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個掉到地球上的人嗎?
前陣子逛書店,在新書區看到一本叫做「掉到地球上的人」的書,眼睛一亮,而英文標題 "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 更是立刻啟動我的記憶迴路,於是翻開書頁,瞄了幾眼,越看越確定,此時才發現原來書腰上就印了那我靈光乍現的訊息。
英國的搖滾變色龍 David Bowie 在 2016 年初過世,幾個月後的台北電影節很貼心地映演了幾部他主演的電影,《天外來客》便是其一,此片原名就是 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1976 年的老片,我聽聞已久,當然要把握住這次難能可貴的大銀幕機會。
六年過去,突然間訝異地發現這部電影不但有其原著,甚至還被台灣書商翻譯、引進,太神奇了,當場決定買下。已經好一陣子沒買新出版的小說,但這本感覺會是我的菜。所以當月上市、當月買下、當月讀完、當月紀錄心得,對讀書速度緩慢的我而言皆屬罕見行為。
打從第一頁起,我這先看過電影再讀書的腦袋,就徹底把 David Bowie 的形象(無論片裡或真實世界)代入書中文字!書中開場寫著,這個人身型瘦高,心中滿是迷惘、緊張、恐懼,講話有奇怪口音,和旁人格格不入。而且頭髮花白、膚色淺褐,眼睛則是淡藍色。骨架出奇地纖細,五官精緻、手指細長,皮膚幾乎透明,沒有毛髮。面孔有一種精靈的氣質,聰慧的大眼透著一種美好的稚氣...
是不是!就算你沒看過《天外來客》,但知道 Bowie 長相者都肯定會對這段敘述對號入座!正因為太相似了,我甚至想過難道這是改編自電影的小說嗎?或是另有其他原因...
不過實際上,美國作家 Walter Tevis 的原著出版於 1963 年,那是太空時代與嬉皮世代的開端,科幻想象作品勃發的年頭。電影則是由英國導演 Nicholas Roeg 在 1976 年拍攝的片子,所以小說絕非源於電影,只是書中對主人翁 TJ Newton 的描繪,日後交由 Bowie 來演,可真格的再適合不過!
更甭說 Bowie 1969 年的歌曲〈Space Oddit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_M3uw29U1U 就唱過獨自漂流在外太空的湯姆少校,也在 1972 年化身為火星人 Ziggy Stardust 唱著〈Five Year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ObjtVdsV3I,以彌賽亞的姿態來拯救還有五年壽命的地球人。巧合的是,書中真有一段在討論「會毀了一切的那場戰爭」將在多久之後發生,三十年?十年?還是五年?我合理猜測 Bowie 在寫 Ziggy Stardust 之前讀過這本小說,否則為何一切都是那麼契合...
其實 Bowie 在拍攝電影時,直接把片場佈景利用到他當年推出的新專輯《Station to Station》封面上,只不過那科幻冷漠的意象,與原著中散發的既孤獨憂傷,又典雅熱誠的溫暖調性差異頗大。這名孤獨的天外來客(Bowie 自稱自幼就是格格不入者,且曾見過外星人)在為自己老家同胞的未來做努力時,也提醒地球人莫忘自身愚蠢,卻仍無奈地親身見證周遭人類被各種愚行自我毀滅,重蹈著他母星覆轍。末世般的寓言,透露出反戰、環保、反歧視、反體制的智慧箴言,兼具反烏托邦精神。可這個故事又全發生在地球上,即使那是 Walter Tevis 設定的二十幾年後——八〇年代下半葉——的時代,卻並未有太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對,這本書不是那類型的科幻小說。
倒是原著裡有一點叫我疑惑不已。書中提到了「水門事件」,這事發生在 1972 年,但書是 1963 出版的啊,難道 Walter Tevis 未卜先知?我讀完後馬上去查,才知道原來此書陸續有再版,在 1990 年的版本中有提到,他在 1976 年的修訂版中把水門事件寫了進去,這也是為什麼同年上映的電影中也有相關橋段。
水門事件有沒有改變美國社會和政壇狀況,我不知道,但尼克森的確因此而身敗名裂,就像因為飛太高而被太陽融化翅膀以致墜海而死的伊卡洛斯一般。《伊卡洛斯的墜落》(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荷蘭畫家布勒哲爾的作品,被懸掛在書中各處,亦引為章節名稱,更象徵主角的命運:從外太空墜落至地球、從智慧高人一等的異星生物墜落至與地球人無異的庸庸碌碌。
《掉到地球上的人》,既是一個古典的醒世寓言故事,又是一個前衛的警世科幻小說,讓我們闔卷之後仍反覆咀嚼回味,似乎心中某些部分被輕輕柔柔觸動到了。恰如導讀中詹宏志所說:
我們在人生某些時刻不免承受著某種成長的孤獨,而每一顆過度敏感的心都是一種外星人,每一位怪異不合群的小孩總會懷疑自己是外星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讀著這樣一個外星人的故事,卻感覺到內心砰砰跳,他的世界與你合而為一,你為他哀傷,你也為自己的孤獨哀傷。厲害的小說總讓我們回顧自己,這部遲來六十年的小說再度說明了這件事。
不知為何,看完這本書後,腦中自帶音樂,播放著告五人的《在這座城市遺失了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CbgZxonJs。不要問我原因,只覺得應該是那種氣質,歌中呈現的失落、遺失、失敗感覺,很像故事尾聲所呈現的情緒。突然磁場對上,音樂就這麼不請自來了。
同場加映,David Bowie 小時候遇見外星人,出自《百變前衛的大衛.鮑伊》。這本繪本也很棒,中英文版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