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沒有我時,我是誰》_20230213

度.do
·
(修改过)
·
IPFS
·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_p.17

◇思維或分析式禪修就是培養這個洞見的方式,...引導我們得到無疑的確信。_p.17

◆疑惑和問題的解決之道,不能光靠盲信或人云亦云,而是要以「正念覺察」和禪修,檢視自身的經歷,從而得到確信。_p.18

◇想要正確理解和運用佛陀的法教,佛陀建議我們學習「四依法」:
一、依法,不依人
二、對於法教,要依義,不依語
三、對於意義,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四、對於了義法,要依智,不依識。_p.20

◆分析式禪修的主要目的,並非只是要對事物的真實狀態產生越來越清晰的領悟,更要穩固這些領悟,使它更深刻地內化到自己生命中。換句話說,這種禪修就是將法教從腦袋(理智)帶到內心的方法。_p.23

◇如果未把精要的佛法觀念用在我們根深柢固的信念習性上,而只是停留在表淺的理智層次,那麼,這些教法就只會是文字,而不會對自己實際的生命經驗產生任何深刻的衝擊。_p.27

佛法的目的是帶領行者徹底超越緣起的輪迴...._p.28

◇無常並不發生在過去,也不發生在未來,無常永遠發生在當下時刻。_p.33

無常不僅代表結束,也意味著每個剎那都具有讓新事物生起的潛能。_p.35

◇了悟無我不會讓人忘記如何做事情,反而,了悟無我代表我們的心非常清明和精確,能看清楚自己世間行為的每一個細節。_p.44

「無我」並非是指失去一切,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從一開始其實從來就沒有任何真實、固著和不變的個人身份會丟失,會失去的只有錯誤概念、衝突情緒、問題和煩惱。_p.44

◇覺悟到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失去,也沒有「我」會被傷害或受益,我們就可以放鬆,並放下「將有所失」的想法,也可以不再試圖抓住或保護稱為「我」的東西。_p.45

◇◆◇以上摘錄自《沒有我時我是誰》竹慶本樂仁波切 著◇◆◇



習慣=反覆練習之後形成的慣性

人總是活在習慣裡
習慣每天早上的一杯咖啡
習慣醒來第一眼看看誰來了訊息
習慣有事沒事就上網去
習慣了....

因著疫情的衝擊
我們有了新的習慣叫作"戴口罩"
沒了口罩就好像出門穿了件「國王的新衣」
人人都在對我行注目禮


習氣=生生世世累積而成的習慣,又名與生俱來

如果說
習慣可以因為衝擊而改變
習氣當然也可以
只是衝擊力必須更強烈而已
或者
想要改變的意念需要更加堅定
增加這種堅定力量就叫作修行


無常教會我:
這個世間,沒有不可能的事

無常,所以沒有甚麼是不變的,
因為改變,讓一切成為可能。


.

.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度.do千山萬水, 不如一抹白。 愛畫,喜字,戀山水。 描線,寫聞,觀世間。 戒不掉的喃喃自語.............^^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認〝錯〞。

題?想不出來....

風動,還是心動?
34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