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虚怀若谷的蜀汉贤相
诸葛亮死后,蒋琬成为蜀汉的执政者,主政12年,政通人和,经济复兴,百姓安居乐业,蜀中呈现了一派“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的大好气象。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 这位举足轻重的蜀汉重要人物却是个极其次要的过场角色, 他的名字仅仅出现了24 次, 与出现了1747 次的诸葛亮相比根本就不成比例, 甚至与他的后继者姜维比较亦相差甚远(姜维的名字出现了302次)。
这不能不说是件十分遗憾的事。平心而论,蒋琬是三国时代一位不可多得的德才兼备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蜀汉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三国演义》成书的年代元末明初也是类似于三国的军阀割据的乱世,生于此时的罗贯中先生希望山河重归一统,自然对矢志北伐的姜维十分赞赏,甚至将他刻画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而忽略了蒋琬和费祎所执政的时代。
蒋、费二人执掌蜀汉大权十九年,占到蜀汉国祚总长(四十三年)的将近一半时间,如此重要的时段在《三国演义》中却一笔带过,好似诸葛亮乍一去世,蜀汉立马就过渡到了姜维北伐,对于蒋琬这样一位蜀汉不可多得的精英来说,《三国演义》的处理是不科学的,更是有失公允。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蒋琬年少时好学,聪明过人,气度不凡。青年时与表弟刘敏因才学而知名当时。后跟随刘备,刘备平定蜀地后,蒋琬被任命为广都县县令。
这个任命可以说是大材小用,一日,刘备、诸葛亮巡游至广都县,见蒋琬不理政事,且沉醉不醒,刘备勃然大怒,要将蒋琬加罪处死。
诸葛亮劝谏道:“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素来敬重诸葛亮,于是赦免蒋琬死罪,但还是将其罢免。由此可见诸葛亮在此时就已经深深的器重和赏识蒋琬。
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初步掌握蜀汉军政大权,于是开始重用蒋琬,辟蒋琬为东曹掾,同时举茂才,蒋琬谦逊不受,一再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再三勉励,在写给他的文告中说道:“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
诸葛亮劝诫蒋琬应当尽力施展发挥他的才能,以此表明这种选举是公正慎重的。后又迁为丞相参军。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转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蒋琬与长史张裔留统丞相府的一切事务。
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蒋琬接替张裔担任丞相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每次征伐,蒋琬常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蒋琬在此时所扮演的角色正是诸葛亮早先所扮演的角色,总管行政,足食足兵,可见诸葛亮对蒋琬的看重。
诸葛亮常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同时密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为蜀汉百年大计着想,诸葛亮将蒋琬指定为自己的接班人,并予以悉心培养。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驻军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同年八月,诸葛亮身染重病,不幸离世。诸葛亮去世之后,后主刘禅遵照诸葛亮遗言以蒋琬为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此时蒋琬真正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并开始了执政生涯。
诸葛亮刚去世之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蒋琬出类拔萃,身处百官之首,既没有哀伤的表情,也没有喜悦的表情,言行举止就跟平常一样,于是众望渐服。
可见在诸葛亮突然去世之时,蜀汉朝局不稳,人心惶惶,蒋琬虽受诸葛亮遗命执政,但毕竟在之前并没有独挡一面的经历,因此朝中难免议论纷纷,不服蒋琬,在这危急的时刻,蒋琬凭借其出众的能力稳定人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蜀汉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后主刘禅下诏,命蒋琬开府,总率诸军屯住汉中,乘曹魏内乱之时伺机伐魏,次年又加蒋琬为大司马。
蒋琬深得诸葛亮赏识和器重,不仅仅是由于他能力出众,更是因为他人品贵重,在德行上足以领袖群臣。众所周知,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时注重考量官员的德行,这与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截然不同。
被诸葛亮看重的蒋琬、费祎、董允、陈震、姜维等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蒋琬不仅德才兼备,心胸也宽广豁达,虚怀若谷,说蒋琬心胸宽广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
第一件事,东曹掾杨戏平常不太爱说话,蒋琬与他交谈,杨戏不做答,于是有人对蒋琬说:“你和杨戏说话,杨戏居然不做回应,这种对上司的态度是非常傲慢的。”
蒋琬却说:“人心各有不同,各如其面,表面上顺从而背后反对,是古人所诫的。杨戏若是赞赏我,则不是他的本意,若是反对我,就会显示我的不对,所以他默然不答,杨戏实在是个痛快人。”
值得一提的是,杨戏后来由于不服大将军姜维,酒后言笑,有讽刺姜维之意,而被免为庶人。两相比较,姜维的心胸实不及蒋琬。
第二件事,督农杨敏曾经当众恶意毁伤蒋琬:“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说蒋琬做事糊里糊涂,实在不如前人。
有人将此话告诉蒋琬,司法官觉得可以以此治杨敏的罪,但是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人诸葛丞相,所以杨敏说的对。“司法官听到蒋琬这样说,便问蒋琬什么事做得糊里糊涂,蒋琬说:”他所说的不如前人,就是事情处理的不当,事情处理的不当就是做事糊涂,有什么好问的?“
后来杨敏犯罪入狱,大家都以为杨敏必死,但是蒋琬依法办理,没有因此给杨敏加罪。蒋琬这种公而忘私的做法深得蜀汉人心。
试想蒋琬执掌蜀汉大权,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处如此显赫的地位,蒋琬非但没有颐指气使,骄傲自负,反倒平易近人,亲切随和,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够接受属下的公开批评而不忌恨,依法办案而不徇私,可见诸葛亮确实是有识人之明。
蒋琬驻军汉中期间,认为昔日诸葛亮数次从秦川伐魏,道路艰险,运粮不便,倒不如乘水东下,于是多作舟船,打算由汉、沔袭取魏兴、上庸二郡,这也不失为一条可行计策,当年刘备任汉中王时,就曾命刘封通过汉、沔水路袭取曹魏东三郡,此役进展顺利,一举成功。
由此可见蒋琬所提出的水路伐魏政策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只是可惜朝中官员大多以为该计太过冒险,如不能胜撤退甚难,不是上策,于是朝廷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来汉中,试图劝阻蒋琬,再加上蒋琬恰好在此时旧疾发作,于是水路伐魏的大计就被搁置了。
蒋琬上疏给后主刘禅:“认为凉州地势险要,进退有资,羌胡人心存汉室,昔日以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应该是首要的事情,宜用姜维为凉州刺史,姜维出军西北,我当率军后继,而涪县水陆通达,万一东北有变,应付不难。”蒋琬于是进驻涪县。
蜀汉延熙七年(公元244年),蒋琬病情日渐加重,于是“固让州职”,后主遂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蒋琬从大局出发,为确保蜀汉政局稳定,提前将权力过渡给大将军费祎,也就是诸葛亮生前指定的第二任接班人,而此时费祎所实际掌握的权力其实已经超过蒋琬。
从这点来看蒋琬确实心胸宽广,目光远大,不慕私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公而忘私的做法着实让人敬佩。蜀汉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病逝,谥号曰恭。
蒋琬的一生虽没有大起大落,但也算是跌宕起伏。他弱冠时便已知名于世,任县长时怀才不遇,荒废政事,却被诸葛亮所赏识;刘备去世之后被诸葛亮重用,主管北伐后勤,足食足兵以相供给;诸葛亮去世之后成为蜀汉执政者,在任十二载,于此期间恢复生产,经济复苏,稳定内部,国泰民安,一派繁荣景象。蜀汉之所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仍能存活二十九年,这与蒋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这样一位出色的蜀汉精英却被历史所埋没,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