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锁走向有序开放的探讨
我的个人微信公号:小小声说话
2020年1月至今,我一直在报道新冠疫情,采访了全世界近百位各方面的专家,追踪报道了许多国家的疫情和应对之道,刊发了数百篇报道。如今,新冠病毒侵袭到了我的家乡,我的小区,我被封控在家。
我的家乡是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作为中国承接境外输入压力最大的城市,在这次疫情暴发之前,上海始终在疫情防控和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之间保持着最好的平衡。这既给人一种安全感,也让人产生疫情已经渐渐远去的错觉。
从3月初开始的这一波疫情,将一切都改写。如今,上海这座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全面封城已进入第13天,数百万人已封控在家近1个月,然而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因为封城产生的种种次生灾害正在不断显现,其影响已经波及全国乃至全球。
我知道很多人都会问,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讨论开放的问题?现在的当务之急难道不是压平眼下的疫情吗?有人劝我,现在“清零”至上的政治氛围下,很难展开冷静和客观的科学讨论,论点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中即西。为何要写这篇注定会引发争议吃力不讨好的文章?
这些天,我看到听到了太多让人悲伤的故事。让我不得不思考,封锁策略真的是最适合我们的方式吗?我们当然要回应眼下种种急迫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思考为什么会陷入到今天这种景况里?我们用两年前的老方法来应对今天的新变异毒株需要做怎样的调整?
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共识是: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那么如今疫情防控对社会生产、民众生活的影响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我们防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不在全社会最高度关注新冠疫情的当下去做这些讨论和反思,那么我们就枉费了这场已经让我们付出巨大代价的疫情,并且之后可能还会付上更大的代价。
我同意梁万年、钟南山和张文宏等专家说的,现阶段中国不具备全面开放的条件,但是未来我们总要逐步开放的。关键是,从封闭到有序开放,我们如何来实现?
这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想和大家探讨的。我认为,从完全封闭到完全开放之间一定是有一个逐步的过程的。没有一个国家是一蹴而就的。这个逐步开放的过程是建立在检测、疫苗、药物、医疗资源整合、有针对性的社会管控措施和全社会民众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之上的。但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并没有抓住时机做好各项准备。
作为一位职业新闻记者,我将自己报道新冠疫情两年多来的思考和大家分享。我不敢说自己是对的,我也欢迎存着善意的人们提出不同的意见,我会整理回应。我相信我们最终的共同希望,是我们的国家和全人类能够早日走出新冠的阴影。
一、躺平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我想纠正一个在国内流行很广的错误观念:在疫情应对上,“躺平”是一个伪命题。
我一直觉得国内用这个词描绘其他国家的疫情应对是完全不准确的。如果说躺平的定义是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么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是躺平的。(除了瑞典等极少数国家)
我发现国内媒体经常将“与病毒共存”等同于“躺平”,这其实是偷换概念。因为大多数选择与病毒共存的国家并没有放弃遏制病毒传播的努力,其中一些国家这么做是基于认识到病毒变异后的的新特性,在提高疫苗接种率和依然保持适度管控措施的前提下,为了保住民众生计和经济,选择以降低重症死亡为目标来和病毒长期相处的做法。
从口罩限制令、入境限制令,到疫苗产生后的疫苗护照,进入特定场所需要疫苗接种证明等等,一些国家探索的一直是如何在不影响民众和社会正常运转情况下的防疫举措。这样的做法怎么能叫做躺平呢?
污名化其他国家抗疫的选择,并不能证明我们的做法就是对的,是更优越的,这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应该做的是吸取他国的教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思路,灵活务实地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疫情应对中。
二、老方法需要调整吗?
“清零”一词最早在2020年3月的武汉抗疫中提出,当时新增病例达到“清零”,这是中国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疫后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有着重大意义。
当时,人们对新冠病毒了解甚少,充满恐惧,我们也没有疫苗、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一位专家告诉我,对于一些传染性一般,致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病毒,“封城”封闭隔离是一个好办法。只是实施封城背后需要高超的组织能力,以及通畅的物资调配能力。这一方面,中国一直有着自己的优势。
此后,我国开始沿用“动态清零”的方式来应对疫情。据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的介绍,“动态清零”的核心内涵是:当出现病例或者疫情以后,能够快速发现它,并快速将其围堵,切断传播过程,最终达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使疫情不造成持续性的社区传播。
这个想法是好的,事实也证明在此前的新冠疫情中是行得通的。问题是,今天的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年后,我们在上海这一波疫情中面对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型BA.2变异病毒,它的传染性已经大大高于武汉的原始病毒。武汉那时的毒株R0值是2.5,现在则是10(一个人可以传10人)。
更重要的是,奥密克戎的感染者绝大多数是无症状患者,隐蔽性极强,很难做到尽早检测出。
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现在要做到“动态清零”已经越来越难了。当我们在社区中发现一例病例的时候,往往病毒已经传播了好几代了。想要用封锁的方法完全清零将会难之又难。
这是科学事实,也是所有其他国家转变抗疫思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许多国内专家在内部讲话中也是承认的:目前要想在国内“清零”基本上已不可能做到了。毕竟我们必须承认,科学告诉我们新冠病毒是不会被根除也不会被消灭的,我们将和病毒长期共存。
如果硬要清零,那么我们是否做好了相应的预案能支撑大规模的封锁措施产生的后果呢?拿这次上海封城来说,且不论2500万人的日常饮食供应这样的基本挑战,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枢纽城市长时间停摆所产生的影响和次生灾害是难以估量的。更何况,未来如果再有疫情(几乎是肯定),我们还要这样频繁封城吗?
