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BiyaPay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AI巨頭英偉達遭反壟斷調查,其市值一夜蒸發2500億元,未來何去何從?

BiyaPay
·
·


6月6日,有消息稱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已達成一項協議,允許對英偉達展開了反壟斷調查,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迅速引發了科技界的巨大震動。


當地時間6月6日,英偉達股價一度閃崩,自最高點直降約6%。截至收盤,英偉達股價下跌1.18%,市值回到3萬億美元以下,市值一夜蒸發約3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70億元),並且盤後還在跌。其市值在超過蘋果僅1天后便立刻被蘋果反超。

英偉達從最初一個小型芯片設計公司,到GPU(圖形處理器)的發明,迅速讓其在遊戲市場嶄露頭角。隨後又推出了CUDA平臺和Omniverse仿真平臺,更是鞏固了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然而,英偉達的崛起與人工智能的發展密不可分。自從GPT系列人工智能模型問世以來,英偉達作爲AI芯片的主要供應商,成爲這一革命性變化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全球範圍內,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競相購買英偉達的AI芯片,使其在AI芯片市場幾乎壟斷,佔據了70%至80%的市場份額。

正是英偉達在AI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其股價在過去一年裏狂飆突進。我們通過全球多資產交易工具BiyaPay App可以看到,2023年英偉達的股價增長超過了2倍多,今年以來更是上漲了130.01%。

然而,正當英偉達風頭正勁時,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公告卻突然襲來。

在美國,反壟斷調查一直是各大公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把劍鋒利且冷酷,不分行業、不分公司大小,只要存在壟斷市場的嫌疑,就可能面臨嚴厲的調查和處罰。

英偉達被美國司法部調查

據多家美媒消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司法部將對微軟、Open AI和英偉達展開反壟斷調查,審查這些強大公司在人工智能行業的影響力。《紐約時報》首先報道了這項調查,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也向CNBC確認該項調查確實存在。

據消息人士稱,FTC將主導對微軟和Open AI的調查,而司法部將專注於英偉達,調查將集中在公司的行爲上,而不是併購活動。報道稱,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在過去一週達成了這項協議,預計將在未來幾天最終完成。

該協議意味着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在加強對人工智能的審查。一段時間裏,英偉達、微軟和Open AI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美國政府監管審查的衝擊,但這種情況已開始改變。

“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要在一開始就發現潛在的問題,而不是在很多年以後再去糾正已根深蒂固的問題。”今年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如是說。

據瞭解,英偉達是目前最主要的獨立GPU(圖形處理器)廠商,GPU則是目前最主要的人工智能芯片。以中國市場爲例,市場諮詢機構IDC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加速芯片的市場規模達到近140萬張,GPU卡佔據85%的市場份額。

據悉,即將進行反壟斷調查的消息是在一羣現任和前任Open AI員工週二發表公開信幾天後傳來的,他們表達了對AI行業快速發展的擔憂,儘管缺乏監督,也沒有爲那些願意發聲的人提供舉報者保護。

“AI公司有強烈的財務動機避免有效的監督,我們不認爲定製的公司治理結構足以改變這一點,”員工們寫道,並補充說,公司“目前只有微弱的義務與政府分享這些信息的一部分,與民間社會沒有任何義務。我們不認爲他們都能被信賴自願分享。”

截至目前,Open AI沒有迴應置評請求。微軟和英偉達拒絕置評。

歷史上的反壟斷調查

其實,反壟斷調查在美國曆史上並不鮮見。

20世紀初,標準石油公司由於壟斷市場而被拆分;20世紀80年代,AT&T因阻止其他公司與貝爾系統產生業務聯繫而被迫放棄地方性電話業務;90年代,微軟因捆綁銷售操作系統和辦公套件,最終被迫改變商業行爲以確保市場公平競爭。2024年,歐盟對蘋果開出逾18億歐元的反壟斷罰單,蘋果也曾面臨美國反壟斷調查的威脅。這些案例顯示,經過反壟斷調查的大公司,一旦成立,面臨的不是被拆分,就是鉅額罰款。

那麼,英偉達是否構成壟斷呢?

判斷英偉達是否構成壟斷,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其市場份額、企業行爲和行業特性。

從市場份額來看,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佔據了顯著優勢,其市場佔有率超過80%。根據美國反壟斷法,特別是《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和《克萊頓法》,任何限制貿易或商業的行爲,或企圖壟斷市場的行爲,都是違法的。

然而,僅有高市場份額並不足以構成壟斷行爲。還需要考慮英偉達是否利用其市場地位進行不公平競爭,如價格歧視、排他性交易等。如果英偉達的市場地位是通過合法競爭和技術創新獲得的,並未濫用這一地位,那麼其不構成壟斷。反之,如果調查發現英偉達存在不公平定價、排他性交易或阻礙其他競爭對手進入市場的行爲,那麼其很可能觸犯反壟斷法。

反壟斷調查會帶來哪些影響?

