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雜記 | 2022.11 紀錄 | 人要自毀了,神也截不了
隨意推薦上個月(2022.11)新歌,有緣人請隨意聽。
遲到好久,這期本來的選歌選完才發現有超過八成都是來自香港樂評人袁智聰的分享,秉持著生物多樣性的原則(同時對袁老師很不好意思...),重選了一輪,目前的歌單剩下四首是來自他的推薦。
▼紀錄歌單
>Youtube
>Spotify
*熱鍵被殺手的 "江珊焦" 沒上Spotify,改用 "看不清楚" 代替。
★ Kiki Rockwell - Madeline
★ Flavien Berger - D'ici là
★ Lana Lubany - Clones
★ Ivana Wong X Serrini - 誅神的黃昏
★ Somebody's Child - We Could Start A War
★ 熱鍵被殺手 - 江珊焦
★ Anna hisbbuR - 借夢
★ Room307 - Moonbeam 夢邊
★ normal the kid - curse,
★ SoulFa 靈魂沙發 - Goodbye Caroline
★ 潮州土狗 - 我咁有法度 Feat. 五木
(少年吔,安啦!30週年致敬合輯)
★ Rising Appalachia - Silver (LIVE from Preservation Hall)
◎ Kiki Rockwell
來自紐西蘭,曾任服裝設計師與古著服飾販售員的 Kiki Rockwell ,最早因在TikTok上拍攝自己Cosplay的唱歌短片而走紅。他曾為獨立樂團 "The Leers" 獻聲,後來也獨立發行自己的作品。去年(2021)的EP 《Bleeding Out In A Forest》中有多首歌曲風格走帶有歷史元素的歌德童話風,也碰觸不少女性主義議題。這首最新的單曲 "Madeline" 也不例外,除了延續他的服裝設計cosplay百變造型專長與熟悉的Darkwave 曲風,更透過歌詞描繪「一個在海上、山中、戰場上統御一切的女強人,勸戒一個叫Madeline的女孩這條路不如他想像的容易」,這樣充滿故事性的場景,不管視覺與聽覺上都令人震撼。
他出道至今的作品都有濃濃中古世紀的神祕感與故事性,這裡再推一首 Cup Runneth Over,連MV拍起來都像是 Game of Thrones片段。
◎ Flavien Berger
來自法國的Flavien Berger並非典型的音樂人出身,熱愛打電動的他其實是因為當年接觸到PlayStation 上的音樂遊戲 Music2000 後,才發掘出自己熱愛創作音樂的興趣。之後持續透過自己的探索與學習,因緣際會下在2014年幫一部紀錄片 《Mala Mala 》配樂,之後也開始發行自己的專輯。喜歡用電子合成器編寫並收集錄下生活中碰到的各種聲響作為素材,他把自己的創作定義成「科幻小說」,因為他喜歡透過音樂敘述故事,像是為我們眼界所及的世界打開另一扇窗戶,讓想像力與創造力馳騁其中。
這首歌用鳥類學家呼喚鳥的口哨聲貫串全曲、搭配影像蒙太奇,拼貼出一個乍聽起來浪漫憂鬱,卻似乎在描述關於死亡的故事。
◎ Lana Lubany
MV中使用的文字與濃濃的中東風情旋律在西洋流行新作中特別醒目,身為一個在以色列長大的巴勒斯坦人,Lana Lubany今年開始嘗試將阿拉伯語、英語融合在一起創作,年初在TikTok (又是...)上傳母親聽他演唱「The Snake」的反應影片而爆紅,並引起音樂圈關注。接連發行幾首單曲,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正式發行他的一張個人專輯 《The Holy Land》。
◎ 王菀之 + Serrini
或許與很多人一樣,我是在歌神張學友2004年現場演出「我真的受傷了」時,認識這位寫歌給他、受邀與他同台演出的王菀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他很早就參加音樂創作比賽獲獎嶄露頭角,但為了完成學業沒有與唱片公司簽約,這是他首場從幕後走向幕前的大型演出,隔年才正式出道。演出中他清唱、自彈自唱、合聲、台風表現都令人驚艷,生涯首戰就是歌神的場,有種還沒出新手村就能單挑BOSS的感覺。
回到這首 "誅神的黃昏",他與 Serrini 兩人聲線、共鳴腔的對比,透過歌詞一呼一應搭配起來非常契合,兩線詞曲時而並行呼應、時而交錯分岐,類似用交響樂的邏輯在做流行歌曲。作詞人又是與林夕共同撐起香港樂壇歌詞半邊天的黃偉文,把「Ragnarök」這個血淋淋的北歐神話預言用來諷刺現今的社會,直白狂放、貼切無比。
預言中,人類面臨三個漫長嚴寒的芬布爾之冬、再對應歌詞提到的「禮樂崩壞」(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也像是在呼應世界被疫情壟罩的整整三年。整首詞曲演唱都厲害,本期歌單只有空聽一首的話,真心推薦。
*補記:我以為以前寫過Serrini,所以這裡沒有特別介紹...。
想知道更多請自己去找專訪聽啦~
