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的,從來只是歷史的碎片-《奧本海默》觀後感
以下涉及劇情。
《奧本海默》中有眾多精湛演出,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不是原子彈爆炸,不是小勞勃道尼的老謀深算,不是與愛因斯坦對話的餘韻,更不是讓電影成為R級的裸露橋段。
而是當奧本海默,在實際投彈到廣島與長崎後,對杜魯門總統說:「我覺得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杜魯門拿出手帕,惡狠狠地瞪著奧本海默:「沒有人在意是誰發明了原子彈,大家只在意是誰下的令。」並示意奧本海默,如果你覺得手髒了,就自己擦擦吧。
為什麼杜魯門決定投原子彈到日本?即便日軍高層明白大勢已去,仍無法接受無條件投降的屈辱,希望能敗得更有尊嚴,不願同意波茨坦宣言。若不使用更強力的武器,戰爭勢必無法在短時間內結束,而日軍高層打算戰到一兵一卒不剩,這點在硫磺島戰役已做了相當的示範。
於是,投放原子彈與否,成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電車難題。
即便看完《奧本海默》後,能體會奧本海默並不認為,投放原子彈是值得讚揚的正義。但除了發明者與下令者的立場,也許我們能從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的執行者-飛行員保羅‧蒂貝茨的想法中,映襯奧本海默的矛盾。
「雖然我們殺死了很多人,但我們拯救了更多人,他們包括日本人和美國人。」、「我和我的部屬在執行原子轟炸任務時堅信——我們將結束戰爭,這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晚年的保羅無悔表示,若歷史重來,仍會照常執行任務。
遍尋關於保羅的資料,滿滿的愛國情操。不禁也會有另一層假想,保羅是否放棄了自己內心的發言權?人心是謎,他人不得而知。但不同於奧本海默最終,因菸癮得到喉癌死於62歲,保羅則活到了92歲。
回到更本質的問題吧。投放原子彈是讓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主因嗎?美國於1944年10月便開始對日本進行大規模空襲,至1945年3月已採用燃燒轟炸,造成日本人民的重大傷亡,其殺死的人數比原子彈還多。已被空襲到習以為常,殺紅了眼想與對方玉石俱焚的日本,真的會只因爆炸規模更大的兩顆原子彈,乖乖無條件投降?
有一派歷史學家認為,關鍵是投放第二顆原子彈到長崎的前一天,蘇聯向日本宣戰。8月6號廣島遭投放第一顆原子彈後,一直未有討論動作的日軍高層,直到8月9號,才針對無條件投降進行討論,同一天,美軍緊接著又對長崎投放了原子彈。
若此時序為真,確實從被投彈的時間接點上,看不到日軍對於原子彈轟炸的急迫性。8月9號的投降討論,則其實可能是針對8月8號午夜的蘇聯宣戰。
蘇聯對日宣戰後,滿洲隨即被佔領,日本的無條件投降,與偽滿洲國的滅亡,幾乎是連鎖反應一般,使二次大戰得以終結。
而後發生的,與《奧本海默》如出一轍,是各式各樣的政治角力,沒有生命的原子彈,有了自己的正義與邪惡。日本則得以原子彈的殘暴,自稱被害者,忘卻南京大屠殺。
即使諾蘭花了三年,讓觀眾們花上三個小時,沉浸於奧本海默的世界,所能拾起的,仍不過是一丁點的碎片。但藉由電影這個載體,在人們的內心中產生連鎖反應,觀眾也才有機會,隱約看見歷史這塊拼圖的完整樣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