反壟斷調查消息傳出後,英偉達的股價出現了顯著波動,當天一度大幅下跌6%。這一波動反映出投資者對英偉達未來發展的擔憂。由於股價的下跌,英偉達的市值也大幅縮水,消息公佈後一夜之間損失了數百億美元。這種市值的快速縮減對英偉達的財務狀況和投資者信心構成了打擊。此外,市場情緒也受到了影響。

投資者對英偉達的未來發展以及整個AI芯片行業的競爭格局產生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了市場情緒的波動,進而影響了投資者的決策和英偉達的股價表現。如果調查發現英偉達存在壟斷行爲,其可能面臨罰款、業務限制等法律後果。這些後果將直接影響英偉達的長期業績和股價表現。即使調查最終未發現壟斷行爲,調查過程本身也可能對英偉達的聲譽和業務運營帶來負面影響。

當然反壟斷也會利好AMD和ARM。

AMD: 作爲英偉達在CPU和GPU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AMD將直接受益於英偉達的監管風險。AMD可以藉此機會擴大市場份額,並提升其在高性能芯片市場的影響力。

ARM: 作爲開源架構的芯片設計公司,ARM的業務模式與英偉達不同。但ARM的合作伙伴,例如高通、三星等,可能會因爲英偉達的監管風險而加大對ARM架構的採用,從而間接利好ARM的業務發展。

不過需要注意兩個方面:

一是,監管行動的結果尚不明朗: 最終對英偉達的影響程度取決於具體措施和執行情況,AMD和ARM能否真正受益也需要視情況而定。

二是,市場競爭激烈: 即使英偉達受到一定限制,其在AI芯片市場的領先地位仍難以撼動,AMD和ARM要想真正取得突破,還需要持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面臨反壟斷調查,英偉達在10日實行拆股後,股價將如何表現?

首先,英偉達的拆股雖然爲其短期股價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長期而言,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市場地位將是決定性的。其次,科技股市場的動態顯示,資本運作需結合公司基本面進行分析,才能準確把握投資機會。

面對10日的英偉達拆股,在這個關鍵的節點,市場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拆股前股價上漲,拆股後則可能出現回調。然而,英偉達的走勢似乎也在默默地遵循這一市場劇本。

根據數據顯示,英偉達的空頭頭寸名義價值升至344億美元,約佔該公司總市值的1%。這意味着相當數量的資金押注英偉達再拆股後因爲利好兌現而下跌。然而,當預期成爲一致預期時,往往存在巨大的變數,這也是市場歷史規律。

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英偉達並非一般的公司。其拆股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充分溝通的,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坐市商和認購方都對此表示樂觀,他們看到了英偉達未來的巨大潛力。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他們更不希望在拆股後股價較低時與散戶爭搶籌碼,因此他們可能會選擇提前增持,靜待分股。

更值得一提的是,拆股後的兩週內,市場將迎來重要的CPI數據更新以及英偉達是否納入道瓊斯指數的決策。這兩大事件無疑將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如果CPI數據保持平穩,科技巨頭將繼續成爲資金追逐的焦點。而一旦英偉達成功納入道指,那將意味着機構必須對其進行強制配置,這將爲股價提供強大的支撐。

剛剛也說了,買入正股的決定應該基於公司的基本面和長期投資價值,而非短期的股價波動。

英偉達在AI芯片市場的地位、強大的研發實力以及不斷推出的新產品,都爲其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潛力。在這個新時代剛剛開啓的節點上,堅定持有英偉達一定是明智選擇。多年以後,那些做空的人一定會後悔。他們會感嘆自己沒有抓住眼前的財富。如果他們能回到現在,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買入並持有。

畢竟在這個動盪的市場上,一個財報如此亮麗,還明着告訴你Q4要出新品且是大家追捧的新品,市佔率將近9成成的公司,一點小風小浪就把各位未來的小股東給忽悠出局了,豈不是太委屈了點。畢竟市場上看着穩如泰山的公司不多,所以,別錯過眼前的好機會。

未來,英偉達將面臨哪些挑戰?

作爲英偉達背後的男人--黃仁勳,未來還將面臨着來自其他芯片企業的挑戰。像華爲,該企業在芯片設計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華爲開發的昇騰系列AI芯片在性能上已經能夠與英偉達的AI芯片相抗衡。如果沒有美國對臺積電等芯片生產企業的製程限制,英偉達在市場上的地位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挑戰。

最後,英偉達面對當前的反壟斷調查,其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儘管英偉達在AI芯片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但其是否構成壟斷仍需深入調查。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投資者和業界人士需要對這些變化保持高度敏感,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對於科技股的投資,不僅需要關注企業的財務表現,更要深入理解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監管政策的走向。而對於AI行業來說,如何平衡創新與風險管理,將是接下來所有利益相關者必須面對的挑戰。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