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在web3新世界裡,重新當一個搜集作者簽名的小書蟲
以太坊創始人 V 神這兩天公布他將把 10 年的各種文章集結成一本新書名為《Proof of Stake》,無疑將成為web3的必讀經典。不過特殊的是這次他將同時發布實體版與數位版,實體版目前在預購階段;更有意思的是數位版。
這次幫他打理數位版的是web3的全球專案贊助平台 Gitcoin,根據官網解說,任何人都可以連結錢包,贊助任意金額的ETH,然後可以獲得一張精美的簽名卡,這張卡上會有 V 神簽名之外,還會寫上擁有者的 ENS、鑄造編號、捐贈金額和合約地址,另外這是一張不可轉讓的 SBT(soulbound token),還有捐贈金額 90% 都會給 Gitcoin 去扶持新專案。
鑄造的體驗極度流暢,連結錢包 mint 下去就有了,你可以在官網頁面看到 NFT,也可以在 Opensea 看到。唯一小小的遺憾就是沒有「預覽」功能,聽聞有些朋友連錯錢包,沒有連到自己 ENS 地址的錢包,導致可能必須再 mint 一張。可以理解為何官方沒有做預覽功能,因為就只是範本上面改幾個字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 V 神並沒有把新書作成 NFT,而是額外用一張感謝卡做成NFT,有點像是數位版的簽書卡,外加不可轉讓屬性,真正的獨一無二。光看這樣還滿有尊享的感覺:我的ENS、我的捐贈金額、唯一的鑄造編號。這彷彿我買了書拿到 V 神前面簽書,只是這一切都改成發生在鏈上。
文字NFT的困境
其實相比小圖片市場,文字型 NFT 一直都還在探索階段,目前所知最大的兩個應用分別是 mirror 跟 Likecoin 的 Writing NFT,兩者的做法都是把文字作品本身做成 NFT。
Mirror 是專注底層架構的寫作平台,功能挺陽春,真的就是專注底層架構。基本上連接錢包就可以創建帳號,文章放上去,就可以自動 mint 成 NFT,初始設定是 0.01ETH 100 份。想要的人也是連結錢包就可以收藏。 近期上線了訂閱與排行榜功能,排行榜功能有個小問題是可以刷榜(自己寫自己買)。mirror 目前成為不少 web3 寫作者的愛用平台,因為非常 web3 原生,但痛點在於幾乎只有 web3 的人會用會去看。
Likecoin 也是類似的概念,不過比 mirror 直接做平台, Likecoin 一開始是先做 token 的,likecoin 是目前接受度最高的「讚賞幣」,而 mirror 則目前為止都沒有發幣。 Likecoin 的 Writing NFT 剛上架不久,目前僅支持白名單鑄造以及 wordpress 的插件。Likecoin Writing NFT 的最大特色在於浮動定價,需求越高定價越高,反之越低,試圖解決NFT市場「無限增發導致價格崩跌」的難題,因為作為書,作者總希望賣越多份越好,但又不希望便宜賣。
目前,文字類型 NFT 為何沒有成為主流呢? 第一個大概是跟音樂類型一樣的困境,就是人是視覺的動物,一眼望去的東西最好理解。再者效率問題,網頁打開一眼望去可以掃好幾十張 jpg,但音樂跟文字都需要好幾十秒甚至幾十分鐘來判別。第三則可能是文字作品獨有的「挑戰」,一般來說圖片跟歌曲版本確定就確定了,通常不需要修改,但文字細密如絲,一個微不足道的標點符號往往都是可以更動的,因此把文字作品上鏈就得承擔不能修改的風險,再說一本書往往再版好幾次,每次再版意味著舊版過時,那麼上鏈的誘因就比較有限。最後,文字型 NFT 每個都一樣,mirror 與 likecoin 都把文字 NFT 當成數位書籍在出售,促使人們收藏的誘因並沒有很強。
因此, V 神新書採取「簽書卡」本身發NFT,而非把書本本身做成 NFT 可能是頗明智的主意。這或許也可以給出版業一點啟發性。不過,個人感覺這好像也不是很複雜的玩法,或許已經有更早的案例存在,只是沒有找到像 V 神這樣的 web3 第一名人來發行。在實體世界,人們會到書店爭搶書本,往往都不是為了書本本身,而是為了作者簽名,收藏書本身的誘因可能不會那麼大,除非書本身很稀有,但收藏作者簽名卻是一個吸引人的事情,可以說簽名書幾百頁,就作者簽名那頁最有價值。既然是那頁最有價值,何不把那頁單獨做成 NFT 就好?
在這裡,我就可以想到幾種商業可行性。未來或許我們會看到出版社每本書都出一個數位簽書卡,還可以設定版稅分潤(例如作者出版社三七分),甚至一部分給到 DAO treasury ,持有者可以分享收益。還可以加上賦能,例如持有者可以收到空投、參加特定活動...等。數位簽書卡若做得精美,出版社還可以與指定印刷廠商合作,提供服務把持有者「獨一無二」的簽書卡給印出來做成真正的書籤,虛擬實體結合,用喜歡作者簽名的專屬書籤夾在他的著作中,難道不是一件很尊享的事情?而每個像我這樣愛書成癡的小書蟲,在 web3 世界又可以重拾搜集作者簽名的嗜好。
文字產業能利用 web3 科技的地方還很多。
For more web3 thoughts, follow me on twitter: @yuhs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