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馬灣「九龍關」
話說棄置多年的馬灣舊村,近日終於傳來正式規劃的消息,不久後更被發展商正式圍封,為這個在香港歷史界與攝影愛好者心中具有相當地位的地方劃上句號。雖說規劃定明是以「修復、活化」等作主要目的,但對香港人而言,聽到這幾個熟悉的詞彙就會明白,到頭來能保留的隨時只有「馬灣舊村」四個大字而已。
重刊一篇我於多年前所做的馬灣攝影記錄,藉此懷勉這個地方…
(原文刊於《輔仁文誌》,並曾略作修改。相片分兩次於2011年2月拍攝。)
馬灣作為青馬大橋的一端,大家前往機場就會經常經過,又或者因為馬灣北面的珀麗灣或者「挪亞方舟」而得知。但對於馬灣南面的景貌又知道多少?
行程 第一次:馬灣舊村遊走 第二次:馬灣舊村、美經援村、大排角 (之所以要分兩次,一來第一次行程正值雨天,不宜行山免生危險;二來當日路程錯過了美經援村,於是就創造了這特別的一遊再遊旅程。)
九龍關是何物?
文題中的「九龍關」到底關馬灣什麼事?所謂的九龍關,其實就是19世紀清政府其中一個海關稅廠,用以打擊英國經香港對華的走私行為,當中由以鴉片為主。而在馬灣設立的稅關,稱為汲水門稅關,早於同治十年(1871年)已經執行職務,至1887年改為直接隸屬九龍關。
上圖兩牌石碑「九龍關」及「九龍關借地 七英尺」就建於新稅關始用的光緒二十三年,亦即1897年。但新稅關很快於1899年(新界及離島租借予英國一年後)被英國政府封閉。
至於「九龍關借地 七英尺」石碑的由來,關乎一則官民爭地的事。話說重建稅關初期,要建造一條小路通往馬灣後山的北灣,方便徵查來往北灣的船隻,但因為該條小路會佔用到田寮村村民民地令鄉民反對,最後雖然鄉民答應借地建路,但只准借地七英尺寬。
至於為何使用英制度量衡,就因為當時的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稅務司義理邇及九龍關稅務司摩根,以至部分清廷海關緝私人員都是英國人,所以直接套用英制計算。
馬灣舊村
無看錯,馬灣舊村已經人去樓空。部分可能已搬出市區,部分已搬到馬灣中部新建的村屋。所以馬灣舊村充滿了死城的感覺,唯一可能見到較多人的日子,會是大時大節村民一同做節的日子,或者是有外來的攝影團影人像吧。
正因為是漁村的關係,馬灣舊村周圍都有由長木板造成的曬檯,作用正正與其他漁村一樣:曬蝦膏曬咸魚。另外,龍舟亦是漁村的特色之一,如果臨近端午「理應」會見到更多。當然,馬灣的傳統特色,跟隨著舊村的發展一樣,已漸漸息微。
馬灣舊村其中一個最易被人忽略的就是「無葉井」。相傳縱使此井旁雜樹野植,但都無任何樹葉落井,故此得名。當然,現今井口被鐵絲網封起,傳說之真確已經無法測試。
如果有時間,不妨在不同時間重遊舊村。同一樣的情景,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所帶來的氣氛會完全不同。
三亭攬秀
所謂的三亭攬秀中的「三亭」,是指高樂亭、望滄亭及麒麟亭。高樂亭位處九龍關石碑附近的小路內,麒麟亭則在舊村的另一端,同樣要經過小路進入。唯獨是「望滄亭」,小弟在兩次遊歷中,幾乎將馬灣反轉都找不到,甚至連於第二次行程中任響導的年輕原居民都未聽過,反倒是有網上文獻指在舊村碼頭入口的「再來遊亭」其實就是望滄亭。旅程之時,小弟更一度以為位處大排角墓園上的「思親亭」才是「三亭」之一。
麒麟石、鎮流碑與鎮流門
作為鎮守汲水門免除海難的象徵,麒麟石與鎮流碑坐立於馬灣多久已無從考據。但位處麒麟石附近,「三亭」之一麒麟亭名稱的由來,多少都與麒麟石有關。現今的麒麟石,亦成為遊人到訪馬灣的景點之一,反倒是三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呎石碑,路過遊人未必會留意,最易接觸的已經要算到位處高樂亭附近「馬角咀」的一塊,縱使仍要爬到海邊才能清楚觀賞。
另外亦有指,位於「再來遊亭」旁的小牌坊,就是所謂的鎮流門。
「梅蔚」刻石
高樂亭附近,還有一塊刻有「梅蔚」的石塊。有指「梅蔚」一詞為古代地名,為馬灣之古名,《新安縣志》更記載「梅蔚」為宋帝逃亡到香港後其中一個住處。
《新安縣志》記載:「官富山在新安急水門東,佛堂門西,宋景炎中,御舟駐其下,建有行宮。其前為大奚山,林木蔽天,人跡罕至,多宋忠臣義士所葬。又其前有山曰梅蔚,亦有行宮。」
但到底蜀真蜀假,唯有靠歷史學者們的深入研究。
美經援村
「梅蔚」刻石背後的意思有待考查,但「美經援村」的歷史就簡單得多。馬灣的美經援村於1965年落成,由美國經濟援助協會針對香港漁民情況而援建,以輔助當年香港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查據香港有多條「美經援村」,除馬灣外尚分佈於長洲及大埔等,同樣為五、六十年代漁民的聚居地。
現今雖然美經援村與馬灣舊村一樣,難逃被荒廢的命運,但馬灣作為漁民「母港」的地位仍能展現出來。這可能因為仍有為數不少已搬到新建村屋的村民繼續從事漁業或海上生意有關。唯伴隨著馬灣北部豪宅區的發展,再過數年南面的漁村氣息可能已一步步走進歷史書中,教人只能在歷史照片中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