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Hsi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近期閱讀的剪接書籍《編劇的藝術》《雕刻時光》《比較詩學》《剪故事》

Hsin
·
·
「在對生活的直接觀察中,電影誕生了--依我所見,這正是電影之詩的真正道路,因為就電影意象的本質而言,它就是對時間之流中的各種現象的觀察。」—《雕刻時光》

一直以來都感覺到自己不會剪接,更具體來說可能是不會說故事。今年二月重新修改之前的紀錄片作品, 先是剪了近期累積的素材,將它們剪成可觀賞的片段後,我就沒想法了。也許不擅於說故事的聲音一直籠罩我,我開始翻起一些和電影剪接有關的書,有的是在博客來上用關鍵字搜尋的,有的是幾年前參加紀錄片工作坊時老師推薦的,有的是朋友推薦。想記下一些讀後的筆記(特別是關於剪接的部分),如果也正在為剪接煩惱的人或許可以參考參考。如果有什麼關於電影的好書也可以推薦我!

編劇的藝術 (拉約什‧埃格里  Lajos Egri 著)

我不確定當代的戲劇理論是否有變化,但這個1940年代的著作,給我一種現代主義的感覺,內容就是絕對又精準,沒有後現代的多元。

我個人讀完後收穫參半,不太能適用我的作品。第一,編劇可以全權掌控角色,但紀錄片我認為沒辦法;第二,作者強調一定要有衝突,才具備戲劇性。可能我不喜歡作者談論衝突的方式,很二元,書裡舉例的角色性格充滿對比。

不過整體還是有許多可參考之處,例如好好瞭解筆下的「角色」(對我來說就是被攝者) ,從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三面向抽絲剝繭。還有「大的動態是由一連串小動態組合而成」,角色是充滿變化的,然而這變化必須由拆解成一個個小變化/小動態,例如劇情是由愛轉恨,可分解為包容轉不包容,可再細分解出無所謂轉為不悅。整體而言,讀這本書對於細細地感覺和拆解拍攝素材、場景、被攝者仍然有幫助。

雕刻時光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著)

先說結論,真的是太喜歡這本書了,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如此靠近紀錄片的本源--電影!這本書是幾年前參加紀錄片工作坊時,講者黃邦銓導演推薦的書(另一本推薦書是海德格的《林中路》,不過買來到現在都還沒讀)。

我特別喜歡裡面的幾個章節:〈雕刻時光〉、〈尋找觀眾的作者〉、〈論藝術家的責任〉,也許是因為比較讀得懂,所以喜歡XD 對塔可夫斯基來說,電影不是敘事、不是戲劇、也不是剪接,電影是時間、是基於現實生活的觀察,是作者對於現實生活觀察的形式。

「在對生活的直接觀察中,電影誕生了--依我所見,這正是電影之詩的真正道路,因為就電影意象的本質而言,它就是對時間之流中的各種現象的觀察。」(p.107)

以下就書裡提到的剪接部分來分享:

塔可夫斯基反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電影理論(註一),反對的理由是「沒讓電影的生命延續到螢幕外,也就是說,沒有讓觀眾有機會將自身經驗融入影片。蒙太奇電影替觀眾設置謎語,讓他們解讀象徵,運用智力經驗為寓意感到驚訝。然而,每個謎語都有固定答案,在我看來,艾森斯坦剝奪了觀眾與畫面互動的可能性。」(p.182)

他認為剪接處理的是「時間長短,以及攝影機記錄的時間張力」,不是抽象的符號、不是美麗的擺設、不是精心配製的場景、不是兩個對等概念碰觸後所產生的「第三意義」著名電影理論,而是「鏡頭所記錄的生活多樣性」。(p.183)

關於電影節奏、時間張力,塔可夫斯基認為「電影節奏的產生與鏡頭內時間流動的特質有關,一言以蔽之,電影節奏不取決於剪接後電影的長度,而取決於流動其中的時間的緊張程度。……正是銘刻於鏡頭中的時間,決定導演的剪接。」(p.183)

打了好久,還是無法精準傳達這本書的好,也無法精簡表達塔可夫斯基細膩且厚實的思考。讀的過程中,沒有大師說教意味,反而在聽一個深愛電影的前輩累積多年的分享,滿滿的真誠與真實,真是一本可以一讀再讀的好書。

比較詩學(葉維廉 著)

這也是從紀錄片工作坊的導師廖克發導演分享所找來讀的,廖克發師承廖慶松,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說這是廖慶松在剪接課上推薦給學生讀的書。

這本書顧名思義就是關於中西文學比較,在此先給出中西文學語言特性的關鍵字,應該會多少有些感覺。
中國(古典)文學:同一個字有2-3種文法,不需要在字面上做變化。無時態變化/恆常的。具體物像、顯出的。以物觀物(自我融入宇宙現象)。
西方文學:文法上有限指、特指的要求。時態特定。對存在現象概念化、隱蔽的。以我觀物。

