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狸貓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廢文〕Web3.0 是儲存重要,或者是智能合約重要?

狸貓
·
·

前幾天在 Twitter 看到了標題這樣的討論,大致上是一方論點稱 AR、IPFS 等儲存協議會對 Web3.0 有更重要的作用,因為該方的主推(?)似乎是比特幣,估且稱他比特幣方。另一方則稱沒有智能合約,儲存也沒有意義,該方則以以太坊為代表,也估且稱他以太坊方。

以第一直覺,我是偏向智能合約的,畢竟這幾年引發最多變革的(還)不是儲存類的應用,畢竟現在對多數人而言,存在 Google Drive、Imgur、YouTube 和存在 AR、IPFS 上並無太大差異,但各種發家致富的事跡都免不了和 DeFi、NFT 牽扯上關係,這背後又必然應用到智能合約。

但智能合約具體而言是什麼?

不講古,但從比特幣到以太坊的那段故事大概能理解在於到底區塊鏈可以做到多少事情。比特幣本身的腳本不是圖靈完備的,因此部分應用就做不到。以太坊提供了圖靈完備的腳本系統,也就是常見到的 EVM 一詞,所以有了各種的應用。這是以太坊信眾們最主要的論點。不過腳本系統真的是區塊鏈裡最重要的一環嗎?

試想一種情境,如果在某條可以寫入額外資料的鏈(例如比特幣)上,將一些不屬於鏈本身的紀錄放入,並讓使用者自己去解讀這些資料。例如 0x0a 寫入「發行 A 代幣給 0x0a」,接著後續的交易寫入「轉移 A 代幣給 0x0b」,0x0b 便能夠信任確實有某個代幣轉移給他,而若有其他人 0x0c 任意寫入「轉移 A 代幣給 0x0d」,0x0d 因為找不到 0x0c 曾經拿到過,因此能夠拒絕這個宣稱。雖然我不是很懂 OmniLayer,但這應該就是早期 USDT 在用的方法吧?

如果這個方式可行,或許可以論證區塊鏈最重要的僅是對於儲存內容與排序的共識,而從 OmniLayer 從各大交易所消失,或許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這種方式不太合適。但為什麼?如果不單是手續費問題(況且以太坊的手續費應該已經高過比特幣了),是否可以推論將這類型的計算交給整條鏈處理是被接受的?

也就是前面 0x0d 不再需要自己計算 0x0c 是否真的具有 A 代幣,而是簡單的向鏈上查詢是否 0x0c 持有。這背後所需的就是讓這條鏈理解「A 代幣」、「持有」、「轉移」等等的概念,技術上則透過腳本系統來達成。

以鏈上計算量來分別考慮,或許可以拆分成 AR (假設 AR 代幣不存在,僅提供在每個區塊上加入新的檔案)為無、BTC 為低、ETH 為高。套用上面的方法來看,AR 似乎還沒有這類功能存在,BTC 的 OmniLayer 則逐漸消失,ETH 本身則還持續增長。這是否能夠佐證智能合約對於區塊鏈有相當的價值?

回到標題,先從 Web3.0 下手。我自己所持的立場是 Web3.0 還無從定義,無從定義也就無從討論。這是基於某個 Web2.0 的身分與認知而來的。 Web,網際網路,在 Web1.0 到 Web2.0 是方向的改變,從以往的網站傳遞給使用者,開始有了使用者透過網站傳遞給其他人的功能,這與今日 Web3.0 常聽見的去中心化並不衝突,也無改變。

但為了讓這篇文繼續,這裡將 Web3.0 抽離 Web2.0 的脈絡,將他視為獨立的專有詞,指結合了區塊鏈等非中心化技術的網路服務,因此如 AR、IPFS 成了儲存,智能合約成了運算服務,某種程度上是否近似於 Web1.0 與 Web2.0 的去中心化版本(姑且稱為 DWeb1.0、DWeb2.0)?DWeb1.0 著重在提供內容,因此僅僅需要儲存服務即可,加入的智能合約後開始能夠動態的產生內容,成為了 DWeb2.0。若是如此,與其說儲存與智能合約誰重要,不如說大眾早已習慣 Web2.0 的形式,也無必要單獨討論 Web2.0 和 Web1.0 誰重要。

就目前而言,儲存似乎還相對不受關注,反倒是「運算服務」很受關注,背後或許是目前傳統的儲存還很夠用,或者是去中心化的儲存還不夠。以我自己認為,AR 的永久儲存或許會反過來成為問題,FIL 等可能因為 IPFS 有太多 Web2.0 在撐腰,以分散式儲存的技術上應該已經有足夠的發展,但何時會真正被大眾所關注,以及出現一種與大眾切身相關的應用就不得而知。(以目前而言,雖然有許多專案使用 IPFS,但明確指定 Gateway 在某種程度上代表其不過是將 IPFS 當作另一種雲儲存服務在用,同時 IPFS 上有 Pin 住資料的人也很可能只有專案方,當專案結束時或許就會遭到 Unpin,以目前大眾的認知與操作能力而言,我猜測很可能會過期而消失。)


寫在最後

我其實也不知道我在寫什麼,就當廢文吧。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