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模式复制与在地陪伴支持
最近两周的于成都的在地观察,让我长了很多见识,还是先说经历吧。
我在一个生态村,住了一个民宿,这个民宿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个酒店。跟我的认知出入太大,我甚至写了一篇民宿建设日记,供自己日后参考。总的理念上来讲,不要把城市生活那一套简单粗暴的搬到乡村。
这里边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点值得琢磨一下。这栋酒店式民宿是房主委托给当地的工程队建设的,几乎是全权委托。所以这栋酒店式民宿其实也代表了当地人对未来或者更高质量生活的想象力。房主自身是一个类似投资人的角色,也可以看到他在投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简单粗暴的砸钱模式。
而在这个环境里,其实还有一个做社区营造的团队,他们在那里呆了八年,改造了旧民房,搭建了小木屋,有餐厅、咖啡和工作室。团队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听聊天的那位社区营造者讲,一位新疆的小伙子想在这里实践,然后回到家乡新疆复制这个模式。
社区营造团队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遗产,整合资源,办了一场盛大的当地民俗文化节。第八年,村民开始涌现自主性,“这一上午的活动都是他们自己策划,自己做出来的,我们这给一些简单的环节把控与支持”。八年,我想起杭州三生谷生态村的主理人海潮老师也做了八年。
在乡村振兴的号召下,大家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乡村。在城市愈发把人工具化,也愈发不宜居时,大家开始把目光转向自然风光好的乡村场域。当房地产行业发展受阻,需要软着陆的时候,房地产厂商们拿着钱望着乡镇,跃跃欲试。
反思我自己,就是第二种中的一员。但我的方向是什么?是生态有机与环境的可持续,是发现人发现价值的组织模式,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弱势群体发展的情怀?我想是这三者的结合。但总要有一个切入点进来,才能够推动这个三角转起来。
我想进入的视角是发现人发现价值的组织模式,金钱不在是单一的价值模式,在一个小的群体里可以实现各种价值的互相兑换,金钱当然是其中一种。然后是生态有机与环境的可持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找到一种和自然相处的方式,能够自给自足,而不过度攫取。当有共同的理念的群体在一个地方落地,自然形成了一个社区,为所处的大的社区注入了新的文化。而新老文化如何交流? 这是我留给自己的思考题,如果你有想法,也欢迎交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