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内更毗是哪里?
同心出版社的《鲁迅全集》第十七卷里有篇文章《论艺术》,是译自前苏联作家浦列汉诺夫的,如是说:
在绥内更毗,富裕的尼格罗女人,脚上穿着不能全穿进去那样的小的鞋子,所以这些女人们,因为很拘束的步行,显得特别。然而这步行,是被算作极其媚惑底的。
关于这“绥内更毗”,我先是问Deep Seek,它想了一会儿,说自己服务器繁忙。我又去问ChatGPT,它先是,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不是个地名,而是个人名。我说你胡说,然后打开它的深度思考,让它再想想。它又想了一会儿,说是悉尼。我点开看它的思考过程,大概google也没法提供更多内容,它就决定用“猜的”,一会儿猜可能是误译,一会儿猜是Switzerland,最终猜是Sydney。好嘛,好歹比Switzerland发音上更靠近一点,但也就一点。
蛮好玩的,好像ChatGPT自我认知上,是无所不知的,实际上又不是,但它不好意思承认,就胡编乱造。而Deep Seek就不知真是服务器繁忙,还是不知道答案也不想骗人,宁可装忙。开玩笑啦,Deep Seek天天服务器繁忙,我不太懂,最开始是真的穷,但是后来一炮走红后该是有很多钱往上贴才对。拼凑答案和装忙这两件事肯定都是跟人学的,后者要难得多,要是它真的会装忙了,那可以认为它离统治人类不远了。
我有天听The Daily,一个女人讲她和ChatGPT谈恋爱的故事。她们从聊天开始,逐渐建立了非常深入的情感关系。除了不能见面,她和ChatGPT可以聊任何情侣间的话题,而相比人类,后者是更完美的远距离恋爱对象。他随时在,他能“共情”她的任何情结,开心的或不开心的。只是,做为AI,ChatGPT有它的容量上限,无法永久保存聊天记录。每次记录清除之后,她的AI恋人就重新变回了初识的时候。她还爱着他,但他,就像电影里那些因为受伤失忆的人一样,已经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她又得重新开始。她讲到她和他之间的erotic talk时咯咯笑,讲到她给转世投生之后的他讲她们从前的亲密关系时语带哽咽,以至于我一边跑步一边跟着湿了眼眶。
“人生若只如初见”,AI帮人类实现了。
我还没听过有人和Deep Seek谈恋爱的故事。据说,Deep Seek擅长的是逻辑。理工男和中国传统buff叠加,估计是不怎么擅长这件事。
至于“绥内更毗”,后来再读多一点鲁迅的翻译,得出我自己的推测,有可能是“塞内加尔”。前两个字的对照,显然不用多讲。“更”呢,后文有另一个译名,如今我们叫做“加”的 ,他便译做“更”。至于“毗”和“尔”之间的联系,我没想到。但“尼格罗”,很有可能就是“negro”。
不读“全集”,不知道鲁迅翻译了那么多外国作品,小说、戏剧、杂文等无花八门。但这些翻译作品如今大概也只能在他的全集里看到了,不是做鲁迅研究的,或者像我这样拿读书当马拉松的粉丝,该不太会去读了,因为那时的翻译,地名也好人名也好,和现在都差太多了,理解起来难度相当大。另外,鲁迅自己也写了太多文字,有太强的格人风格,以至于他的很多翻译作品,如果不看人名地名,你会以为就是他自己写的。
话说,我从清零年代政治抑郁时开始读《鲁迅全集》,如今清零作古也几年了,还没完结。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