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煽动民族情绪,总拿英语说事
来源 | 公众号:叫虱
今天早上,偶尔读到《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文章,质疑教育部:“凭啥在中国大学里,英语是必修课,语文只是选修?”
乍一听,感觉作者真的提出了一个掷地有声的重要问题。然而,头脑清醒、思维缜密的人,一眼就能识破它:这是一个典型的诉诸于人的情感,而不是诉诸于人的理性的博眼球的假问题。
是啊,咱们是中国人!在咱们中国的大学里,凭什么中国的语文,可怜巴巴地沦落为选修课?英语,作为近代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老牌大英帝国,以及当代世界头号霸权美国的国家语言,竟然成了中国大学里的必修课呢?
在这个大多数人仍然是情绪有余而理性不足的社会,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被这个问题激活,似乎大学语文屈居大学英语之下,“沦为”选修课,是中国还在受欺负的表现。
民族主义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很多人便血脉贲张,摩拳擦掌,纷纷主张应该削弱英语教学在大学的重要地位。
大学语文成为选修课,真的非常委屈吗?我不这么认为。这位作者分明就是在哗众取宠。
学习语言的目的,首先,是对语言工具意义上的运用,也就是基本听说读写,然后,才是对语言审美意义上的运用,既写作和鉴赏。前者是为了生活和工作,属于刚性需求。后者是出于个人兴趣,属于改善性需求。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在小学和中学阶段,为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刚需的语文,重要性毋庸置疑。
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只要不是智力障碍,绝大多数人的中文听说读写,应该都没有问题。
对于已经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工作和生活毫无中文障碍的大学生来说,语文课已经不再是刚需。在大学阶段,把语文摆在公共必修课的地位,意义真的不大。
如果有改善性需求,希望大学毕业之后,在工作中能对付中规中矩的公文写作,可以选修公文写作课。对文学作品有鉴赏需求的,可以选修文学史课程。
真正想当作家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使有意继续提升汉语写作水平,也不能指望依靠大学课堂教学,因为作家根本不是教出来的和培养出来的。
很多人读了四年的中文系,也不过是学会了如何把文章写通顺。大多数优秀的作家,并非中文系毕业。优美的文笔更多源自人的天赋。优秀的写作者,无不拥有一个敏感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少数优秀作家和文笔优美人士,确实毕业于中文系,但是,不排除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因为从小对文字敏感,高考的时候,他们才主动选择了中文系。即使不读中文系,他们的文笔仍然会十分优美,或者也能成为优秀的作家。
大学设置中文系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培养优秀的写作者,而是开展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研究,以及对中外文学史的梳理。
这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等等学科一样,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怎么可能要求所有大学生,都来研究汉语言这门学问呢?
对作为学问的汉语言文学有着强烈兴趣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只有这些人,才适合在大学继续专门研读语文。
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刚性需求总是优先于改善性需求。
在大学阶段,语文课已经不再是中国人基于生活和工作目的的刚需,而是纯粹的个人兴趣。所以,大学语文成为选修课,一点都不委屈。
然而,到了大学阶段,以培养基本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的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价值,却开始得到凸显,所以,作为刚性需求的大学英语的重要性,便开始超过作为改善性需求的大学语文。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果高考失败,此生无缘大学,在此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对外交流的需求和机会一般不会太多。中小学阶段花费太多时间在英语上,确实没有多大意义。
鉴于此,在中小学阶段,英语课的地位确实没有必要摆得太高。有兴趣和需求的孩子,可以自己课后多花功夫,为大学阶段的提升做准备和铺垫。
考上大学之后,随着知识高度的增加和学历的提升,对外交流的需求和机会便会不断增加。学历越高,走在知识的越前沿,就越需要学习英语,因为现在在学术研究和科技领域,讲英语的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在科学研究上,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这一点,你不承认不行。
说难听一点,哪怕你想做贼,窃取人家的东西,你也得首先学好人家的语言。
真正让我担心的,倒不是中国人的汉语水平,而是中国人的思维水平。
堂堂一份顶着“中国”名号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竟然发表思维如此不缜密的情绪文章,可见国内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是多么值得我们担忧啊!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_zyp4c2ePEXyQivjzky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