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升专”的学生买了一座文凭烂尾楼

多数派Masses
·
·
IPFS
独立院校转设给人的感觉就是:将普通高等教育里面“最差”的一批淘汰去办职业教育,反而更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下人的地位。是工人在劳动力市场的劣势位置注定了“职业教育”在层级教育中的低下位置。所以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是随便一拍脑门出台个法律、合并一下学院就了事,最重要的是改善工人和职校学生的劳动待遇。当技术性工人真的从工厂拿到合理的体面的薪资和待遇,又怎么会有对劳动的鄙视呢?
(网络图片)

作者|学校小卖部赵阿姨

江苏一所大学的数百名学生因不满该校将与职业技术学校合并,担心“本升专”对未来的就业出现影响,选择了站出来。“深爱着祖国”的他们,在站出来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把农民工讨薪所遭到的“反恐”对待。

当局何必这么紧张,这又不是什么觉醒的、启蒙的群众活动,不要每次听见“学生”就那么神经紧张,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商业维权,学生的身份只是维权的“消费者”,有学生早就为自己定性了:“就觉得人生十几年来看到的世界,像是突然被撕开一道大口子,涌进来了太多之前没看到过的黑暗和委屈,这也算是在象牙塔中呆的太久被社会教会的一节课吧…爱国人士没必要逮着我狙了,别有用心的人也没必要来,我是中国人,我很爱我的国家。”他们不过是买错了一张“文凭的烂尾楼”罢了,而这一场折腾中,很可能作为“学店”开发商的校长们很可能都是欲哭无泪的受害者。

(网络图片)

出事的独立学院都是颇为特别的学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特殊的一种大学,它往往由知名的公立大学与民间资本、机构或个人合作,在校名前挂名公立大学校名,但实际上独立运作,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另外,作为一个民办学院,学校的老板们肯定还要赚一点钱,所以学费也更为昂贵。

一般来说,开办独立学院就是各大学在为自己创收。利用本部的社会影响力,给个本科文凭,收取高额费用。从校名结构上就是名校+口号或愿景的模式:“南师大\中北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等等,如今这些学校都卷入了改制风波。但事实上独立学院和本部就是两个不同的学校,就是一个大学在社会上再办另一所学校,俗称校中校。

理论上作为本科教育高校的独立学院本应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补充,独立学院学费高昂,名义上有着来自学校本部的师资,有的独立学院还为一些学生提供转往学校本部的途径;因而,其分数线,也比一般的二、三本学校要高。独立学院以上述背景作为宣传材料,吸引了一批本来能去更好的二本/一本院校的人。然而,独立学院的实际操作却总是差强人意。从早期的独立学院与学校本部拿同一学历,引发拿钱买学历的抗议声浪,再到北师大\珠海学院从升级变停办事件,都显示出所谓独立学院的产生就是畸形教育制度下的一种文凭交易。

而这次“本升专“的来由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国家觉得“文科生太多了”。在改革开放后,国家曾多次进行高校扩招,以希望快速培养一个庞大的知识阶层。2019年,首次有超过1000万人参考高考,录取人数达到820万人,录取率接近80%。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高级技术工人仍面临严重短缺。官方媒体在2019年曾报道说,高级技工缺口高达2200万,技校却面临招生难。有官方文章称“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保持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水平,供需矛盾突出,多数企业依然面临’招工难’与’技工荒’的难题。”

(网络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在2019年1月发布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号召社会各界支持职业教育,并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首当其冲的开刀对象,就是这些独立学院,将他们一本大专的名头再硬生生套上职业本科的内容。

遗憾的是,院校转设是2008年就提出的政策,研究、考虑、统筹安排了十多年,结果直到近期才强行推动,学生的愤怒来自于没跟他们商量就“本转专”,这反映了教育官僚的独断专行和愚钝,最终闹出政策反复和群体性事件,这些教育官员难辞其咎。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拿着本科二批的分数,进了本科三批的学校,想着能不能蹭蹭本科一批的光环,结果毕业成了职业大学。而家长学生们担忧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上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客观存在,他们都认为和高职院校合并成为职业技术大学,是“降格”。

这还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的鄙视,唯在这个经济基础上才生出了种种鄙视职教和专科的论调。长期以来,采取办层次教育的方式来发展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被当成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的教育……在“学历社会”的环境中,职业教育也被污名化,被当成是差生才接受的教育。甚至很多涉事学生遭到如此的羞辱:“中国教育就是丛林法则、成王败寇,其他的本科生觉得:你都考上三本,你都快死了、快躺平了,还那么多想法、还站起来干什么?”

实际操作上这次转设,将三本转设成职业大学,表面上看是试图加强职业教育的实力,实际上反而是强化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独立院校转设给人的感觉就是:将普通高等教育里面“最差”的一批淘汰去办职业教育,反而更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下人的地位。原本使教育与就业市场的需求挂钩更加紧密对于学生的就业前景是件好事,问题恰恰是看起来“高级技工”的巨大缺口并没有带来一线工人就业条件的提升,正是工人在劳动力市场的劣势位置注定了“职业教育”在层级教育中的低下位置。所以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是随便一拍脑门出台个法律、合并一下学院就了事,最重要的是改善工人和职校学生的劳动待遇。当技术性工人真的从工厂拿到合理的体面的薪资和待遇,又怎么会有对劳动的鄙视呢?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多数派Masses诞生于这个大时代,反对一切压迫和宰制的青年平台。关注思想交锋、社会运动,关心工人、农民、女性、全球南方等被损害者的真实处境,也通过写作和实践去想象、去创造别样的社会。网站:masseshere.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再见了

多数事务社与外卖骑手在一起暑期调研项目报告

中产“日常生活”的法西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