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討論整理 #2:Podcasts 界的 Netflix

臉男
·
·
IPFS
·

先從「Netflix of Podcasts」開始。一個響亮的口號。很好想像這些人打算做什麼:把你喜歡的節目打包到他們的平台、神乎其技的演算法推薦、原創內容、付費訂閱制、住在同個地址才能家庭共享、巴拉巴拉。

很早就有人打著這個招牌,不過目前還沒有誰成功。最近說的人包括新創 Luminary 以及 Brew。Luminary 打算一個月收 8 美金,你可以在他們的平台找到一些「你本來就能免費收聽」的節目以及一些「他們原創」的節目,哇,這個價格是我現在和朋友合訂 Netflix 家庭方案的三倍,真的會有人被吸引嗎?

至於 Brew,你每個月得付 5 美元,他們按照收聽次數和創作者分潤,預計還會推出贊助和創作者商店的功能。好像稍微務實一點,但也僅此而已。

關鍵在:影音內容要錢,Podcast 是免費 / 自由的。

Podcast 之父 Dave Winer 說得很清楚,只要 Podcast 還是一個基於 RSS 技術的媒體,Google、Amazon、Amazon 或任何一間科技公司都不可能擁有它。Podcast 是一個開放的平台,不像觀眾需要透過 Netflix 買下播放權才能收看這些節目,把觀眾本來就能取得的內容加上一點點原創內容賣給他們,這個商業模式終究很彆扭。

「自由」還牽涉到 Podcast 這個媒體的發展軌跡。ListenNotes 創辦人 Wenbin Fang 認為技術進步強化了 Podcast 的自由精神,觀眾更容易隨時隨地收聽自己感興趣的節目,創作者開始節目的成本也漸漸降低,兩者都鼓勵更多人投入這個媒體——即使他們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

「也許 Luminary 那些砸大錢的投資者和花 2.3 億美元收購 Gimlet 的 Spotify 想要滑順的耳中電影,但作為聽眾,我希望有選擇......我想聽那些光怪陸離的家庭主播創作全新的節目、拓展用聲音說故事的邊界。」

評論人 Melissa Locker 的提問尖銳而直接,她的質疑是:我們為什麼喜歡 Podcast?試著想像 Podcast 市場被精緻的平台原創內容佔據的世界,越來越少拿一個麥克風就開始新節目的創作者,因為他們沒辦法和專業的創作團隊競爭(如同素人想拍出比《紙牌屋》更受歡迎的作品),我們真的期待這樣發展嗎?Podcast 真正吸引人的地方,難道不是創作者朋友般的陪伴關係嗎?說到底,比起把 8 美元交給某家新創,直接贊助自己喜歡的節目會不會更好?

上面涉及一連串冷飯熱炒的野望。目前台灣的 Podcast 還遠遠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不過我仍然認為這個討論有所價值,它觸及了 Podccast 的本質,認識本質有助於思考 Podcast 未來的商業模式會長成什麼樣子。大概不會像 Netflix,因為兩種媒體差異太大,相同模式很難一體適用。

這倒顯示了 Podcast 這個領域存在很多需求尚未被良好的滿足(創作者 - 聽眾和聽眾 - 聽眾的互動平台、贊助、推薦),期待有人試著解決這些問題。

|參考資料

  1. Dave Winer: Podcasts are feeds
  2. Wenbin Fang: The Freedom of Podcasting and Netflix for podcasts won’t work
  3. Melissa Locker: Why Podcast Fans Will Always Reject a ‘Netflix for Podcasts’
  4. 科技島讀:無人機航空公司 Wing|付費音頻平台 Luminary|音頻社群網路 Swoot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