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容營銷策略的隨想:只要嘗試,就能實現
IPFS
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就會發生,但可能因為時機成熟,剛巧又出現了一樣你覺得想嘗試的事情,那件事就自然能實現。 - 梁朝偉《ELLEMEN SINGAPORE》 創刊號2021年專訪
這是筆者最近在網絡刷到的一個訪談,也正好貼合目前的心境,以及最近跟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們就業務企劃上的得出的感悟。
「洞察」是什麼? 研究+判斷+經驗+直覺
- 我們經常說現在是數據時代了,什麼都可以通過通據進行分析,得出預判,進以落實營銷規劃。BUT,你是Google不到洞察的,洞察也無法通過監測系統被「查找」出來的。
- 坦白說,現在市場上的數據對營銷人來說只會是太多,沒有太小。數據的確是重要,但這又代表著什麼意義呢?很多時候,作為營銷人或內容營銷顧問的我們,很多時候會一時沉迷著研究數據技術框架,或者致力打造驚天動地的營銷Framework給大家。
- 看待事情可從本質入手,我們研究數據的目的為何?我們帶來的洞察是否能產生推進計畫、產生結果呢?
- 這些私人的、獨特的、具差異的、對品牌來說是新的、是值得祈求的觀點,其實是需要結合營銷人的勇氣(這是關於判斷。是的!其實判斷的本質源自決定者的勇氣)、Transfering Learning (這是關於關於經驗應用的藝術,以後再表)以及第六感(那就是直覺了,這稍為提一下,時刻跳出同溫層,Stay Hungry for 自己生活日常無關的事物。
- 小TIPS:定時用GOOGLE/FB等搜一些跟你平常沒關,但你感興趣的事,讓算法推送內容助你腦洞大開)
- 只要拿準生成洞察的關鍵,我們才可以說如何玩轉數據,而不是被數據玩轉。
由此延伸,策略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怎麼去做
- 這是一個「What」and 「How」的問題。我最近聽到兩個行業伙伴截然相反的觀點,一位說,你要做好一個出色的營銷企劃人,你要生成更多的策略,想更多客戶沒想到的,如果由洞察完成接著一年的營銷策略案,那請做第二年的,有空可以來個三年企劃就更好了,多說What can we do? What can we do next? What can we do next next next? 那就最好了。
- 另一位觀點,只有一句:策略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怎麼去做?
- 筆者其實不是覺得「What」and「How」有屬優屬劣的問題,因為事實上,要做好營銷策略,兩者皆不可偏廢。BUT(是的,又是BUT,萬物皆有「但是」!),從個人近年以及曾服務過的大型餐飲品牌企業的體驗來說,品牌主及營銷人通常都已經有一套好洞察,可以想到的是,現在好Idea已經實在夠多了。
- 那痛點在那呢?
- 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營銷專家伊藤嘉明的書,當中有很多很好的觀點。但我本文想說的是一條來自他上司在LinkedIn對他的Endorsement,他是這樣評價的: "Ito is highly committed to quality with the speed of execution."。
- 我會總結為:在營銷大爆炸的時代,最重要的不是想法,而是如何實現快速落地。所以「How」是我最近比較在意提升的一面,「有質量、有速度、有承諾」才是營銷策略中的重要關鍵。
只要嘗試,就能實現
- 伙伴中有一位數據大神說起了內容策略:什麼是好的內容策略?就是通過數據驅動你的內容方案,所以一切都是用Optimization的思維!
- 也就是我前老闆所說的「小步快跑」(以前內地的老式說法是,摸著石頭過河)思維。
- 這個觀點是對的,但會存在實際操作性的問題。
- 我喜歡用哲學家李小龍的觀點去解釋這個問題(對!我覺得他的哲學思維比武學思維更有意思),他有一句語錄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如果你看英文原文會更好理解,"Using no way as way, having no limitation as limitation." 啊哈!這不就是數據驅動內容的羅輯麼?
- 那操作性問題是什麼呢?就是回到我文中開始所說,你要先掌握洞察的基本=研究+判斷+經驗+直覺,你要有基本功,才可以上擂台,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打出「有質量、有速度、有承諾」的組合拳。
享受每一秒,還有,不要先定義好或壞,最重要的是盡情享受 - 梁朝偉《ELLEMEN SINGAPORE》 創刊號2021年專訪
只要嘗試,就能實現,我希望我的伙伴,各營銷同仁都可以最終通過數據發揮出Using no way as way,人人皆是品牌,盡情享受當中的苦與樂,共同把內容營銷的健康生態建立起來。
這也是我現在業務企劃的初心。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