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緩和,不如求盡爆
求疫情緩和,趨吉避凶,都是徒然,
不如求快爆,立即解決,當下解脫。
長痛不如短痛,其實又沒太痛。
現實是人人都會中,除非你隱居深山,無人能倖免,
接受現實,不是今日中,就是明日中,或遲幾星期。
目前所見,一人中,幾乎都會全家中。家中戴口罩、分開廁所、分開食飯、勤勤消毒,見不得有甚麼用。
較常見,兒童先發病,或燒一兩晚,或只喉嚨乾涸喉疼痛 兩三日,然後到父母發病。避無可避。少數例外情況:染病者家人、甚至枕邊人,會一個病一個無事,唔知點解。
染病,is not a question of IF, but a question of WHEN。不用驚也冇得怕。
絕大部份,小人大人的情況:蘊釀兩三日,發病後辛苦兩三四日,高燒、強烈骨痛、肌肉痛、喉嚨火燒灼痛或失聲,很睏倦,失眠。近來連味覺、嗅覺變異的都很少見了。那兩三四日,很辛苦,會有反覆,儘量休息就是,但不見有會性命危險、嚴重後遺。 不見得去醫院有甚麼意義。
變重症的、死亡的,都是長期病患、體弱長者。要「預防」,只能逆轉他們的長期病患和積弱,不是一時三刻 吃個甚麼補品或藥物會有作用。社交距離、口罩、限聚的作用呢?不見得有多少關係。倒不如每日在守法的情況下,丟下口罩去曬曬太陽、行山遊樂。
打鍼有無用? 方便飲茶、行商場,當然有用。防發病?不見得;防重病?請重讀上一段。
有宗教信仰,有神明祈求的,不用再祝願 疫情緩和,那是逆天而行,跟問卜者求趨吉避凶一樣,是不敢面對現實的心態;欲求快解決 或 解脫的,不如求盡快大爆發,個案數字上的大爆發 (不等於死亡、重病人數增加),全港七百五十萬人都陽性,就可以宣布奕晴結束。
前線的醫護,不論是公營、私營,西醫、中醫、自然療法醫師,都很清楚知道,今日的奕晴 是傳染性很高,但沒有很高的重症或死亡率。
有病的自行留家休息幾日,有發燒不要害怕,吃西藥、中藥、順勢療劑、維他命C&D,都沒所謂,絕大部份幾日內自然痊癒,兼得真 自然免疫。
少看甚麼「肺炎 _ 寶」、「親子_ 國」的群組。那些父母看見發燒的兒童會呼天嗆地,是可以理解的,恐懼是真實的。但此時候的父母,與其求醫,不如先整好自己的心。
日前,有位小朋友病人三歲,四十度,父母將溫度計在鏡頭前給我看,但他們神情安定、對生命的經歷很有信任,沒有害怕,沒有閃避,我很欣賞。我見完他們的那一刻,我沒有任何順勢療劑的處方,他們都很OK。(對於沒需要任何服用藥物或療劑的,我會直接說,不會硬推你買些維他命或草藥,不會叫你吃甚麼去餵飼你的不安。) 這個家庭,我覺得是面對疫症的典範。兩三日後,這兩位父母也確認染疫了,他們生活在鄉間、人煙不多的地方,每日去散步、曬太陽,生活如常。
大家齊齊發念,全城陽性,強檢強鍼計劃自動瓦解。
(本文原發表於臉書 2022.03.02.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