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yeyi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或許你未曾了解過的華人傳統藝術——布袋戏

yeyi
·
年輕的我們一定要對小眾文藝有耐心,積極參與到瞭解傳統藝術的行列中去。

機遇巧合下在檳城認識破浪劇團,也因為他們開始瞭解布袋戲這門小眾的傳統藝術。

今年三月我在檳城旅居時,在Hin Bus空間參與了一場布袋戲《鬼婆之愛》的放映會。

而在這場戲之前我對這門藝術並不了解,僅僅是見過手偶的展覽,是在逛書店時碰巧看到海報,才報了名。

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掌中戏、小笼)[1],福州称作:“串头戏”,是一种起源于起源于17世纪闽南泉州,后来在台湾广泛发展的戏剧形式。在布袋戏中,木偶的头部通常由木材或其他材料雕刻而成,除了偶头、戏偶手掌以及人偶足部等部位,偶身及四肢则由布料制成。演出时,表演者将手套穿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來源維基

但當晚入座後,從劇目放映開始,我就被戲中手偶的妝發、手工裁剪的漂亮服飾所吸引,心裏感嘆著要為這些手偶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而後隨著劇情發展,我完全沈浸於操偶師精彩演繹和幽默臺詞裏。還有不得不提到的,劇中相得益彰配樂,通過觀影才能理解到了什麼是“布袋戏的传承着重在布偶操纵技巧与后场音乐搭配”,我的情緒被劇中的音樂牽引著。

放映結束,劇團團長帶著我們來到對面的展廳,他仔細講解著布袋戲中木製戲偶的雕刻、著裝的設計及器樂講究,也講到布袋戲的歷史演化和劇團的一些傳統習俗。

“布袋戲角色是代表劇中人物屬性,依照生旦淨末丑雜獸的類別,代表各種人物的性格,在造型上不同角色有不同造型,觀眾能從角色的造型,分辨其人格特質,雖然在實際生活常言「人不可貌相」,但在戲劇中戲偶卻是「人可以貌相」,戲劇人物的年齡、性格都真實呈現在角色造型之中,現實人生的外表可以偽裝,但布袋戲角色、造型是無所遁形真實呈現。”——國藝會線上誌NCAFe

展廳裏,我同主辦方閑聊。

聽團長雲濠說起他們一直在嘗試如何在這門「老」藝術中加入新鮮的內容:他們積極與與老一輩布袋戲藝術家合作,也在關心年輕人的話題,把新的故事年輕人也會感興趣的內容編排到劇中做創新。

從戲劇本身的質量,再到展廳中展覽布陳的用心,無一不展現出他們對這門傳統布袋戲藝術的熱忱。真心希望他們能發展的越來越好,被更多的人看到。

來自劇團ig的帖子,鬼婆手偶的照片@ombak_potehi

但在今天,觀看傳統演繹藝術的人數似乎已經不多。這樣一種步調有些慢、反饋不夠激烈,卻又需要大量精力投入的傳統藝術,是否還能留住大家的目光?

作為文化記錄者,我也在思考這些看似「不討巧」的小众傳統藝術的传承发展历程中,當堅持作為一種常態时,在有回音之前我們可以多做些什麼,能讓她們的熱愛不用成為堅持的唯一答案。

關心文化生長的我們也可以對正在用心傳承、創新的團隊進行落到實地的支援,方式可以從到實地觀看表演、從自己開始了解曾不了解的傳統小眾受藝術、寫文拍視頻傳播給自己的觀眾們,到實際給到正在堅持的團隊們以物質、經濟上支援。

我想,年輕的我們一定要對小眾文藝有耐心。

調動自己積極參與到瞭解傳統藝術的行列中去,花一些時間來用心看看它們、感受它們,給這些還在探索發展之路的小眾傳統藝術一個完整的機會來打動作為觀眾的我們。

期待能再次見到破浪劇團,期待能看到「南洋過番歌」的演繹。在這裏找到→@ombak_potehi


yeyi.11.6

寫作後記:自己也開始寫一個新的企劃,身體力行再多看到各類小眾文化些。從中以自己的視角進行觀察思考,寫文拍照片進行傳播或為其它後來者提供樣本,成為支援它們成長的一部分小小力量。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