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之马
最近看了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作品《都灵之马》,才知道原来片名来源于一个让尼采彻底疯癫的故事,而故事与一匹马有关,或者说是与一匹被虐的马有关,顺着这个线索找到了一些故事,在此与众友分享。
称弗里德里希·尼采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一点也不过分,而且他在其他方面也才情四溢,他的身份可以是音乐家、诗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但最广为人知还是哲学,因为他改变了西方哲学的很多理念。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尼采本人与动物还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而有一天他在都灵偶然见到的一匹马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
1889 年的一天,尼采从客居在意大利都灵的主人家出门,在街上目睹了触动他灵魂的一幕:一匹马正在被一个马车夫鞭打。看到这一幕,尼采扑到马脖子上,要护住它免受鞭打,然后他自己泪流满面。这一天,他差点因此行为狂暴被捕,但被他的意大利房东救下并带回家。这段游走在传说与现实之间的传奇故事,标志着尼采开始了长达 11 年的精神失常,直到去世。
这件让他精神崩溃的故事源自大众对尼采性格的认知,但本身从未得到证实。这事甚至看起来很平常:保护动物免受虐待的人并不罕见,不过事情本身的意义却远非人们最初所能理解。19世纪最耀眼的思想家群体中的一个,他的人生失败便始于这一天,这绝不是一件小事。这一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却非同小可。
将尼采做为主题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甚至一些艺术家,都非常重视这轶事中那匹马的形象。除了电影《都灵之马》(2011 年)外,还有大量文学作品也提到了这场崩溃,其中包括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这匹尼采的都灵之马真实存在过,也没有证据表明他真的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不过令人好奇的是,历史上一部最精彩的小说的书页间也出现了类似的场景(也许只是巧合): 这就是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在小说开头,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躺在床上焦虑不安,因为他打算去杀掉两个老年妇女。他梦见自己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在外省小镇散步(这可能在暗示他在犯罪后会感到内疚和恐惧);在一家小酒馆外,他们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匹马,这匹马无法拉动一辆载满人的马车,因太重了。从这里开始,有了一段与尼采在都灵的经历相似的情节。
那马的主人一次又一次地殴打这匹马,并对那些指责他残忍行为的人说,这匹马是他的财产。年幼的拉斯柯尔尼科夫走近马的主人,想阻止他的殴打。当马最终倒下时,小拉斯柯尔尼科夫拥抱着它,但最终还是被父亲拉开了。此时,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从噩梦中醒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将梦境理解为一种预感,知道自己同时是马、孩子和拿鞭子的人。于是他下床穿衣,准备去杀人。
这匹马的故事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亲身经历,他的父亲和兄弟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一个喝醉酒的人殴打他的马车夫,马车夫愤恨之余反过来殴打他的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任何社会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都忠实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在《罪与罚》整本书中,马的场景非常重要。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在写小说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这个场景,他仔细研究了这个场景的插入位置,至少改了六次想法。但是,在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再次出现了类似的场景:一匹马不能拉动马车并因此挨打。有意思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时代人尼古拉·涅克拉索夫的一首诗中,也出现了另一个马被打的场景,他的年龄只比尼采稍长一点。因此,尼采这则生动的轶事被认为极具俄罗斯特色。
还有一个奇怪的事实是,尼采在 44 岁时精神崩溃,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罪与罚》时的年龄相同。尼采一直过着动荡不定生活,既因为欧洲大学对宗教的立场,也因为他那些挑衅性的作品,他远离了教职。在都灵,他被显赫的菲诺家族的款待,正是在这次事件之后,尼采在都灵开始了特别多产的时期,写下了他最重要的一些作品。但同时,他的行为也越来越古怪,如弹钢琴时,会连续几个小时无调性地唱歌。他还在房间里跳裸舞,据其家人说,他曾把撕碎的钱丢进垃圾桶里。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精神出现问题的症状。
1900 年,一位匿名记者对菲诺先生进行了采访,也留下了关于那传奇性一天唯一的书面记录。菲诺回忆说,有一天,他在波街(都灵的主要街道之一)上,看到一群人围着两名要逮捕 “教授 "的卫兵,因为卫兵们发现尼采正抱着一匹马的脖子不肯松手。菲诺很快让尼采获释,但这个故事直到发生 11 年后才被写成文字。记录者是一位匿名记者,他只是记下了菲诺从一位同样匿名的警察那里听到的消息。至少可以说,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关于这一事件的大多数记录都强调了尼采的眼泪和精神崩溃,而这些记录是由既不认识尼采也不认识菲诺的人写下的,很可能是对这一事件的演绎。
从尼采当时的信件中,可以知道他曾多次梦见马。众所周知,他还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 "我唯一可以向其学习的心理学家"。这里还需提到马的简单象征力量,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认为马既是人类残忍的化身,也是同情的化身。这点不由让人怀疑,尼采可能对《罪与罚》中的马的场景非常熟悉,并以某种方式记了下来。
在尼采与都灵之马的相遇中,我们很容易看到比实际更具暗示性的东西。尤其是尼采一直反对叔本华强调同理心和同情心的重要性这点,这似乎也意味着尼采与自己思想的决裂,同时也许是一种顿悟。但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对同一故事的多种解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暴力只会带来更多的暴力,我们之所以不应残忍对待动物,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是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也许,尼采终于在意大利的那一天发现了一种对人类同情心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