◎ Somebody's Child
來自愛爾蘭都柏林,粗獷充滿個性的新聲音Cian Godfrey 以"Somebody's Child" 的名字在過去兩三年快速吸引大家的注意。2020年的EP:"20-Something" 就曾經收錄這首歌,這次重新發行搭配MV上線,同時預告將在明年二月發行第一張正式專輯、和一系列歐美巡迴演出。
歌曲原本是他在離開家鄉、到倫敦定居前所寫過最長的一首DEMO,描述他與他成長這個城市之間的變化與矛盾情感。MV中的場景也全部都在愛爾蘭拍攝,就像是他寫給家鄉的一封告別信。如果你也喜歡Kodaline的話,推薦一下這個年輕的搖滾新聲音。
◎ 熱鍵被殺手 RJBSS
來自廈門的樂隊,成員卻沒有半個廈門人,都是從中國各地來唸書的學生相識而組團,團員們也都不願透漏團名「熱鍵被殺手RJBSS」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的音樂有些瞪鞋、有點後龐、又有些Lo-Fi。2015年成團後一開始以翻唱為主,樂團第一首創作 "看不清楚" 入選收錄在2017年合輯《年輕的槍Ⅰ》開啟了他們更多創作的念頭,但他們沒有特別熱衷於發行自己完整的專輯或舉辦專場,反而愛當暖場團。
暖場多有意義啊!都跟喜歡的樂隊一起演,肯定有人來看,演完還可以看演出不用買門票,我靠太爽了! - RJBSS主唱韓佳辰
你說我感覺很失望
這個城市這個社會讓我感到緊張
衣著光鮮的人群虛偽的冠冕堂皇
可憐了我和我可憐的思想
這首歌名「江珊焦」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在關注中國新聞的話或許會有印象,團員從來沒明說,但很像是在諷刺2020年中共青年團做的這件事...
樂團自述「這是一個關於守護和破壞的故事」,細看裡面的歌詞:
明明知道是欺騙
但是怎麼最後卻投降向了欺騙那邊?
我不明白
為什麼家在生存的對面?
正因為我愛
所以我被傷害
如果要守護的是家,那又是誰在破壞什麼呢?
樂團今年(2022) 6月才剛發行第一張錄音室專輯 《You Leave Me Alone》,就隨即宣布未來要停止活動了,只留下10月在廈門舉辦的最後一場專場,其他演出幾乎都因為中國的疫情封控政策被迫取消。看他們在微博留下想評論時事卻又說不出口的文字,實在讓人很感嘆。要在這樣沒有自由的國度裡保持創作的熱忱又不能暢所欲言,應該是身在對岸的我們很難體會的。

◎ Anna hisbbuR 借夢 & Room307 夢邊
接連兩首都是來自香港的獨立音樂人,一男一女,不約而同用夢為主題發布新作。
才20歲出頭的 Anna 因為追隨韓星GD而開始自己創作,早期對自己的作品沒那麼有自信而取了一個把 Rubbish 倒過來的名字、謙稱那些只是垃圾。約疫情爆發時開始發佈自己的作品,大多是帶點慵懶laid back爵士風的作品,唱英文也唱韓文,直到這首「借夢」才是他第一首粵語歌。(其實也是把之前的英文作品「God In My Dreams」填上粵語詞。)
Room307本名 Allex,是個迷戀港式復古情懷、愛穿古著、手寫信、製作Bedroom Dream Pop 的男孩。兩首放在一起從歌名到氣氛、lo-fi風都很契合。
*專訪參考:
「人一多,就會很想回家。」:20 歲的社恐修煉 ── Anna hisbbuR
獨家專訪懷舊少男 Room307:我不覺得自己活在過去,我的音樂是我的情信。
◎ normal the kid
來自美國、本名Liam Sass的他,在社群媒體上嘗試上傳自己的音樂作品(沒錯...又是 TikTok...),簡單純樸的鋼琴伴奏與心靈淨化長輩風意外獲得驚人流量與關注。他的每首歌曲名都包含標點符號,像是一個破碎、未完的句子、字詞片段。2021年發行專輯《what hurts me...》後,也計畫在2023年中發行新專輯《what was silent...》。
還是大學生的他曾經拍影片分享知名單曲之一 "take a moment to breathe." 的製作過程,鼓勵大家就算像他耳朵部分失聰、也是可以憑著自學作出大家喜愛的作品,非常勵志。
---開始偷懶分隔線---
◎ SoulFa 靈魂沙發
靈魂沙發才剛舉辦完單曲發行巡迴暖身場,可以期待明年有更多演出。但取這個歌名跟別人撞名了啦!疫情慢慢晴朗了,寫一首 Goodbye Covidnine 不是很好嗎?
◎ 潮州土狗 咁有法度 feat. 五木
這首放在歌單這裡好像有點突兀,不管了啦。吸毒 is bad,請不要浪費錢。看下面這個MV就有一樣的效果、免費而且沒有副作用喔。
(合理懷疑預算在 "少年吔,安啦!30週年致敬" 系列用光了,所以土狗自己的新作MV就長這樣,讚讚。)
◎ Rising Appalachia
好好聽(懶惰)。
謝謝所有聽到最後的人(if any)。
以前的聽友們都慢慢消失嚕...這裡差不多就這樣ㄅ!以後乾脆請 AI 來寫每月新歌推薦介紹,說不定比我花時間假𠢕寫這些東西還吸引人。
brownshale
2022.12.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