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eafwind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媒體的感官刺激進化,與逐漸不思考的我們

leafwind
·
·

標題講的媒體,不是指電視媒體,而是更廣義的「資訊載體」

看似進化的媒體呈現方式

人們吸收資訊的方式,從文字、電視、到網路影音娛樂(代表者:YouTube)之後,再進一步進展到速食娛樂影音(代表者:抖音),其實本質上沒有差多少:從電視到網路影音,我們獲得了互動性與多樣性;從網路影音到速食娛樂影音抖音,我們提高了零碎時間的運用,在短暫的十五秒內獲取大量的刺激。

我們對資訊的輸入需求,一直在尋求一種「快、還要再更快」的方式,刺激玥多、才能讓多巴胺分泌地更多,但問題是這些越來越多的輸入,並非完全地左耳進右耳出,任何的輸入都免不了多少會消耗腦袋運轉:我們可能以為看了十部 15 秒的抖音影片非常輕鬆,但你的大腦仍然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這些外來的刺激。

如果把人類比喻成一台電腦,它也有輸入、處理、輸出三種功能。

  • 輸入是我們從感官接受到的外在所有刺激與感覺
  • 處理則是腦細胞做的對應行為,這裡包含所有潛意識的動作(印象、短期記憶、受到刺激後的喜怒哀樂與各種想像)
  • 輸出則是我們有意識地將想法化成行動,像是將思想變成創作、命令身體運動等等

我們在零碎時間、在床上滑手機、不停地透過眼睛耳朵等感官,將資訊塞進去,這樣的自動模式看似不耗費精神,但其實我們很容易就進入了「消化不完輸入」的狀態,腦袋永遠都塞滿了東西、永遠都靜不下來,連睡覺都不一定能讓腦袋進入休息。

腦袋過勞,卻逐漸不思考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腦力過勞」卻恰好反過來,讓我們越來愈少思考。

我們的「處理器」一直是「被別人帶著思考」的,可能是臉書想要你看的貼文與廣告、可能是 youtube 想要你看的影片,而不是你自己選擇的。

我們被餵的資訊可能是以前的數十倍、數百倍;卻少了創造性,少了自己的思考,而這些事情,反而是要放空才比較容易做到的。

人如果失去了創造性,就跟機器人無異,所以偶爾要提醒自己放棄自動模式,主動選擇要做的一件事情,可能是創作、可能是運動、只要專心地一邊想、一邊做,或許還有機會讓自己動起來,不要那麼快地機械化。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