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iko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将自律转化为习惯

Liko
·
自律是会消耗意志力的,不要去依靠自己的 flag、口号,信念。而是要为自己搭建一套系统规则,没有「感情」的来执行这套系统,才是最有效的,一套「习惯」的系统。

FS 的一篇文章提到了最实用的生活技能之一就是将纪律性转换为一致性。纪律只能让你走到这一步。坚持自律是很难的。关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是我是一个特别容易进行自我认定的人。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会一段时间给自己立下一个 flag。头两天信誓旦旦,热情高涨的执行,感觉自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充满干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一个个 flag 没有坚持下来,看着 to do list 越来越长,事情开始急转直下,一方面越来越没有动力执行计划,另外一方面内心越来越焦虑,到最后开始怀疑自己,从本质上开始否定自己,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坚持不下等等。

一段时间内这样的负面消极情绪一直萦绕在我左右,直到后来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句话:

不要去依靠自己的 flag、口号,信念。而是要为自己搭建一套系统规则,没有「感情」的来执行这套系统,才是最有效的。

之前的案例中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总希望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律,或者给自己打鸡血,喊口号似的去做事。问题是坚持自律是很难的,是会让大脑消耗很多精力的。所谓的这套系统其实就是一种习惯(一致性),一种仪式。

最成功的人坚持做他们擅长的事情。他们在轻松的日子里做,在困难的日子里做。他们想做的时候就做,不想做的时候也做。我所了解到的是,他们并不比你或我更自律。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他们创造了一种仪式。仪式的力量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它们看起来很简单。仪式包括习惯、制度,甚至团体传统。

习惯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比如饭后想抽烟,上班想喝咖啡,回家想躺在沙发上,不用去评价习惯的好坏,相反,它们的机械中立性是将它们用于你的优势的关键。一旦开始,仪式几乎无法停止。(想想那些你习惯做的事情让你消耗了多少意志力。)

当人们看起来不寻常的纪律性时,要寻找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强大仪式。这并不是说他们比你或我更有纪律,而是他们能够通过一种仪式将这种纪律转化为一致性。短期结果来自于强度,但长期结果来自于一致性。将强度转化为一致性,可以释放出强大的不对称性。

这里我要提到一个大佬本杰明·富兰克林。他的处世哲学其中有一个方面是关于美德,一共有 13 条。包括节制、缄默、条理、决断、勤勉、诚恳、正值、中庸、清洁、沉着、贞节、谦虚(其中的谦虚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其他的开始努力学习)。

这里我想说的是富兰克林是如何去让自己做到这些美德的。他在自己 79 岁写回忆录里不无得意的记载,一开始的时候,他给自己在小本子上画好表格,强迫自己每周注重一条美德,保证本周这一条不犯规,同时在小本子上每天的其他12条里哪个破戒了打一个点。下一周再去提高第二条美德,以此类推。

为此,我其实也在尝试给自己建立一些好的习惯,我的经验是这些习惯尽量可以量化,可以使用 GTD 软件去提醒自己,可以一段时间对这些习惯进行复盘(习惯中的习惯),查漏补缺,优化迭代。剩下的就是什么都不管,先无脑的执行再说。

我的个人xi'guan

人毕竟是人,不是机器。大佬毕竟是大佬,不是凡人。一些情况特别容易让系统运转被打破,比如放长假,本来每周坚持健身 4 次,一放假就不想动了,也不想看书学习,生活节奏被打乱。放完假回到日常状态又要缓个一段时间才能调节过来。我明白,这也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思维认知上的差距导致了行为上的差距。

关于这一点,我也还在学习中,如何做得更好一些,去完善这套「系统」。共勉。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