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係黃金盛世還是黑暗時代 ・歷史點樣「被」書寫
成日講攝影嘅出現簡直喺改變晒世界嘅遊戲規則,今時今日我哋接觸訊息好多時都係先靠相片,大家都會話有「圖有真相」,而相片嘅重要性亦都越嚟越高。
攝影術自從喺1839年公怖之後,世界就因此而翻天覆地。喺呢個時間之前,好多嘅黃金盛世或黑暗時代,都只能夠靠文字記載。就算係1839年喺法國公怖攝影術誕生嗰日,嗰個景象都係只能夠靠圖畫去記錄。有人曾經講過會用盡所有嘅代價去換一幅耶穌嘅相片,如果有嘅話。諗深一層都幾有趣,就好似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 喺佢嘅著作《明室:攝影扎記》(Camera lucida)第一章《照片的特性》裏面講過,當佢見到拿破崙細佬張相嗰陣,佢覺得非常感動,因為嗰對眼晴曾經見過真正嘅拿破崙一世(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
以前有好多重要嘅歷史事件其實都只能夠透過文字記載,而我哋都知道歷史係由勝利者所書寫嘅。當中究竟有幾多真?有幾多假?或者以乜嘢角度點樣去處理件事。唔同嘅媒體有唔同嘅特性同埋功能,由圖畫、文字、聲音、相片、錄像、甚至Live⋯⋯ 呢啲資訊都係建構緊我哋嘅價值觀,以及對世界嘅理解。點樣透過唔同嘅媒體去影響或控制其他人?點樣去玩呢個權力遊戲?
李安2016年嘅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講緊嘅就係美國政府點樣用媒體去製造神話。故事講19歲嘅美軍比利·林恩喺伊拉克嘅戰爭中為咗救自己受傷嘅同袍而擊斃敵方,呢個畫面正好無意中比鏡頭捕捉到,而呢張相就變咗一個 “Hero Icon”,成為美方將攻打伊拉克合理化甚至英雄化嘅符號,就好似六四事件嘅「坦克人」。大家都會透過呢啲「符號式嘅相片」去理解事件,特別係隨住時間推演,某一啲具標誌性嘅圖像就好容易成為歷史嘅「全部」,呢點亦係正正大家都爭住去製造「符號」,去搶「話語權」既目的。
中國藝術家張大力(b.1963)有一個好有趣嘅作品叫《張大力:第二歷史》。作品喺2010年廣東美術館展出。張大力利用特殊嘅人脈關係,喺檔案館中整理出130幾組歷史照片。呢啲相都係做過手腳,全部都經過黑房修改,有一啲人被移除,有啲背景完全被更換。攝影師會利用黑房技術刪改圖片,令張相更加政治正確,符合官方嘅標準。例如一張名為《開國大典》嘅相入面,董必武企咗喺正在發言嘅毛澤東左側;而另外一張相裡面,董必武就被「消失」了,呢啲係掀涉到政治人物嘅浮沉變遷。剛去世嘅中國攝影師李振盛講過,當時每一個攝影師都係造假,即使個啲係新聞圖片,相片為咗見報,就必須修改。
其實我哋嘅眼一直受到高度嘅「監控」,可以睇啲乜嘢?唔可以睇乜嘢?點樣去睇?其實好多嘢我哋以為好自由,自己係用自由意志作出選擇,但其實背後實在有太多嘅操縱。
2019年有齣紀錄片叫The Great Hack,就係講Facebook勾結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嘅醜聞。講當時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佢哋點樣去蒐集用家嘅個人資料,然後製造訊息影響選民嘅投票意向,呢個其實只不過係眾多事例之一。最恐怖嘅係大家都以為自己係透過自由意志去作出選擇,而事實係被「Big Brother」影響咗都唔知道。影片中提及「資訊正超越石油,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嘅資產,甚至變成一種武器」。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大數據」既運作,但有時因為貪玩,有時又會因為貪方便貪小便宜,每每將自己既資料雙手奉送,有時見到仍然樂於玩Facebook心理測驗或遊戲既朋友,個心真係離一離。
喺後真相(Post-truth)年代,我哋會關注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媒體素養指嘅係喺各種環境下我哋點樣去取用(access)、分析(analyze)、評估(evaluate)及製造(create)媒體資訊,呢啲已經唔係新聞從業員嘅事,而係一種公民教育,簡直係現代人必須要有既基本能力。面對大量嘅訊息及假新聞,大家都要有思辯嘅能力,去解讀各種媒體嘅資訊。喺唔同嘅社會事件中,我哋都會見到唔同陣營嘅人對同一件事有非常之唔同既理解,有時甚至簡直似喺平衡時空,其實嗰個正正係媒體素養嘅差異。「有圖有真相」其實從來都係一種迷思,今時今日相片嘅可信性已經大幅下降,但究竟乜嘢先係可信?乜嘢先係真實或最接近真實,簡直係一個一百萬問題。
我哋嘅生命有限,而依家留低嘅文字、相片,錄像⋯⋯ 就正正係留俾將來嘅人點樣去理解我哋嘅呢歷史。究竟個段會係一個黃金盛世還是黑暗時代,呢個會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
文:葉曉燕 Rachel IP
原文刊登於 《迴響》第8期 (2021.2)
https://resonate.hk/
https://www.facebook.com/ResonateCantonese/
《迴響》係一本屬於香港人嘅粵語文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