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瓏棋局
作者:帕羅‧莫倫西
譯者:傅小葉
出版社:天培
ISBN:9789575609924
本文有雷,建議閱讀過原作之後再點入觀賞。
先上書籍介紹,文字引用自博客來:
在一列前往維也納的夜快車上,為了打發漫長的車程,西洋棋大師費雪與旅伴下起西洋棋。此時,車廂闖進一名魯莽的年輕人,不但批評起大師的棋藝,還說起兩個天才棋手對決的故事:
兩個西洋棋神童,一個是德國人,一個是猶太人,在棋賽中交手,從此成了勢均力敵的死對頭。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猶太人被迫退出西洋棋界,然而,卻在集中營再度與對手相遇。他們每次下棋一定要有賭注,一無所有又被關進集中營的猶太人,能用什麼做為賭注呢?猶太人為了贏棋,發明隱含奧妙玄機的「珍瓏棋局」。
聽完故事的第二天,費雪被發現死在自家豪宅的庭院裡,書桌上還擺著「珍瓏棋局」特殊的棋陣。這一連串事件難道只是是機緣巧合?
===============以下評論開始==============
之所以特別寫這本的原因,是因為其他的書一讀完,便會讓人有「嗯,真是一本好書」的感覺,可是讀完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失望,總覺得好像沒寫完,但是後來仔細一想,才知道答案原來就藏在字裡行間,而且越想就越佩服作者,因為他寫得高妙而易懂。總之這是一本要「想」才會知道其中意涵的小說。
費雪應該就是那個德國天才。書中曾經提及「費雪有段不為人知的過去」,梅爾轉述塔波里的話「當他聽完這個故事,就會知道塔波里是誰了」、以及整部書的動機「塔波里說我想報復」。作者故意不提費雪的過去,卻在字裡行間逐一透露,「即使他不再下西洋棋,也一定無法從西洋棋的世界消失,他一定會用另一種方式參與,說不定還是某本西洋棋雜誌的編者呢!」、「西洋棋是我倆的唯一聯繫」、以及費雪千方百計的「在雜誌上開了一個專欄,名為珍瓏棋局,並極力貶低這棋局的立意」、費雪用此一套棋局輸給了包姆「試圖證明此一棋局一無是處」,整本書由恨而發,全篇卻不見恨意,將恨藏起,這也是作者高深的地方。
費雪為什麼會自殺?這是本篇一開始的一個大謎團。後面整部書看似沒有交代,但是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原因有二:其中之一是良知,德國天才二次大戰時曾是集中營的長官,跟塔波里──也就是猶太天才──在營中相遇,兩人再度下起西洋棋,而他們下西洋棋一定要有賭注。一無所有的猶太天才拿什麼來賭呢?是人命,集中營裡猶太人的命。如果德國天才贏了,就殺,而且猶太天才必須目睹行刑;和局就誰也不殺,如果猶太天才贏了,便可暫時保全族人的性命。
二次大戰之後,許多人對集中營的慘忍屠殺感到不平,這種視人命如草芥的殺人模式在戰後想必也時時摧殘著費雪的良心,使得他不願意回想過去;但是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個原因,是珍瓏棋局。猶太天才為了贏得最後勝利,發明了珍瓏棋局,而費雪卻是個輸不起的人,德國天才是塔波里口中的兩種棋手中「視輸贏如性命」的那一種,也就是「不擇手段的野心家」,因此他無法承認自己輸了,所以只好藉著詆毀棋局來掩飾;珍瓏棋局的存在不只是他失敗的象徵,更是他暴行的證明。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許他們旗鼓相當,像卡帕布蘭加和阿不勒一樣永遠和棋,誰也贏不了誰,但是由於大戰、由於集中營、由於迫害,猶太天才發明了珍瓏棋局,而且贏了德國天才。這樣的打擊使費雪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書房中排列的珍瓏棋局再次宣布他破不了,於是他自殺了,而桌子上那用破布和有刻痕的鈕扣所排成的珍瓏棋局,進不了西洋棋譜,卻躺在那裡對納粹的罪行做出無言的控訴。
其實我認為,歷史上人為的重大災難,每個人都有錯,也每個人都沒錯。像我們覺得集中營很殘忍,這都只是後見之明。當時的德國時時都有人透過廣播宣傳「亞利安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猶太人都該死」,久而久之,再正常的人都會被洗腦,更何況是小孩子。所以雖然戰後他們也認為這樣很殘忍,但是在當時他們卻認為這樣是對的,而猶太人也認為他們應該遭受這樣的命運,「當他們的帽子被拋出鐵絲網外的時候,德國軍官命令他們去把帽子撿回來,明知道只要一出網外就會被槍殺,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照做」,以及逃跑者被抓回來時,旁觀者「冷眼看著,有人甚至還抱怨是加重他們的負擔」等等,其實都代表了當時人心中的想法。
環境影響人,人也影響環境,梅爾就是後見之明的代表,他在戰後才出生,為何要淌渾水幫塔波里報仇呢?因為他是塔波里的養子嗎?其實梅爾所代表的是我們這些戰後人對納粹的批判,我想這也是他甘願做一顆棋子的潛在因素,雖然他一開始並不知情。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思想,我們常常以後來人的心態去批判古人,這當然無可厚非,但若我們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去想的話,或許就能諒解他們的做法,進而和古人和而為一了;而現在我們認為對的想法說不定也會為後世所批判,這也沒有什麼,畢竟一個思想不可能討好所有人。同時,也由於這些批評,證明它們曾經存在過,就像珍瓏棋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