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z2569062716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再见列宁》即兴观后感梳理

z2569062716
·
·
其实是发在豆瓣上的,但是我怕很快就没了,所以备份一下。

看完电影太激动,跟小友在微信上聊了很多,对聊天记录稍稍修改了一下。

1. 虽然知道它是想讲,亲情面前可能个人立场/xx主义都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看到有人如此信奉communism还是有点感慨。总有一代人充满理想主义的对这样的未来有期待,但是现实往往让人失望,这样的落差总让人感到一些悲伤。不是她背离了她的信仰,是她的信仰辜负了她。“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其实儿子想要创造的更多是自己心中的理想国,营造出来的梦虽然很自欺欺人。

-小友:我覺得那個時代雖然社會主義並不ends well,但真的有很多人是有夢想去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的。現在人看過歷史了,就很唏嘘。2. 挺喜欢去前苏联的地方玩,尤其是在去了波罗的海和波兰以后还想去高加索山脉,感觉很“异域”。但是突然意识到了如果我是一个白人大概率会是一个对Maoism很感兴趣的人,然后想来中国玩,实际上我只要自己照照镜子就可以了。。。

-小友:那個年代的西方人對mao真的是mao是一塊磚,哪需要往哪搬,如图所示



3. 还有在思考,想看异域的文化或者旅行本身,本质上是不是在把人当猴看。旅行看不同的文化和动物园看动物有什么区别,即使是developing country的人参观developed country对别国的文化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所有的原住民都会变成文化背景板,观察视角由于陌生化和疏离感的影响到底怎么样才能处于一个平视的位置。

-小友:kincaid说遊客是世界上最討厭的物種。(确实没错)

4. 想到在柏林的时候看柏林地下世界, 当时选择的线路是柏林墙之下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很多人通过挖隧道来从东德逃到西德,有人自此获得自由但是也有人在其中丧生。想要逃脱的人舍命也要跑走,有的人想走却踟蹰不前,可以理解这个母亲的苦衷。也想到,这样无数的历史进程or policy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有的家庭因此崩溃有的夫妻再也不能相见,社会变革到底对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每个政策都带来了一系列个体苦难,one-child policy 或是别的也是类似。

感慨万千,小友也说“我覺得咱看這種電影是這樣的,甚至感觸比德國人多。我的東德老師,說再見列寧比竊聽風暴更像他們真正的生活。”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