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沅泱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在家不要谈政治》:不是只有谈政治才能令观点显形

沅泱
·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以为只有每件事情都意见相同,才有可能出现亲密感。这类顽固的偏执想法,充分显现出爱的本质、人际关系的底蕴与不满,以及希望的本质都被严重扭曲了。”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叫I Love You, but I Hate Your Politics,珍·赛佛分享了同名播客听众的故事,以及她对于因政治争论而导致家庭四分五裂的听众的回复。有时读这些引进版的书会令我感到陌生,似乎在中国内地的语境下没有那么剧烈的割裂感——民主党与共和党,蓝派和绿派,在这里统统不存在——然而这不代表在家庭内部始终能有共识。而这本书想要讲的便是如何在这种剧烈冲突的语境下寻求共识,并维持长期关系的方法。

在讲具体“怎么做”之前,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党派的意见,甚至用这些话语来代表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罪魁祸首是“具有党派色彩的媒体”,强加于人的观点令媒介的受众失去了深度思考、批判观点的能力,毕竟一个只看Fox News的中年男子大概率不会愿意去读The New York Times上的社论专栏。更糟糕的是,人们不仅在浏览消息时偏向自己的立场,社交推文也与这些媒体所倡导的言论相关联,甚至是在心理治疗时都要按立场划分咨询师的好坏。不信民主党是否真的就意味着无法治疗抑郁症?倒也未必;反之,政治观雷同,也不代表这段关系就能长久。

话是这么说,我依然相信在基础的价值观上的共识所形成的同温层会令关系更加可靠、长久。在这种语境下,我所信仰的不是一种政党的价值、或是竞选口号,而是对于人的同理心、同情心、尊重和对于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思考。若是具有这些能力,很大概率上我们是站在同一边的,尽管上述提到的特质与立场无关,但这正是我所认为的互信的基础。

书中讲到了很多种起冲突的关系,多数往往是长期且无法割席的亲人:母亲VS女儿,父亲VS儿子,兄弟VS兄弟,又或者是多年好友在重聚之后发现对方竟然立场与自己向左,最好笑的是有位女士无法接受自己的婆婆与她站在价值观的两头。同一个立场就没问题了吗——川粉与川粉都会因为保守还是激进而吵。人们无法接受的不仅仅是在这种亲密生活之下亲友对世界的理解居然与自己不一样,就好像大家都戴着粉色墨镜而其中一个人说自己的世界变成了绿色的,而争论便是“矫正”的手段。

除了大吵大闹,还有一种行为会令关系变糟:强制地给亲友传送一些贴文,要求对方读完并发表观点(最好是和自己一样的意见)。似乎通过相同的政治观才能建立更深层的关系、寻求认同感——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皆逃不出这个怪圈,作者认为,“无法哀悼过去经历的失落,也无法承认自己对他人的掌控力有限,在亲密关系与政治议题上不断恶性循环。……真正的问题是我们以为只有每件事情都意见相同,才有可能出现亲密感。这类顽固的偏执想法,充分显现出爱的本质、人际关系的底蕴与不满,以及希望的本质都被严重扭曲了。”

有时候我们谈论政治并不是真的想要展示自己的这张选票对国家前景有多大的改变,或是选举人有多符合期待,政治——作为一种表达自我的工具——背后隐藏着的是尚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在争吵时不断提高的音量,则是想被人看见、听见、接受真实的自己的证据。要求他人为这种“不和”道歉时,先要认清自己就是问题的根源:想要改变对方思维的欲望、想要感化他人“皈依”正确立场的企图,害得我们坠入左右对立的窘境。

“政治立场不同时,最重要、最基础的事,是要有维持关系的强烈欲望。当你愿意检视自己的行为及其根源,并愿意以对方的角度看自己,尽可能地敞开心胸倾听亲密伴侣的话,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关系就会改变。”

担心和不同立场的人交往时产生问题也正是担心冲突改变关系,但必须接受意识形态是家门外的事,家应该是让人感到放松、自由的地方,而政治不是宗教,政治没有比爱或者是家庭更重要。“伴侣如果在政治以外的方面大多都合得来,就很容易因政治理念不合而产生这种典型焦虑。如果他们能学会将注意力放在合得来的地方,而非分歧处,焦虑感便会降低。”

既然书名叫《在家不要谈政治》,是不是真的一点都不可以谈?若是抱持着这种回避的态度,反而有可能令关系变糟。我们可以讲政治议题,但是不要直接引用那些名嘴的观点;我们可以夸夸其谈,但是不要提高音量;我们可以自我阐释、解答对方的疑虑,但是不要直接否定对方就是有错——换个视角,找找两种立场间的共通点,或许能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对话。

政治虽然能用来代表立场、表达自己看重的事,但也可能因为盲目不明事理。不管是什么立场的人,同情心、同理心、荣誉感、忠诚以及可靠都是无价的优点。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接受现实,吵政治的人之中没有赢家。既然我们无法达成共识,亦没耐心交换意见,为何不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上?

来源:大学图书馆

作者:(美)珍·赛佛,刘议方 译

版次:2019-12 时报出版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