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 她在原鄉編織文化照護的網,接起被醫療體系落下的原住民族人
文/蕭紫菡(特約撰稿人) (原文發佈於2022年8月1日)
今(8月1日)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日。數十年來,原住民族與全體民眾的平均餘命之間,一直存在難以忽視的差距:根據內政部調查,2020年,台灣原住民族平均餘命,比整體台灣民眾平均餘命少7.3歲。2019年,原住民族嬰兒死亡率,為全國兩倍。此刻,《原住民族健康法》仍躺在立法院,該法關係到族群健康平等議題,包括經費挹注、培育具文化敏感度的醫事人員、建置健康資料庫等細節,亟需重視。
不過,近年來,「部落文化健康站」逐漸普及,讓具備文化敏感度的族人可以「自己人照顧自己人」,也使族群間的健康不平等有了初步改善。原住民日這天,世界走走想帶讀者來認識《原住民族健康法》與文化健康站背後,為原住民醫療奔走多年的一名女性。
怡懋.蘇米(Yi-Maun Subeq)是一名太魯閣族人、一位醫療工作者,也是催生文化健康站和《原住民健康法》的重要推手。
在很少人研究原住民健康的年代,她一路從原住民健康研究所進修到醫學科學研究所,成為太魯閣族第一位醫學哲學博士,隨後積極投入原住民族醫療政策改革。於怡懋而言,這將近20年的努力,都是為了解開臨床無法回答的疑惑。
「那年,我在臨床服務,聽到一位族人在病床上喊痛,我問他沒打止痛藥嗎?他跟我說:『醫護人員覺得原住民愛喝酒,打止痛藥也沒用』。」
這是怡懋擔任護理師時,在醫療現場所見到的景象。而這並不是她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
怡懋的父親是漢人,母親是太魯閣族人。從小,他們一家人住在撒奇萊雅族與漢人混居的花蓮縣國福里。
「你是番仔囝仔,你媽媽是番婆,不要過來。」
她記得,小時候和鄰居的孩子玩在一起時,常看到大人眼裡流露嫌棄,有的甚至直接把她趕走,叫她不要跟自己的孩子往來。她也記得,母親小時候還會教她講族語,但在不友善的鄰里氛圍裡,母親也漸漸不教了,甚至開始講起台語。此外,學校當時也禁說族語,一說就要罰錢。
「小時候面對歧視的聲音,很不服氣,因為不想輸,就覺得自己要更加努力。」
為了不想讓鄰里看扁,怡懋認真讀書,成績愈來愈好,國中時也開始對醫學萌生興趣。當時,她父母的身體健康雙雙出問題,在陪家人住院的過程中,她感受到護理工作的偉大,決定入讀護理專科學校,並在畢業後進入醫院擔任護理師。
當時她想,若能以此為職業是不錯的選擇,卻沒有料到,這會成為一份「志業」。
醫療體系「族群盲」,治不好傷病
「在醫院,每當看到族人的臉孔,我們大概都會知道彼此是原住民。他們會問我:『你是哪裡的孩子?』我們的關係會變得比較親近,我也比較懂得怎麼跟對方溝通。」
但那幾年,怡懋也常看到族人被不友善地對待。
「常有醫護人員會對回診的個案說:『你怎麼又回來了?又喝酒了嗎?』或暗諷他的職業是不是酒鬼?很多污名化的行為充斥在互動之中。」
她也觀察到,醫護人員在對族人解釋病情或衛教知識時,停留時間多半不長。
由於族人與醫護人員之間存在知識與教育程度的落差,族人經常不知如何反映需求或主動詢問自己的病情,而許多醫師又覺得解釋太多病人也聽不懂,造成許多原住民病患返家後不知如何照顧自己。
她舉例,有些換人工髖關節的病人,非常需要完整的衛教資訊,包括:返家後有哪些動作禁忌?如何盥洗?多久後能開始工作及使用交通工具?如何避免發生關節滑脫?何時返回醫院?
若缺乏這方面的完整認知,許多原民男性會逞英勇,以為只要不痛就可以開始工作,因此經常導致人工關節滑脫,得再回來住院,重返職場的日子遙遙無期。加上傳統原住民社會較無儲蓄理財觀念,男性又多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一旦無法工作,許多家庭的生計會瞬間崩潰。
醫院裡,只有極少數族人有能力在住院時住單人房,大多數人普遍選擇健保給付的免費病床,五、六個族人擠住一間。
過去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使原住民族無論在社經地位、教育程度或語言文化上都較為弱勢。多年來,在「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裡,原住民罹患癌症、肝炎、糖尿病、心臟病等等的比例都高於其他族群。
這背後牽涉許多原因:舉例而言,處於社經及教育弱勢的原民族群,勞工階級相對較多、健康識能卻相對不足。在多數從事高風險、高強度勞力工作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勞損和職災;如果健康政策又不具文化合適性,就會環環相扣,導致原民罹病比例偏高。
怡懋感慨,若醫療體系無法意識到原住民的健康也受經濟、教育、性別等社會因素影響,並持續缺乏對原住民族文化及照護的認知,縮短原漢平均餘命差距,將遙遙無期。
她也表示,自己在醫院已經看過太多案例,但能改變的卻有限。20年前,護理師的位階並不高:在診所,護理師要打掃環境;在醫學中心,面對醫生開的醫囑,護理師沒有質疑的資格,他們的醫囑像聖旨,是最終決定。
看見了醫療體系的漏洞,她認知到:唯有透過教育,有系統地培養專業工作者具備足夠的文化敏感度,才能解決原住民族在醫療及健康照護體系中遇到的問題。
從教育到政策都需要的「文化照顧」意識
2013年,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首次舉辦「原住民族國政會議」。在這場會議中,怡懋首度提出將「文化照顧」的概念融入政策。
文化照顧,指的是專業照顧人員需具備理解不同族群背景文化的能力,如飲食、社經狀況、語言、習俗等,並在此知識能力脈絡下,給予個案「量身訂作」最適切的照護。
「在主流教育裡,很少把『文化照顧』的概念納入,造成很多政策缺乏認知。有了這個概念,我們能夠根據不同族群、提供不同的照顧知識、態度和行為。」
「例如跟高山原民族群講預防痛風的方式,不是要叫他不要吃海鮮,因為那本來就不是他的主食,而是該跟他談不要吃哪些動物的內臟(如狩獵季捕獲的珍貴飛鼠或山豬的內臟等)、重的鹽巴⋯⋯這才是是文化照顧最重要的內涵。」
【本文未完,全文見《世界走走》:她在原鄉編織文化照護的網,接起被醫療體系落下的原住民族人】
176.一個安倍,各自表述:民主和平的「擁護者」或「破壞者」?
177.「子宮與陰道是3D的!」:月經教主凡妮莎的18年革命
178.「為什麼女生和BTS不用當兵?」:南韓反女權浪潮的「逆向歧視」
179.孫小椒專欄:2022年中國還有嘻哈嗎?當饒舌歌手唱起愛國主旋律
181.閻紀宇專欄:她是異議記者的未婚妻,她為他踏上人權奮鬥的征途
182.在媽媽群組臥底了一個月:為何她們砸下重金,仍焦慮孩子的英文力?
184.她在原鄉編織文化照護的網,接起被醫療體系落下的原住民族人
《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媒體,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即日起,我們會在「世界走走 Sehseh.world」繼續與大家見面。未來深度文章僅於新站刊登,晚報、週報與手帳則會繼續在Matters發送,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電子報,不錯過走走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