从长期来看,我们总要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终将认识到,持续封闭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三、如何走向有序开放?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条逐渐从封闭走向有序开放,更安全、代价更小、更可持续的路呢?
我相信是有的,因为已经有一些国家走出了这条路——前提是做好了功课:包括公共场合戴口罩;接种高保护效力的mRNA疫苗(三剂);普遍的抗原快筛自测工具发放;轻症无症状患者居家隔离指引;储备大量抗病毒药物和重症病房医疗资源;对疫情的监测和随时灵活调整的社会管控措施;
许多人对于开放最普遍的担忧是我们的“免疫墙”建的不够,一旦开放将造成大量人员感染和对医疗资源的挤兑。
没有一种疫苗可以完全防住奥密克戎的感染,但是当全社会大部分人都接种了高效力疫苗后,即使感染大部分都是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可以居家自愈。这样就可以将医疗资源留给少部分有可能发展成重症的患者,最大程度保证他们得到最好的治疗,挽救生命。同时最大可能避免医疗资源被挤兑。
有人会说,即便这样,开放了还是会有很多人因为新冠感染死亡啊。
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担忧。虽然新冠病毒现在已经变得致病性更弱了,但是如果逐步开放,感染人数众多,就算死亡率会下降,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总死亡人数还是有可能会上升。
但是除非你可以关在家里一辈子不出门,那么最现实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尽可能多的人群接种高效疫苗(三剂),配合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和社交防范措施,最大可能防止重症和死亡。
事实上,上海这次疫情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失控”了,在这种状态中,我们发现20多万例病例中,只有1例重症。(截至4月13日上海官方公布的数据)相反,因为封城导致的次生灾害的死亡人数,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至少我知道的已经远远超过1例了)
有许多人会引用不同的数据来说明新冠目前的死亡率依旧比流感高。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的背景,我在这里引用的是钟南山院士上周在南开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引用的世卫组织的数据。他指出,新冠病毒现在在英国的(粗)病死率已经非常接近流感了。(新冠0.19%,流感约0.1%)
这次上海疫情提醒我们的一个残酷事实是:这个世界每天总有人因为各样的疾病而病亡。当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和医疗资源都放在死亡率已很低的新冠病人上面,固然是对他们负责,但是成千上万其他疾病的病人呢?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更加紧急。这种因为新冠而造成的超额死亡又该如何看待呢?
最终,我们只能在两者间取得一个平衡。
现在,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因为奥密克戎的出现而降到了疫情发生以来的最低点。我们为什么不谨慎地做一些逐步放开的尝试呢?谁也不能保证放开放不会有伤亡。但是,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经验把死亡率和人数降到最低。
在国外,新加坡的做法已经证明了逐步有控制开放的可行性,新加坡人口中两剂疫苗接种率超过92%,接种第三剂的达71%(绝大多数接种的是mRNA疫苗),其中60岁以上老人完成两剂比例高达95%。疫苗接种大大降低了重症率,大部分(98%)确诊病人是无症状或轻症,只有2%是重症,其中0.2%需要ICU治疗。医院始终没有出现挤兑。
相比较而言,我们现阶段的确没有开放的条件。仅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卫健委的数据,到去年底只有62%的60岁以上老人接种一剂疫苗,60%接种过两剂,6%接种过第三剂。在全国,还有4000多万60岁以上老人没有接种过疫苗。
如果真的担心我们的免疫墙不够,那么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为什么没有大力提高对最需要保护的老人的疫苗接种率呢?为什么没有批准引进效力更高的mRNA疫苗呢?
新加坡的经验并不仅仅是疫苗。还包括许多其他灵活务实的措施。新加坡的逐步开放也并非没有遇到过考验,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波疫情都曾一度使开放计划暂时倒退。但是到4月1日,新加坡已经宣布正式进入到与病毒共存的最后一个阶段,生活以恢复如往常。(我之前的报道:防疫启示录|新加坡的抗疫思路是如何转变的)
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照抄任何国家的做法。相反,我们必须走出一条适应国情的道路。我相信,我们国家未来总的方向也是逐步开放的。国内许多有识之士都曾经提到过我们需要尽快做好迎接疫情暴发的准备。但是这次上海疫情证明,我们并没有做好任何一方面的准备。
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事实是,奥密克戎已经在中国登陆了,它不会消失。旧的防御系统正在崩溃,中国需要争分夺秒地打造一个新的加强版防御系统并转变新的防疫思路。
从长远看,我们一定是要调整应对策略的,而这个调整可能越早越好。随着全世界疫情的发展,中国正越来越成为免疫的低洼地,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感染过也就没有免疫力,完全只能靠效力会随时间减弱的疫苗产生免疫。
但病毒的演化变异是未来最大的隐忧。期待未来的病毒会变得越来越弱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办法,我们只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
中国防疫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上海是一个最佳的起点。从医疗资源上看,上海有全国最好的医疗团队之一,有走在世界前列的医生和医院,更有药厂和科研机构。如果能在上海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防疫道路,将是全国人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