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羅斯特效應|意識流故事
亨利大概每隔幾週會跑一趟花市
買的花種端看她當天的心情還有鼻子
如果看她抱著和毛筆花同類型的毛茸茸
大概可以知道她那天鼻子沒有過敏
今天她拿了銀蓮花想搭配有如細葉桉效果的大葉子
沒錯她今天鼻子過敏
亨利有一間甜點店(她是個甜點師傅
出現在最受歡迎的城市裡的巷子和旅客的照片裡
是間兩層樓、有陽台和漂亮磁磚地板的老房子
有的時候店裡會出現大朵大朵的非洲菊或是粉色的桔梗
可以猜她那幾天心情不錯
至少沒有跟河馬吵架
如果出現了比較冷咧或是沒有半朵花出現的花束
那幾天上班的人可能自己要當心一點
(沒有花朵出現還叫花束嗎
回到店裡哼哼唱唱
拿著剪刀拾起每一枝待修剪的人際關係
往玻璃瓶通透的結構裡灌注當天的心情
女孩的心思其實也不是那麼無跡可尋
只是當她們拿起剪刀的時候
需要比平常更加可愛的綻放
才能避免被剪掉的可能
···
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的解釋:
德羅斯特效應(Droste effect),是一種遞迴的模式,指一張圖片部分與整張圖片相同,一張有德羅斯特效應的圖片,在其中會有一小部份是和整張圖片類似。而這小部份的圖片中,又會有一小部份是和整張圖片類似,以此類推。
它的起源以及我會知道這個效應的原因是同一個,我在一本關於荷蘭的繪本上(很完美的一本繪本:《荷蘭,每個角落都有故事。》)看到的一幅插畫。
效應名稱源於荷蘭一家1863年創立的著名巧克力公司——德羅斯特可可粉的包裝。
猩紅色的紙盒上印有一名服飾風格仍由修女服延續的護士,端著有一個可可粉紙盒及一只茶杯的托盤。仔細細看會發現,托盤上那紙盒的圖案正是這名護士。(如果你有那個眼力再細看,會發現裡面還有一個她XD…on and on…
後世把這個同時擁有數學特性及空間感的效應發揮到很多層面上,舉凡畫家或是影像創作的導演及編劇,都把這效應模式裡的哲學性和藝術雙雙結合。
我自己認為哲學的部分延伸大概是:
「從我眼中看到的這個畫面,會不會已經是其中一層?」
(所以我們其實只是其中一部分?)(這個概念我覺得跟全面啟動有點像。)
還有就是:
「德羅斯特效應到底有沒有盡頭?」(現在還有用數學計算出來的軟體可以創造出一張具有德羅斯特效應的圖片。雖然說因為像素限制,在圖像創作是有盡頭;但你是看不出來的。)(抑或是沒有盡頭,但我們不會知道。)
這篇故事實際看跟這效應是沒什麼關連的,但如果有處在一個都是女孩子環境的經驗你應該會很清楚。女孩子的世界就是這樣,同樣的劇情和心思起伏會如出一徹地出現在另一個女孩身上;是一個無限迴圈、因著這些小心思鬧出很多情緒。
說到底女孩子的思考迴路應該是世界上哲學家們的繆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