪遊「至聖先師宮」,探討扶鸞之緣起。

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倆步上蓮台,剎時蓮台升空,星夜之下,隨著閃爍之星光,景緻非常怡人,令人心中感受到前途光明之昂揚;約莫穿梭幾處雲城,來到一座宏偉建築物之前,建築物之外觀,看似宮廷式建造,規模之大,給人有莊嚴之感,於宮門上方有橫匾書寫著:「至聖先師宮」五個大金字,字字放大光明。

宮外乃有仙官帶領仙子、仙童等候著師生的到來。兩旁更有龐大陣仗,許多儒士打扮者,手中各持琴、鼓、笙、笛、簫及一些不知名樂器。

眾人洞見師生走近,瞬間乃響徹音弦,正因應此樂不為凡間有,只在天上神仙府。〉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安!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快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宮。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悠然漫步在「至聖先師宮」,觀那樂隊一望無際,共譜仙樂之曲,有振奮身心之妙,並且全由儒士撫樂,給人感覺到斯文中帶點活潑。

在中庭之處,乃有一些儒士正在舞劍,劍法輕盈,步伐慢而穩健,招式中似乎劍氣逼人,只見揮劍所在,劃出道道劍痕,在未觸及物體之下,竟能有如此登峰造極,令人景仰不已。

最後來到客室,於仙官安排下,師生坐定。〉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有事,先忙要緊。

邱生:菩薩啊!您看儒士們為何個個擅長撫琴、舞劍呢?

菩薩:因為古代之儒家,講求養生之道。

邱生:撫琴及舞劍,能如何養生呢?

菩薩:儒家藉由浸於撫琴之際,調適一日下來之工作緊張以及不如意的負面情緒,更藉由撫琴之音韻,安穩身心靈。

邱生:那麼舞劍又是為了什麼呢?

菩薩:舞劍,乃是活動五肢及臟腑之最佳運動。

邱生:什麼是五肢呢?

菩薩:包含:頭及雙手、雙腳,合稱五肢運動。因為舞劍,可以促進內臟之活力,輔以活絡新陳代謝之功能,使身體保持年輕狀態,使臟腑維持健康。

邱生:學生見有儒士舞劍,到底怎麼回事,難道儒士常打架嗎?

菩薩:儒士乃三分武藝、七分文學,所謂:「文武兼修」,在儒家而言,修身即是:武、琴、舞三方面,合稱修道三大要素,然而文學則是內性之提昇,故內外兼修也。

邱生:〈未久,只見一位老者,長髮長鬚,背後揹著一把劍,健步如飛的走進客室。〉

菩薩:原來是孔老夫子大聖人!欽敬!欽敬!

至聖先師:《觀音大士》遠道而來,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孔老為五教聖人之一,事務繁忙, 吾還前來叨擾,莫見怪才是!

至聖先師:豈敢!豈敢!

邱生:學生參見《至聖先師》聖安!

至聖先師:賢生毋須多禮!

邱生:敢問《至聖先師》!傳聞扶鸞法門乃是先師所創立,古有至聖先師乃鸞門之創鸞祖師,其中緣由不知為何?

至聖先師:說起扶鸞之緣起,可得追溯到春秋時代,當年 吾正值中年,勇健之齡,某日在野外,竟意外發現有神鳥從天而降,當時並未太注意,以為只是一般鳥禽飛累了,想下來地面休息,但卻見神鳥不得清閒的用鳥嘴在地上沙土間不斷揮動。

吾近前一看,卻是字字珠璣,寫了一些各國之間的事情。初時,只是予以記下鳥嘴寫下的內容,尚不以為意,但這些事,不久後都逐一發生了。

之後, 吾再見神鳥飛下來揮沙寫字之時,乃試著將心中的疑問向神鳥逐一述說,希望獲得釋懷,沒想到神鳥竟能為 吾解答種種事情的疑惑。此後, 吾便與神鳥結下甚深因緣,而神鳥亦成為 吾決策大事的參考依據。

後來,經過很長的日子,再也沒見到神鳥的降臨。

邱生:神鳥很久都沒有再見到了,大夥最後都解散了嗎?

至聖先師:由於太久沒見到神鳥從天而降,於是 吾帶領了所有儒士向上蒼禱告,祈求神鳥能夠再度降臨人間,以傳述天機。

果然,皇天不負眾望所求,某日神鳥再度降臨世間,但已是被削平嘴的鳥,無法傳述天機。此時,神鳥乃奮起精神述說:「因為長期洩漏天機,被上天處罰,削去鳥嘴,使得從此不再洩漏天機。」

之後,神鳥暗中將口中的鳥嘴吐出在 吾之面前。

邱生:神鳥吐出鳥嘴,先師怎麼辦呢?

至聖先師: 吾看到神鳥吐出那被削平的嘴,心中非常明白神鳥的意思,乃命人擇取桃木,以日照東方之桃木為主,採枝如鳥之雙腳,予以黏合,再將鳥嘴安置於桃木前端之正中心點,希望能如同神鳥再現一樣,以重新傳述一些天機。

邱生:後來成功了嗎?

至聖先師:終於成功了,就由儒家弟子:子路夫子成就第一代正鸞;此後,鸞堂之傳承,隨時代之沿革改變,傳薪至今日。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邱生:學生拜別先師聖駕!

至聖先師:送大士!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