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還是文明階序?
比較《Is That a Fish in Your Ear?》一書英文原文與中譯本《你的耳朵裡是魚嗎?》第14章,開始,章節名稱便大有不同,〈How Many Words Do We Have for Coffee〉與〈每個語言都是獨特的思想體系:翻譯如何破除文明階序?〉,「文明階序」?突然就有了哲學著作或傳播理論史的味道,麥克‧魯漢的《古騰堡星系》或布希亞的《物體系》之類的,總覺得在這兩本書中見過這個詞,總之原文的「咖啡」或「多少字」簡單不少便是。不過,中譯本的每個章節都是如此,原文詼諧有趣的章節名稱都被譯成了一副正經八百,此篇報告專注討論第14章,便不一一舉例。既然每章皆如此,那明顯是翻譯策略,但是,回頭看到書本封面標題:「你的耳朵裡是魚嗎?」,默念著,我也覺得我耳裡跑條魚進去了,不懂了,就像第24章談同步口譯扣回書名一樣,標題立下的「搞怪」氛圍,內文當然也是滿滿的「搞怪」語氣,突然就被章節標題給弄糊塗了。這麼說吧,英文是這樣:讀書名(蛤?)-> 讀章名稱(蛤?)-> 讀內文(喔!懂了!原來議題隨處可見值得深思);但中文是:讀書名(蛤?)-> 讀章名稱(蛤?這麼硬的主題嗎?我應該繼續讀下去嗎?)-> 讀內文(喔!懂了!原來沒有那麼難!),效果非常不一樣。
雖然說讀書求的常是讀個脈絡,讀個不求甚解,陶淵明原意的那個不求甚解,但這堂課的風格從不是如此,那我也「不是如此」得、散文討論式得寫(ㄕㄨㄛ)這篇報告。
當然,回到章節標題的討論,以〈每個語言都是獨特的思想體系:翻譯如何破除文明階序?〉總結第14章完全合理,因為內文就是在講這個,但是繞著講,繞來繞去:是,又不是,又是,又不是,之後再來一句:「這樣你懂了嗎?」當然不懂,但又似乎懂了,不管中文英文都一樣是這個風格,畢竟中文並沒有改變作者的敘事順序。就我看來,這本書非常的「口說」,完全不是我們現代讀寫人(雖然影音世代的讀寫量不比從前)的習慣,更不是英文寫作的習慣:得先開門見山地把主題講清楚,之後再詳細解說。印象梁實秋的《清華八年》裡,他老人家的作文老師也這麼教他寫作。現代的寫作常常是線性的,分工完整,每段都有其用處,但《Is That a Fish in Your Ear?》帶我們回到口說時代,西方來說,寫作附屬於演講的那個時代。不用「讀」的,而用「唸」的,便更容易接近作者所述。沒錯,現在依舊在比較譯文與原文差異。中文的章節標題動作了,它在總結,它總結了它底下的那一章,它是現代分工的產物,沒有分工文章便無法被讀懂的產物。作者卻是在「說」故事,就像原始的民間傳說那樣,因果、證據與想法交織,得用心聽才懂得其中意義,或者就聽過去,任其淺移默化。
更改標題的這個翻譯策略是否易讀有待商榷,就連易讀是不是譯者或出版社的意圖也有待討論,但有一件更明顯的事,在第14章最末,作者舉了個例子:
If you go into a Starbucks and ask for “coffee,” …. There are at least thirty-seven words for coffee in my local dialect….
這段扣回了章節標題的「咖啡」二字,或者說coffee一詞,不確定其他章節如何,也不確定作者花了多少心思收這個伏筆,但明顯是給譯者搞丟了。趣味,是這本書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有人硬要說「每個語言都是獨特的思想體系:翻譯如何破除文明階序?」也很有趣的話,那這個人可能跟我們生活在不一樣的世界,或者他就是會在學術寫作中寫出「有趣的是」的那種人。
要說「每個語言都是獨特的思想體系:翻譯如何破除文明階序?」總結第14章完全合理,似乎又言過其實,反覆閱讀,不論英中,「每個語言都是獨特的思想體系」是有講到,甚至提出了每個語言「不完全」是獨特的思想體系,只能說每種語言有自己適合的事好想,「文明階序」的迷思也的確破除,但這句足夠成為標題嗎?甚至主標題副標題的意義、次序合理了嗎?單就第14章來說,比起寓言那樣基本上有一個中心寓意(也許就像「每個語言都是獨特的思想體系:翻譯如何破除文明階序?」這句一樣),實際上內文作為一篇故事,重點在於這個「每個語言有其擅長與不善常」的故事本身怎麼被說出來的。它就如文末那個「咖啡」的例子一般,或者像開頭「愛斯基摩笑話」一樣,從生活中小事著手,讓這個主題更平易近人。反過來看中譯章節標題,根本和原文走了不同的路子,說是唱反調我也相信。
前面說了,譯文的標題似乎是在總結第14章,從形式來看,主標題:每個語言都是獨特的思想體系,副標題:翻譯如何破除文明階序?「主副標題」這個形式一出現,讀者便容易自動視主標題為全文重點,副標題為作者拋出來的餌,想知道「翻譯如何破除文明階序?」,且見內文分解。而這個「分解」,照這種分工形式,通常也在最前面的介紹與最後的結論給分解的七七八八了。中間大都是方法。但內文就完全不是如此,因為人就不是這麼說話的,這不是一篇學術寫作,但中譯本是一部披著學術寫作章節名稱味道的某種讀物。內文的形式是從日常閒聊著筆,越談越深,旁徵博引,最後又回到日常閒聊,可謂「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寫法。但那「山」又不是工整作文的主題與結論,兩個角色,那是同一座「山」,同一座日常就可見的、語言學的、翻譯的一座「山」。
行文至此,我給譯文章節名稱塑造的印象是偏負了點,但翻開目錄,章節的同質性的確很高,全是主副標題的結構,如果做為某種字典,想查詢作者對某種議題的討論,這種目錄的確會比英文的好上許多。以現代讀書「不求甚解」的方式來說,是個很好的策略,這種標題命名改變了內文被讀的方法,在中譯本的情況下,速讀是更可以被想像的,在講求效率的時代也挺不錯。但在英文,每個章節名稱差異很大又一眼望去又不明所以,它們更有故事感,更可能引誘讀者用心慢讀,深品其中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