而若要說這本書和電影剪接有什麼關係,因為我沒上過廖桑的課,所以就我個人見解,以下節錄書中段落說明。

作者在書中提到中國古體詩(尤其山水詩)的書寫和艾森斯坦電影蒙太奇概念非常接近,作者提到「中國詩的意象,在一種互利並存的空間關係下,形成一種氣氛,一種環境,一種只喚起某種感受但不將之說明的境界,任讀者移入境中,並參與完成這一強烈感受的一瞬之美感經驗,中國詩的意象往往就是具體物象(即所謂實境)捕捉這一瞬的元形。」p.6)

「中國詩超脫西方的任意類分的時間觀而保存了我們和現象中具體事物接觸時某一程度的無礙的和諧。這種獨特的時間觀可以比作電影中的時間觀,電影可以說是最能捕捉經驗的直接性媒介。」(p.34)

上述兩段話和上一本《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美學非常接近。葉維廉談的蒙太奇,我認為更接近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概念,而不是愛森斯坦。艾森斯坦更接近西方文學特性,將存在現象、物概念化/象徵化,並置影像後傳達第三意義(仍舊是象徵、概念的)。

撇開剪接,這本書對非文學系、翻譯領域出身的讀者我來說超級有趣,邊讀邊讚嘆作者把中西文學的語言、歷史、美學脈絡講的清楚好懂,不過書中主體還是中國文學,介紹西方文學是為了要顯示出兩者有多麽不同,可能是作者長期居於美國,深感西方強勢文化對於中國文學的打壓,維護/讚揚中國詩學(尤其老莊思想)的企圖十分明顯。

剪故事 ( 高鳴晟 著)

這本是和朋友聊天時,朋友提到的,於是就找來讀讀。作者基本上和第一本《編劇的藝術》作者一樣,認同三幕劇結構。不過這本書我沒有全部翻完,只讀了紀錄片剪接的章節-〈剪輯紀錄片如何挑選素材?〉,以下就作者對於紀錄片剪接部分分享:

  1. 整體出「戲劇事件的因果關係」:作者認為要排除枝微末節的細節,只保留包含因果關義的主線事件。
  2. 剪出「推動事件的情感動力」:「內心的情緒衝突」是推動事件的首要能量,所以要能辨別素材中的情感、情緒。
  3. 紀錄片素材大致分為訪談素材、事件素材、環境素材:
    (1)訪談素材:兩種方式,一種是先有訪談逐字稿,再挑選需要的內容。另一種是大塊大塊的挑出訪談內容,剪接師用「看」的而不是用「聽」的,著重於受訪者的「神情與姿態」。
    (2)事件素材:一定要找到以下兩大元素:「對話」與「情緒」。如果遇到很長的對話,作者給出的答案是「尋找情緒、蒐集情緒」。另外,如果遇到重複、差不多的事情,那就選出帶有「濃烈情緒」的表情、話語。
    (3)環境素材:根據作品的中心主旨,挑選有相應聯想的畫面。

整體來說,是相當實務的分享,對於剪接初學者或是接案工作者蠻有幫助的,有具體剪接策略可以參考。

註一:塔可夫斯基反對的不是蒙太奇原則,而是艾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塔可夫斯基指出:「蒙太奇存在於所有藝術類別中,他是藝術家創作過程中必要的選擇結果;沒有選擇與組合的結果,任何藝術都不可能存在。」


同場加映幾年前讀過的另外兩本非常喜歡的書:

  1. 《這世上的偶然-我為什麼拍紀錄片》(想田和弘 著)

    書中以《完全和平手冊》(Peace, 2010)的拍攝過程為例,詳述作者從拍攝到剪接的方法和觀點,以及他對紀錄片倫理的深思。書裡頭有作者拍攝紀錄片具體的十個方法論,其中第七個方論在講述他的剪接方法:他不會在剪接時事先設定主題,而是先多次觀察拍攝的素材,挑選感興趣的畫面,並試著將這些畫面構築成場景,之後再將這些場景像拼圖般重新排序。作者認為主題就在素材裡面,而不是事先設定好敘事線。

  2. 《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 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著)

    個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本書是阿巴斯在世界各地開設的電影工作坊的濃縮集,所以讀這本書的時候,像在聽阿巴斯在講話,反倒不像是在看阿巴斯的書寫。我先是讀了這本,隔了兩年才讀《雕刻時光》,但讀《雕刻時光》時,不時會想起阿巴斯和他的這本書。兩位大師還是非常不一樣的導演,然而他們都「對於生活的觀察」極為重視。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認為,電影最重要的是鏡頭內所拍攝到的東西,而不是剪接。阿巴斯說:「電影整體品質永遠會因為這種(剪接)介入而從本質上受到影響。只有拍攝時,真正重要的東西才會發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