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蔡凱西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研究不再實用的旅行指南,為你增加奇怪的旅行史知識:我讀我讀小牟田哲彥《旅行ガイドブックから読み解く: 明治、大正、昭和 日本人のアジア観光》(上)

蔡凱西
·
·
即將出版中譯的一本書,但是看完原文很久惹
書封皆取自網路

鐵道與交通史專家小牟田哲彥,利用帝國日本時期所發行的旅行案內、報刊、交通公司的出版品、時人遊記,爬梳二戰前與戰爭期間,日本在台灣、朝鮮、滿州、南樺太,與華中、華北地區「外地」鐵道的發展與觀光,在2015年出版了《大日本帝国の海外鉄道》一書。

以兩場平成20年代,關於亞洲旅行史,與日本旅行案內中所見的中國旅行的演講做為契機,則是2019年撰寫這部《旅行ガイドブックから読み解く: 明治、大正、昭和 日本人のアジア観光》的緣起。作者繼續以撰寫帝國海外鐵道一書,所使用的部分材料,再添加戰後的線索,將時序延展至二十世紀末,空間則擴展至亞洲,以旅行案內為主題,為現今的日本人,介紹從大日本帝國到日本國,所走過的旅行史軌跡。

旅遊手冊(Guidebook)這樣的文本,並非是現代觀光旅遊業出現之後,才有的產物。19世紀,英國的出版商John Murray,與普魯士的Karl Baedeker,編印不列顛與歐陸旅遊手冊(當時多以Handbook稱之),實則早於1840年代,庫克(Thomas Cook,1808–1892)在組織團體旅行並成立通濟隆旅行社(Thomas Cook and Son)之前。

江戶中期以降,以「伊勢參拜」與「湯治」為名目,實為「物見遊山」的旅行風氣盛行,使紀載宿場距離、住宿費用、移動手段,與各地名所、土產的「道中記」應運而生。時序進入明治後期,帝國日本除了積極布局各項交通、旅宿等環境,吸引外國人來日,也推動部分國人前往帝國所統治/控制的「外地」,或是更廣域的海外觀光。

隨著近代日本觀光業的誕生與發展,由各種官民單位以「案內」、「旅程與費用概算」等名稱所出版,且不斷更訂新版的旅遊手冊裡,所承載的證照、車船時刻、行程路線、票券、遊覽地景、購物等資訊,無一不為日本人走過的亞洲之旅的歷史變遷,留下可供追尋的線索。


對帝國時期的日本人來說,持有並使用現今日文所謂的「パスポート」,並非是合法出入國的必要條件。而旅遊手冊中,所提及的「旅券」、「旅行券」、「護照」、「旅行免狀」,往往並非指稱同一種旅行文件。

例如日治時期的台灣人,從本島離境,前往帝國的統治/控制的區域,或其他國家的旅行,必須辦理與持有的「旅券」,類似現在的「パスポート」,但旅遊手冊脈絡裡的「旅券」,又不盡然是如此,有時可能與「簽證」(VISA)相類。

而當時的「護照」則通常指的是,由中國所發給前往內地旅行的外國人,可提供當地政府派員沿途保護的旅行文件,它與「パスポート」,甚至與我們現在中文裡習稱的「護照」,在概念、性質與實體上,並不對接。至於「旅行券」,則多指渡船與鐵道會社的所發售的交通票券,在特定的海陸交通線與範圍裡(例如南滿鐵道沿線與附屬地),也具有入出境旅行文件的效力。

有效旅行文件的名稱、種類複雜,多頭馬車的核發窗口,此乃歐美日列強在中國境內,擁有錯綜複雜的治外法權、勢力/權益範圍,且民初內部政權分裂、割據勢力的背景下所使然。

明治末年,許多日本人並未持有由本國外交單位所核發的旅行文件,渡航前往中國,逐漸成為行之有年的事實。1918年,日中雙方確立了兩國人民往來,可免持照出入境的互惠協議。

二戰前的日本人,擁有無照行旅中國的便利,是常態,而在日本扶植的滿州國,與戰時通過成立親日政權所控制的華北華中等地也是如此。不過,這並非盡皆適用所有被帝國統治的人群,例如朝鮮人與台灣人就被排除在外。


帝國不遺餘力的建構更為便利的亞洲旅行圈,像是發行各式各樣團體遊覽的交通優惠票券;開發溫泉鄉、新名所、現代觀光飯店;旅遊手冊亦逐年更訂。不過,較之新冠疫情之前的觀光旅遊人口,帝國時期的海外觀光,仍是中上層階級的日本人,才玩得起的活動。

日治時代的台灣,逐漸在各級學校落實具備培養帝國認同的修學旅行制度,前往日本內地,或滿鮮、南中國與南洋等地,這類長距離,可能長達兩周以上的修學旅行,即使有校方補助與旅行基金的機制,旅費仍非所有學生皆能負擔。

大正昭和時期,由現在大家所熟知的「日本交通公社」(Japan Tourist Bureau,JTB)的前身,當時稱為「日本旅行協會」所發行,並逐年更訂的《旅程と費用概算》,這類為讀者規劃經濟旅遊路線的指引手冊,每本售價約五日圓,大約是東京平均薪資百元的月薪族,二十分之一的工資。

要是想要依照《旅程と費用概算》中的路線,來一趟為期20天左右,但旅費最經濟的環台之旅,遍遊霧社、日月潭、阿里山、花蓮,與礁溪、北投溫泉,以及北基台中、府城各地,至少也需要一百四十至一百八十日圓的開銷。對百元月薪的日本上班族來說,就算沒有租屋的花費,至少也得不吃不喝兩個月,才能存到來台灣旅遊一趟的經費。

二戰結束前的日本,旅遊手冊的讀者與海外觀光的群體,其實大眾化的程度,與疫情之前,廉價航空滿天飛,民眾一年數次出國旅遊並非新鮮事的風氣,實則相去甚遠。

(待續)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