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lark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智能手机真的在帮助我们更好的沟通吗?

Clark
·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沟通,范围限定在人与人的沟通,机器作为中间介质。那么如何定义好或者更好的沟通?我认为:准确性、效率、时效性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参考标准。效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所能传达的信息量大小。进而看我们需要去比较的对象:在智能手机之前人们在以手机为介质的通讯主要时电话为主,短信为辅。其他方式例如写信,发邮件,发传真、广播、托人捎话等不在考虑范围内。

在清楚了上面这几个前提条件之后,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说话涵盖的信息量要比文字大得多,在效率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另外,在时效性角度来看,通话可以得到对方实时的反馈,相比文字信息来讲要快速的多。准确性是最后一个评估标准,理论上来讲任何人与人之间的通讯方式都不可能达到100%,何况准确与否本身就是一个人为衡量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二者基本上相当。这样评价也不能认为文字信息就一无是处,它本身具有一些不可替代性,主要在于文字可以本地保存,一眼就可以看到,随时可以翻阅查询。当然语音通话也可以进行文字记录,但是属于额外的精力投入,暂且不提。

这样比较下来,在通讯成本相当的情况下,大多数希望对方及时反馈的沟通需求,语音通话应该是更普遍的选择。

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对沟通需求进行一个补充定义:

  1. 按照及时性可分为:
  2. 需要对方及时反馈
  3. 不需要对方及时反馈
  4. 需要对方不及时反馈
  5. 按照沟通场景可分为:
  6. 适合语音和文字通讯
  7. 只适合文字通讯

这两个条件互相进行不冲突的交叉组合之后,有五种情况:

  1. 需要及时 & 语音和文字
  2. 需要及时 & 仅文字
  3. 不需要及时 & 语音和文字
  4. 不需要及时 & 仅文字
  5. 需要不及时 & 仅文字

这样看来,在沟通的其中一方不能够接电话进行语音通讯,以及需要延迟回复的情况下,会对文字通讯有不可替代的需求。总体看来文字的适用性更强一点。

 

把上面的理论结合到现实来看,人们使用文字的情况越来越多,语音通讯越来越少。(我们暂且假定这是一个事实,后续的正确性等待数据验证)那么结合起来看,分析的逻辑如下:

  1. 人们所处的物理环境没有变,也就是说对于语音和文字通讯的场景没有变。
  2. 人们不同的通讯需求,对于不同场景的要求并没有本质改变。也就是说原来适合语音和文字通讯的需求,现在也仍然适合语音和文字通讯。
  3. 微信的普遍使用,和微信设计的初衷,导致了短信和录音使用的增多,而且经济性很好。但不适合语音通讯。
  4. 大部分的资费套餐,倾向于流量,而不是语音通话。

在这样的假设下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几个观点:

  1.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对于文字的倾向性提高了。
  2. 从这个现象来说,并不能说明我们的沟通在准确性、效率、和时效性方面得到了提高。
  3. 相反,在文章前半部分的阐述,文字是一个妥协的沟通方式,以牺牲效率和时效性换取了适用性和经济性。

 

这样短期来看,我们的技术发展,并没有按照提高人们沟通的方向来发展。那为什么历史的进程会穿过今天呢?

这就需要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这个现象。首先,要看到技术在今天所起到的作用和受益人:

  1. 正如上文所说,文字相比语音的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可存储、可查阅。这是作用。
  2. 除了人自身有存储和查阅的需求之外,机器也可以进行这一操作。这是受益人。

在清楚的看到这两点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现阶段人类大部分的通讯,都可以被机器识别,而且可以被快速的检索,认知和理解。语音虽然现在也可以被识别,但是识别的普及程度和准确性还没有达到文字的水平。

这样看来,人类社会目前所作的就是帮助机器理解我们的沟通,进而理解我们人类本身。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在机器不断地理解我们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我们的投入和其所产生的效果来讲,是一个很微小的比例。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