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奥斯卡的九分之四
周末即将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最重要的类别“最佳影片”提名的9部作品中,我看过4部,都是贴近现实的沉重话题,包括公路上的漂泊、亚裔移民的挣扎、女性主义的复仇和反越战人士追求司法公正。分开看的时候吃块烤牛排还能将情绪稳定在抑郁水平之上,如果连续看,在疫情中已经生活一年多的我们或许需要服用大剂量的兴奋剂才能挺过来。奥斯卡已经有90多年历史,“最佳影片”跟另一个类别“最佳纪录片”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今年的奥斯卡应该夺得“历史上最沉重的奥斯卡”称号。
《无依之地》(Nomadland)
电影《无依之地》(Nomadland)在周日的金球奖中得到最佳女主角应该没有问题。其他三项提名当然都非常重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编剧,或许编剧离得奖最近。同样这四个类别都可能在3月宣布的奥斯卡奖中被提名,我猜得奖机率同样依次为女主角、编剧、导演和最佳影片。中国大陆背景的电影创作者从来没有其他人走得如此之远。
赵婷的片子里没有华人面孔。作为移民,我们愿意琢磨“主流社会”的概念,住房、汽车、学区、股票、北美省钱快报已经耗尽我们所有的精力,很难再为任何动人的美国故事提供素材,充其量只有狗血八卦。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原本身处“主流”的人们滑向边缘的故事,他们生活在路上,有些被迫,有些来自主动的选择,还有些身患绝症,于是上路,在山河壮丽、星空浩瀚、沙漠广袤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女主角Fern上路的驱动力包括多重因素。或许因为全球化,尤其中国生产的石膏板质优价廉,她为之奉献多年的企业倒闭。丈夫去世后,她将微薄的家当锁进租赁的储藏间,毅然上路,以一辆勉强能开动、但需要频繁维修保养的小面包车为家。美国西部地域更为广阔,漂泊的人们找到啸聚旷野、歇息交流的机会更多一些。她的收入来自打短工,到快餐店烧烤肉饼,到亚马逊仓库分装包裹,到国家公园清扫公共设施,到内布拉斯加收割甜菜。
电影的主要场景之一安排在亚利桑那的Quartzsite。这片土地属于联邦政府,每年冬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各种车辆前往,形成一座季节性的沙漠城市,直到初春时散去。我多年前曾经去采访过,感觉与其他永久的城市一样,居民构成包括不同的收入水平,有人开豪华级别的RV,也有Fern这样的。电影中的细节拿捏相当精准,对人物性格的体现因此特别到位,比如寻找各种奇石、化石、矿石,还有交换打火机、交流野外生存经验之类。这是我当时报道的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CT_gGDcjQ&t=1s)
Fern的另一项驱动与许多美国人喜欢的“在路上”的精神追求有关。电影中她不止一次有机会安顿下来,跟我们大家一样落入定期到Costco购物的生活陷阱,舒适但乏味,结果她仍然选择了自由。我比较能理解这种挣扎,还有她对“无房可归”(houseless)和“无家可归”(homeless)的刻意区分。她或许属于前者,幸运地挣脱了中产生活的羁绊。我们大多数属于后者,却往往将日子过成困兽犹斗,肉身可以找到地方安顿,灵魂则无所归依。旅行可以获得些许释放,只是跟生活在路上比起来,一个如同沙滩上让海水浸湿双脚,另一个则已经是扬帆远航。
《米纳里》(Minari)
美国土壤肥沃,地理条件多样,种啥有啥,世界各地的农作物都能找到合适的环境野蛮生长,比如加州既可以种出苏糯柔软的寿司米,也可以种出晶莹剔透的泰国茉莉香米,我想东北的五常大米应该也行。我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到西弗吉尼亚找一小片地种武汉的洪山菜苔,跟电影《米纳里》(Minari)中的主角追求相似,他们一头扎到欧扎克山区种韩国人爱吃的水芹菜。
实际看电影的过程则接近吃松鼠鳜鱼。人人都说好的名菜,每次我吃起来都需要强迫自己进入受从众心理支配的状态才能下咽。虽然这部电影在各种奖项中频繁出现,我仍然没法喜欢,撑着看完的主要支撑是希望听到小时候看志愿军电影熟悉的朝鲜语“阿妈妮”。电影中阿妈妮很早就出现了,但一直没听到有人叫她“阿妈妮”。
最近这段时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成为美国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我们强调种族平等、亚裔对美国社会贡献突出、亚裔美国人当然就是美国人的同时,也还应该看到这个移民国家事实上具备的高度包容性。《米纳里》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比尔·克林顿36岁首次当选为州长的阿肯色,一个直到今天亚裔人口也仅占1%左右的偏僻南方小州,而主角韩裔一家人得到了一个几乎全白人社区的热情接纳,境遇跟非洲人在国际大都市广州的待遇很难有任何可比之处。仅从电影中看,他们没有遭遇到任何值得一提的种族歧视。
《前程似锦的女孩》(Promising Young Woman)
女性导演掌控、堕胎主题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里没有一个男性角色可以进入正面人物甚至正常人物之列,周末看的《前程似锦的女孩》(Promising Young Woman)同样由女性导演掌控,同样没有男性正面人物,略有不同之处在于还算有一两位角色没有偏离正常水平太远。
这是一个刚烈女子成为复仇女神的故事。女性为争取性别平等而开展的各项努力都值得尊重、理解和支持,其中是否应该包括复仇则比较复杂。复仇的念头自人类学会直立行走以前就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其后随着法律制度的逐步发展,个人层面诉诸暴力手段自行寻求补偿的空间一直在缩小,当然法律永远不可能完全占据复仇的空间。此外,复仇的意义、边际的限定似乎总有不确定之处,死者无法复活,被他人夺走的情感也不可能原样再生,谁需要赶走新人以后那面重圆的破镜?
电影中的主角Carrie似乎将对个人和小群体的过失追责扩大到了整个性别,动机可敬,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商榷,一群医学院男生的荒唐、冷漠、罪责是否需要其他并不直接相关的男性乃至整个性别付出代价?
全美国都在为社会极化忧虑,保守派与自由派分别滑向极右与极左而形成尖锐对立。沉浸于掌控阐释手段和资源的这些出色女性叙事者们讲述的故事中,我已经开始为更原初的性别对立担忧。保守派与自由派能否和谐相处固然重要,男性与女性未来会不会同样面临共同基础日益遭受侵蚀,直到互不往来,你用你的推特,我用我的Parler的境地?男性与女性冲突的烈度是否会超过QAnon与Antifa?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
Netflix上的新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对美国社会不满者没法选择上井冈山,大家在暴力非暴力等各种复杂的战略方针讨论实践过后,包括读过《毛主席语录》过后,很快还是会意识到体制内的合理抗争才真正有效,去投票,或者走上法庭。从2020年看电影故事发生的1968年会有昨日一一重现的感觉,种族正义与社会秩序之争、警察与抗议者的冲突、左右双方观点比较极端的人士可能采取极端手段互相对抗继而引发社会动荡等。1968年是越战让美国每天付出生命代价,2020年大家需要经受新冠病毒的肆虐,也都算祸起亚洲但华盛顿的应对责任无法推卸。
我刚听完这部电影的创作者、著名编剧Aaron Sorkin关于剧本的讨论,深受感染,或者说深受其害。他相信依靠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对话,可以改变其他人的情感和思考。在现实经历中,我偶尔会看到改变的微弱希望,但更多地是遭遇沉默。这当然跟我的语言表达和对话能力远低于常人的平均水平有关,但挫折会让人对讲故事的真正效力产生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