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謙廷閱讀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七日書S4.4| 大隱於市的美味

謙廷閱讀
·
·
我的胃相較於喜歡安逸的我來說,可以說是探險家了。

第四天
如果你的胃有不必然和你相同的身分認同,它的認同是甚麼?是怎樣形成的?

我是一個在生活上蠻被動的人,一旦舒適圈成形便很難再踏出去,但在面對食物,卻常常出乎他人意料的勇於探險,最能體現的就是身處異地之時。在外地,不管是工作、旅遊,我都會特意去找當地人才會去的市場、市集、街邊小販。

先前提到我曾經在廣東的偏鄉工作過一段時間,那個地方叫番禺,那是早期發展的一個工業區,某一天突發奇想特意早起出門,騎著腳踏車,順著路上的人潮車潮,觀察上工的人都往哪裡來,我就往哪裡去,最後到了一處當地的市場,早市必定少不了早餐,繼續順著人潮走,最後發現一群人圍在一處小店門口,探頭望去發現是賣腸粉的,店內不大,只夠放兩張方桌,裡頭昏昏暗暗的,加上是上班時間,外頭成群的外帶人潮,把店裡店外擠得水洩不通。在店外躊躇許久,人潮都是外帶,裡頭的方桌反而沒什麼人坐,看著裡面得用餐環境也不甚乾淨,但又想著,那麼多人來來去去,就我一個人吃壞肚子的話那我也認了,於是鼓起勇氣踏進店裡,點了一份腸粉,這裡的腸粉很簡單,米漿淋上鐵鍋再放上青菜,蒸熟了,裝盤,淋醬,上桌。如果想要加蛋還要自己帶,正好隔壁一個大爺手裡攢著一顆雞蛋,像進到自家廚房一樣,把雞蛋往掌鍋的大媽桌旁一擱大聲囑咐兩句就在我旁邊坐下來。沒多久我就看到另一個大媽拿著常出現在浴室裡那種紅色塑膠大杓朝著我走過來,正納悶著,大媽要我把腳讓一讓,就把勺子往我腳邊一擱,我這才注意到,我旁邊放著一個石磨,接著就看到大媽在石磨上方放進糯米和水,然後就開始磨了?接著下方就有米漿潺潺流進剛剛那個紅色大杓裡,我這才驚奇:原來這裡的糯米漿全部都是現磨的呀,這在台灣哪還有地方看得到呢。不久,我點的腸粉也熱騰騰端上桌了,初嚐一口,滿嘴的米香,配上淡醬油更是相得益彰,在此之前,在台灣只吃過港式茶餐廳裡頭的賣的腸粉,這完全可以說是顛覆了我對腸粉的認知,單單米的香甜就讓人回味無窮,越簡單的東西越不簡單,難怪這間店每天都擠得水洩不通,晚起還吃不到了。

大概就是以這個事件為契機,我的胃開始愛上四處探險,從此之後,出國旅遊,說到吃飯,我的胃就充滿冒險精神,偏愛往觀光客連語言都不通或需要特地繞遠路的地方,歷經一番探險最後飽嚐一頓超出預期的美味。

有在街邊坐著竹凳捧著吃的青辣椒炒米粉;選了料才現煮的煲仔飯,鍋巴香酥飯入味,還有雙皮奶、芝麻糊;四川農家特地帶我去吃的麻辣地龍,吮指回味;義大利威尼斯附近Mestre的街邊攤販,口袋麵包夾上Ricotta和一片烤茄子,組成簡單,但茄子自然的清甜和麵粉的香氣搭配清爽的Ricotta,互不衝突,搭配得宜;還有北京小區旁的羊蠍子,冬天喝上一鍋,胃暖人也暖;新加坡的主廚自製奶油,我第一次把奶油當麵包,那微鹹的奶油怎麼可以那麼香濃不膩口...還有好多好多,族繁不及備載。當然,也不是每一次都那麼順利,也是有鬧過好幾次肚子。

如果說我的胃和我有著不必然的身分認同,我的胃相較於喜歡安逸的我來說,可以說是探險家了。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