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張蘊心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筆記】溫州街的故事

張蘊心
·
·
謝謝留下文字紀錄的人,讓我們可以跟時代產生連結,謝謝拍攝影像紀錄的人,讓我們可以看見過去的生活,謝謝拍電影的人,讓這一切得以重現。
2021年閱讀的第64本書

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初版,收錄從1983年開始的文章,這本書本人已經30歲了。

我看著桂綸鎂的推薦,請朋友幫我在圖書館借閱這本書,書本的背面貼上了貼紙,上面寫著「密集書庫」。對圖書館不熟悉的我,不懂得這個貼紙的意義。姊姊說,這本書太久沒有人借閱,已經被收到有大輪盤的書庫裡。

我翻開了最後一頁,那代表著圖書館的意義,書籍的借閱單,上面蓋著借閱日期的印章,在我之前是110.03.08,在這個日期之前是88.12.11,所有的一切代表著時間流逝。

當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似乎可以明白為什麼會被推薦,而這樣的書寫方式也是現代作家較少見的。與其說是閱讀故事,不如說是透過文字描述一個又一個場景,我的腦中透過作者的文字,逐一浮現空間、畫面、溫度、風速以及氣味。文字讓畫面成為一顆又一顆的鏡頭,這樣的呈現令我讚嘆不已。

這本書的閱讀對我來說有些吃力,偏偏我又有種固執,只要翻開了就會把它讀完。淡淡的六個字「溫州街的故事」,這字體是臺靜農先生所寫,淡淡的日常,卻有濃濃的時代感在其中。

我的難以閱讀來自於在那個時代的壓迫感,戒嚴時期,一切都不那麼自由,每一個動作與言論都必須萬般小心。在那個時代,努力讀書很重要,不需要說出校名,你可以明白綠襯衫黑裙子所代表的意義。或許也因為這樣的狀態,必須隨時保持高度專注,必須隨時觀察周遭環境,讓作者寫出這樣細膩的文字。雖然有些壓迫感的共感,卻讓我很難放下這本書,閱讀的同時似乎穿越了時空,在30年後閱讀,很特別。30年前的他可能也無法想像現在的世界吧!

謝謝留下文字紀錄的人,讓我們可以跟時代產生連結,謝謝拍攝影像紀錄的人,讓我們可以看見過去的生活,謝謝拍電影的人,讓這一切得以重現。

我喜歡書裡的一句話,她用在訴說戰爭,現在我倒認為很適合對應Covid-19

「慢慢大家又習慣了戰爭(疫情),習慣了彼此在影中(戴口罩)的面目,明白以後不過也就這麼過下去,木然下去,不再期待,時間反而走得很快,一天戰爭(疫情)突然結束了。起先大家很驚愕,從暗中撐站起痠麻的手腳,弄不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隨之是無名的興奮,興奮之後突地癱軟,失去了所有的記憶。」

以下摘錄書中的段落,很喜歡她的描述。

*你用背脊支撐著牆壁站起來,活動一下痠麻的膝骨。郁黃的斜光停滯在霉黃的席面你的腳前。

*先把最下的一層在鐵架上搭牢。飄著蔥花的湯倒進去,中間一層放上榨菜炒肉絲,薄薄的牛肉片,加幾筷青菜。熱騰的白飯鋪在最上層。滷蛋在沾板上切成兩半,對眼似地擺在飯中央,蛋黃裏再澆一點滷汁。蓋上蓋子,三層都扣緊。

*他抬起頭,眼光穿過一圈一圈半圓形的圍桌吃飯的人線,似乎看見了她。似乎只是木然的注視。一分鐘以後他的眼光又冷冷地一圈圈地後退,收回自己的眼中。她拿起面前的水杯,半傾了杯子,聚餐的人凝聚成密密的黑點,蠕動在玻璃上。

*如果那時他向她表明了心跡,她接受了,兩人一同留在外國到現在。如果那時她是單身一個女子而他在家鄉也沒有婚事在等待。如果那天晚上他有事不能來,沒有見到她從來沒有見過她。三段故事三篇小說三個劇本三種結局,重複由兩人演來演去。

*我多想留在船上和妳一起離開,可是我非下去不可的,在城市還沒有無望以前。我緊緊握住妳的手。我真想緊緊抱住妳,可是我們不能,我們可能只剩下這最後一次時間。最後一分鐘我非得下去不可。在奔跑著摩擦著的肩臂之間我開始往後退。我的背身在人群中忽時出現忽時不見忽時出現完全不見。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