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韓文 我做了一個遊戲

船長Kangbo
·
·
IPFS
·
對 我做了一個遊戲 一個用來進行沉浸式學習的遊戲...

如何學習一門新語言?

這些天大多數人都在家工作,我們每天可能會因為沒有通勤而多出一小時。
你對這個額外的小時有什麼計劃?

學習一門新語言怎麼樣?

這聽起來很有趣,但我不想用厚種的文法書和無聊的練習進行傳統學習。
我要像嬰兒一樣學習。

但在我們深入細節之前,你應該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學習新語言?

你必須有動力去開始一些新的事情,而且你的動力最好能融入你的生活。

我的很簡單,我想在我的微電影中添加更多的配音語言,並交到每種我所學習語言的女朋友。

微電影

這很直白。
簡單直白的目標可以更好地讓你實施或執行某件事。

你不是單純被動地學習,而是通過主動創造或輸出來學習。

The more you do, keeps you do more.

這就是正向的飛輪效應。

打造遊戲

因為我想像嬰兒一樣學習,所以我建立了一個遊戲環境,讓我可以沉浸其中。

遊戲環境

為什麼不直接出去找人講話呢?
抱歉,我們有 COVID-21。 做一個遊戲似乎更加可行。

但為什麼是遊戲?

Medium is the message.  -Marshall McLuhan

遊戲是一個免疫失敗的系統,玩家對於在遊戲中受到的挫折會因為遊戲的樂趣而抵銷,並且遊戲可用於模擬嬰兒和語言父母的連結。

The lower the anxiety, the better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to succeed, anxiety has to be directed somewhere else, not at language.
                          Stephen Krashen

遊戲似乎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媒介。

總體概念很簡單,用語言學習語言。 就像嬰兒一樣。

沒有語法,沒有修辭。 使用沉浸式體驗和視覺反饋來學習一門新語言。

遊戲作為語意環境,導師使用簡單的單詞和手勢來傳達可理解的輸入。

讓我們看看課堂上發生了什麼。

沉浸式學習

不強調文法,是因為在遊戲環境中,老師作為語言父母的角色只要達到能互相溝通,不需要著重在太細節的文法上。

真人互動的學習強項在於可以得到更及時的反饋和視覺交流。

沉浸式的體驗讓學生能接觸到更本質的溝通模式,對長期語言發展有助益。

自學 vs. 教學

當然啦,除了自己做遊戲外,我也用了諸如Duolingo, Memrise, Busuu等學習App。

想學習一門語言,在尋找導師之前應該自行練習多少呢?

我一直在思考導師的角色。
我個人認為導師的存在是為了擺脫導師。

這是什麼意思?

聘請網球教練是因為你想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打球。
聘請鋼琴老師是因為你希望能夠自己彈奏鋼琴。

如今,人們可以獲得大量線上資源,自學已是一種新範式。

如果是這樣,為什麼要擁有教練?

👉飛輪效應

老師的意義

教練的作用是幫助加快學習過程,一但有了動能,就可以持續自學。

指導學生跨越旅程中最艱難的部分是人們尋找導師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我們有一個影子導師呢?

語言學習App的設計為同級別的人使用類似的材料,因此他們可以在不聘請導師的情況下規範化文檔並節省預算。

我在想的是,我們可以創建一個遊戲環境,既可以保持輔導的互動性,又可以通過物件化課程來達到病毒傳播的效應。

Assetize language lectures

一堂老師學生的互動課程可以在遊戲引擎中儲存,其他想學習的學生可以重複使用這些有影子老師的預錄教室,在遊戲中進行沉浸式體驗的學習。

就好比接下來的十年裡,製作Youtube視頻的人們轉而製作遊戲環境,這樣其他人就可以在遊戲裡體驗他們所經歷的而不只是單單觀看影片。

它會是什麼樣子?
這種遊戲環境真的能幫助人們學習一門新語言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與我們分享您的想法,讓我們知道您如何獲得新技能或語言。

我是船長Kangbo,下次見,掰掰。
저는 캡틴 강보입니다 다음에 또 만나요 안녕.



如果你對沉浸式體驗的遊戲學習法有興趣,可以看完整的影片👉 https://youtu.be/7syJnOKJQAQ

我所打造的遊戲原型可以在這裡找到👉 https://kangbo.itch.io/moom

歡迎給我任何建議,謝謝!


參考資料: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