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Matty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二季報名啟動|在時代的現場,以書寫為行動

Matty
·
·
獎金:第一名 7,000 美元、第二名 5,000 美元、第三名 2,000 美元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二季報名啟動。

面對日益加劇的對立、虛浮、宏大敘事,在第一季的實踐中,我們更加明確「在場」是要回到具體與真實中,這不只是物理的鄰近、在場,而指作者對選題有長久耕耘,乃至能捕捉到「空氣的形狀」(第一季獲獎者@趙雲 語),是對所講述的故事有深刻的內在動力,一種「強烈的情動」(第一季獲獎者@周雨霏 語)

當越來越多大問題逼近,我們把目光收回,牢牢注視身邊的、具體的、幽微的人、事、物,意義何在?

評審之一、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把這樣的非虛構寫作稱之為「一個社會的第二敘事」:「第二敘事的豐富性,對我來說,就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奠基,正是要從非常微小的事物、人與社區開始,我們才能擁有越過政治包裹一切的能力。」

我們從第一季得獎作品真實、細微的寫作中,看到複雜、交錯的現場,嗅到空氣的味道,感受到一種具體的震動與新的理解。完稿時,戴伯芬老師這樣闡述近半年的在場寫作對於她的意義:「這不是一場個人生命述事的結束,而是一段新社會行動的開場。」

「在場」獎學金第二季面向全世界華文寫作者,徵集非虛構寫作計劃,邀請更多獨立寫作者,在時代的現場,共同以書寫作為行動。


【「在場」獎學金將給予寫作者什麼樣的支持?】

  • 1、獎金:第一名 7,000 美元、第二名 5,000 美元、第三名 2,000 美元

「在場」獎學金每4-6個月徵集一次寫作計劃,每次評出五名入選者,獲得2000美元-7000美元的獎金,用於完成以三個月為期的短期作品。

  • 2、編輯協助

獲獎者會有專業編輯全程協助,直至作品發佈完畢。本季入選作品需要在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

  • 3、幫助作者繼續開發作品

「在場」獎學金會為所有入選作品,對接後續出版平台。部分未能入選,但具有潛力的寫作計畫, 在場獎學金將推薦給有影響力的華文媒體平台。

第一季的五個入選作品分別發佈在報導者、關鍵評論、小鳥文學、端傳媒等媒體:

末代女礦工——張桂的生命故事(與報導者合作刊登)

馴服與被馴服的:在拉薩繁育藏獒(與小鳥文學合作刊登)

她們的 AI 戀人——真實或虛妄的愛(與關鍵評論網合作刊登)

煙硝散盡之後:從貝魯特到大馬士革路上(與報導者合作刊登)

在未知中同行:MIRROR歌迷的連結(全文版近期將發表於端傳媒 )

【誰可以參加?】

  1. 只要使用華文進行寫作,不論國籍地域,皆可參加。
  2. 此次獎學金是徵集寫作計畫,申請者需提交寫作計畫書和試寫稿,作品尚未開始、或已經開始、尚未完成均可。 但已在任何公開平台發佈過的作品不屬於此類。
  3. 寫作計畫需要未曾接受其他單位的獎金或資源挹注。 包括但不限於:已參加其他比賽得獎、已獲得其他組織的創作補助、已有媒體機構聘用的全職職務作品。 若有違反,主辦方將有權取消獲獎資格,並追回獎金。

【「在場」獎學金如何評選?】

「在場」獎學金邀請了32位資深的非虛構寫作者、華文地區重要的出版人與媒體人組成專業陪審團,他們將會依照寫作計畫的題材方向、創新性、可行性等面向選出5名入圍者。

最終1、2、3等獎獎根據入圍者的發佈作品,由評委選定。

這32位評審是(按姓氏/第一個字首字母拼音排序)

- 非虛構寫作者 -
  • 阿 潑 作家,著有《憂鬱的邊界》、《介入的旁觀者》等
  • 陳 純 政治哲學青年學者,著有《自由主義的重生與政治德性》
  • 杜晉軒 「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版編輯,著有《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東南亞受難者》
  • 顧玉玲  人權活動家,作家,著有《回家》、《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等
  • 江 雪  獨立撰稿人,前《財新》調查記者
  • 李雨夢  獨立記者,前《蘋果日報》記者
  • 李哲昕  紀錄片導演,作品《迷航》
  • 劉紹華 人類學家,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著有《我的涼山兄弟》、《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等
  • 米米亞娜 獨立撰稿人,女權活動者
  • 覃里雯 作家,獨立撰稿人,播客《海馬星球》創辦人及主播
  • 蘇美智 獨立記者,前《明報周刊》資深編輯,著有《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等
  • 譚蕙芸 獨立記者,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著有《天愈黑 星愈亮》等
  • 楊天帥 立場新聞記者,小說作者
  • 鄒思聰 獨立撰稿人,文學學徒,歐洲政治與文化研究(進行中)
- 出版行業 -
  • 富 察 八旗文化總編輯
  • 孫德齡 左岸文化主編
  • 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故事》創辦人
  • 張惠菁 衛城出版總編輯,作家
  • 嚴韻:詩人,叛逃譯者,資深讀者,著有《日光夜景》等
- 媒體編輯 / 機構 -
  • 方可成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新聞實驗室」創辦人
  • 關震海 獨立媒體《誌》創辦人
  • 關天林 詩人,《字花》雜誌總編輯
  • 何欣潔 獨立撰稿人,前「端傳媒」台灣主編
  • 李月華 《眾新聞》總編輯
  • 劉致昕 《報導者》副總編輯,著有《真相製造》
  • 梁玉芳 記者,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基金會總監
  • 羅淑儀 記者,曾任有線「新聞刺針」編輯
  • 甯 卉 資深記者,「端傳媒」國際組主編
  • 突破書誌 Breakazine,香港社會專題季刊書誌
  • 王錦華 《鏡週刊》人物組副總編輯
  • 溫若涵 BIOS monthly總編輯

5名入圍者將在2022年8月15日公布。


【如何報名參加「在場」獎學金?】

1、準備一份寫作計畫書

申請者需準備寫作計畫書。寫作計畫書需包括以下 5 個問題,總字數請勿超過 2500 字。:

  • 您計畫寫什麼主題?
  • 為什麼要寫這個主題?(該主題為何重要?它與作者的關係是什麼?與讀者的關係是什麼?)
  • 您如何實現計畫?請附上四個月的創作時間規劃(會做哪些採訪、或調研、實地探訪?會從什麼角度切入?預計用幾篇稿件,多少篇幅完成?)
  • 你的創作需要多少資金支持?為了完成你的創作,你目前最缺乏的資源是什麼?
  • 你為什麼需要在場獎學金?

2、準備一份試寫稿

請提交屬於創作計劃中的部分文字稿件,字數請限制在800-1500字之間。此稿件是為了讓評委能夠更清楚地了解你的寫作風格、判斷力與完稿能力。請提供你認為可以體現你的選題意義與非虛構寫作能力的文稿。

3、填寫報名表格

準備好寫作計畫與試寫稿之後,請點擊這裡,提交報名表格、計畫書、試寫稿,即完成報名。

本次獎學金報名截止時間為:2022年7月11日23:59(東八區時間)。


過去三年,Matters 見證了「在場書寫」不斷湧現,也深感這樣的記錄難度所在。「在場」非虛構獎學金將每4-6個月舉行一次,希望持續性地從專業上、資源上,給予堅持在時代一線的記錄者以支援。

「在場」獎學金即日啟動,期待你的作品!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