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毛泽东时代
前面谈到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并非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列宁式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在于:在当时是一种最好的民族主义的策略,一个落后的封建主义的民族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按照通常的策略,必然将面对灭顶之灾,而列宁有意无意的策略挽救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多数的落后民族。从本质上说,列宁式社会主义是一个民族主义的过程,是一个落后民族为避免被先进入资本主义的民族吞食的反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运动。在这一点上,列宁是不朽的,是全世界弱小民族的导师。站在民族主义的角度,这种策略也是最成功的。
可以说,从17世纪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变化、斗争都只是不同类型资本主义发生、强大以及互相之间通过竞争取得最后统治地位的过程。所有现实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之争,从根本的意义上说都是在资本主义前提下进行的。而二十世纪下半期冷战的实质意义:就是英美式资本主义和斯大林式资本主义之间为争夺最终统治权的斗争。自匈牙利事件以后,毛泽东似乎察觉了这一切,从改出“全盘苏化”到中苏论战再到中国战略转向与美国接触,这一系列的转变就不难理解了(毛泽东曾对修正主义下过一个著名论断: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而且是最坏的资本主义)。于是超越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主义的策略,和社会主义无关。(长波电台、联合舰队及中苏论战中基本都可以说是毛泽东为摆脱苏联而采取的策略,而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在天安门的合影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可以说是想改善中美关系的最早标志)
如果用一句话对毛泽东时期进行描述:就是一个后发的现代化国家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朝鲜战争后,中国获得来自苏联的156项工程的援助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军重工业为主),而人民公社(工农价格剪刀差)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尼克松访华后解除了对中国的部分禁运,中国相应制定了“四三方案”,从西方引进轻工业来改变原本偏重工业的工业结构。七十年代末,中国工业体系基本建成。
(关于人民公社:中共这一农民革命行成的政权在建国初期实行的耕者有其田,不过恢复历史上传统的小农经济。但任何社会,无论何种制度体系,只要追求现代化一定得从工业化入手,而工业化面对高度分散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无能为力的)
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后发工业化国家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势必会有巨大的代价向全社会转嫁,而其中最大的承担者自然落到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身上。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下,前期的工业化起步需要巨大的原始积累,而其产出成果又无法用来改善民生,这一情况直到70年代“四三方案”从西方引进一些用于改善民生的轻工业项目才逐渐改善。加之六十年代同时受到美苏两大阵营的封锁,同时面临巨大的外部军事压力不得不进行“三线建设”,更加剧了这一情形。虽说建国以后粮食产量在逐年递增,但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均消费量难以增长,而被称为利用人海战术修筑的大量水利灌溉系统(八万多座水库)直到七十年代后才普遍发挥作用。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时代人民普遍贫困的根源。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谚语。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的代价快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并长期保持着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这是极为难得的。然而在后续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叙事中,毛泽东时代被普遍否定,似乎一切都归功于“改革开放”。其实,否定毛泽东时代,否定的不仅仅毛泽东本人,而是否定了中国人民为此做出巨大付出与牺牲。这一点,直到习近平时期,才有了“两个三十年互不否定”的论断。
(关于改革开放:何为改革,改革的对象是什么?说的直白点就是改变分蛋糕的方式(国企私有化)。开放则是加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一前提是中国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中国的工业产品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否则即便像鸦片战争那样被人强迫打开大门也只能成为西方资本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产地。准确来说,自尼克松访华后解除对中国的封锁算是中国向西方世界开放的开端)
邓小平时期开始的“改革开放”,确切来说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让中国抓住了最后一个历史机遇,并且在时间上,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刚刚好!
李敖曾说过,共产党做的好事,没人记得。共产党做的坏事,没人忘记。作为后人,应该要有一种更加理性与客观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