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蘇正先生 親愛的岳父大人 用生命告訴我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莫名悲痛的晚上
2021年1月3日帶著寒意的晚上,老婆手機響起,是一個不認識的人打來的,問道:「是蘇正先生的女兒嗎?」
「是的,什麼事?」老婆回問。
「你爸爸在道場昏倒了,剛被救護車送去醫院….」
「什麼!」老婆大叫,「真的假的,不要開玩笑!」
「是真的!我是你爸道場的朋友,他現在正在小港醫院急救中…」
我看著她的眼眶瞬間紅了起來,語調逐漸哽咽。掛斷之後,她的電話就沒有停過,接續著一連串的通話。
起初還以為爸爸是太過疲累昏倒,直到另外一通電話告知他沒有呼吸心跳,現場護理人員輪流做CPR,及醫院正在打強心針等訊息,她整個人就慌了,緊張地開始哭了。我從來沒看過我老婆這樣子。
簡單的整理行李後,我載著她奔往高鐵站。我告訴她:「妳大妹還在回高雄的統聯車上,小妹人在雲林,媽媽可能無法處理事情,妳再想想看,有誰可以到現場幫忙。我去幫妳買票,妳趕快連絡,在入口處等我。」
一路上都是用跑的,唯恐遲了一分一秒。遞了車票給她,目送她離開。回到家,打一通電話給趕到現場幫忙的親友。一接通後,我沈重的問到:「現在狀況怎樣?」
「你要聽好話還是實話?」他問我。
「當然是實話。」我毫不遲疑的說。
「醫生說已經打了好幾隻強心針,也盡力做急救處置,到現在仍沒有好轉,現在就等著親人到場了,準備做最後的宣告。」
此時此刻,最不想要的結果就真的發生了…
充滿回憶的一週
睡前跟孩子們說明晚上的處理過程,並告知外公已經永遠離開了,大家要祝福外公。令我驚訝的是,一夜過後,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都長大許多。三個孩子會自己設定鬧鐘,自動起床,不像平常的三催四請。放學也會坐公車、騎Ubike回家,不用我接送。
常跟孩子聊起外公,就連忙碌工作時,都會不自覺的想起他對我們的好。
每次回高雄娘家時,進門一定會看到桌上擺滿各式水果盤,因為外公很注重家人的健康,總是貼心的切好切滿,希望大家均衡營養。
外公樂於終身學習。自學電腦影片製作,將我們每年的家族旅行,化為一部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還曾跟我分享要如何挑選分段音樂,與標題製作,能符合整段主題。他還很熱心幫忙許多志工團體,製作聚會及活動影片,記錄整個過程,並分享給參與的朋友。幾乎所有的人都很驚訝他這麼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還這麼願意學習並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外公喜歡跟孩子們互動。時常陪著大寶DoDo打排球,伴著二寶ReRe跳國標,還常逗三寶MiMi笑的合不攏嘴。也關心孩子的功課與才藝,常大方的發放獎學金鼓勵他們優秀傑出的表現。我想這跟他非常重視教育有關,在升學主義盛行的民國七、八十年代,他還願意讓三個女兒學習各種昂貴的才藝,更不辭辛勞,奔波接送。我老婆就是承繼他的精神的最佳代表。
莊嚴隆重的追思
依稀記得小時候,自己的爺爺奶奶去世時,大體是放在大廳中,計有七七四十九天之久,也就是俗稱的做七。每天需要祭拜三餐、焚燒金紙、輪班守靈,每七天做法會頌經,直至告別式出殯下葬。小時候不太懂事,但出殯當日,想起爺爺奶奶對自己的好,不禁悲從中來,一路上邊走邊哭,直到整個儀式完成。
現代的喪禮簡單隆重。看好日子後,岳父的大體從公設殯儀館的寄棺室移至附近九龍禮儀館的一間靈堂,進行入斂儀式。靈堂採三寶架方式,最上層是三位一體的佛祖菩薩及二盞蓮花燈。中層二旁各設一座由白雛菊、洋桔梗、黃火燭、紫翠菊組成的鮮花架,簇擁著中間的遺照。第三層正中間設有牌位、香爐及三個白色茶杯,旁邊擺滿各式水果與飯菜。靈堂整體看起來莊嚴肅穆。
由於時間倉促,喪家決定不發訃聞,僅在個人臉書及賴群組貼上訃聞,並特別註明婉拒奠儀,但卻忘了補上婉拒花圈花籃。幾天內,竟然送來超過30組成對的花架花盆,塞滿靈堂的前廳,幾乎沒有走路的空間。最後,趕快請葬儀社調度兩個大帳篷延伸到外面,才得以安置這麼多的心意。
頭七及尾七都在同一天,頭七唸的是彌勒經,滿七頌的是藥師佛經。在一片花海之中,岳母帶著三個女兒、二個女婿與六個外孫,由二女兒拿著引魂幡,誠心跟著法師吟頌,將功德迴向給成仙成佛的岳父。
隔天就是告別式。家祭時,三位女兒站在靈堂右側,二位女婿及外孫DoDo站在左側,一一的向親友回禮。到了公祭儀式,雖沒有特別通知,但仍是滿滿來送岳父最後一程的朋友與團體代表,顯見岳父生前是多麼熱心助人、投身公益。每一個人都非常不捨這麼好的人的早逝。
肉體終究化成塵土 精神永遠存在心中
大體火化後全家大小到撿骨室撿骨,喪家的每個人都親自將一塊塊的骨片小心翼翼地夾入骨灰罈中,深怕弄痛了最愛的人。接著由大女兒手持引魂幡、二女兒背起骨灰罈,小女兒拿著遺照,分別驅車前往自己父親最後的長眠處:靈骨塔。
入塔安座後,整個儀式就圓滿完成了。大夥還相約前往岳父生前最後待的道場,親自去體驗他潛心修道的情境。每個師兄師姐都一直稱讚岳父的熱心、虔誠、樂於助人,雖然不捨他的早逝,但能在自己修行的道場中往生,也算是福報功德兩圓滿。
每個人都會死亡,自古至今,無一例外。塵化後的肉體,從物理的角度來看,就不再是一個生命體。但從心理的角度來看,逝者的精神卻長存人的心中,歷久而彌新。
我感受到人的價值不在他擁有多少,而是他願意付出多少。雖然我的岳父、孩子的外公、老婆的父親已經離開人世,但他對我們的好,在腦海裡是這麼的鮮明生動,一點也不會因為他的逝去而消失。我相信所有接受過他付出的人,也會跟我們有相同的感受。
逝去帶走的是肉體,但帶不走的是精神。讓活著的人,更懂的珍惜當下,多為所愛的人付出,多為社會公益貢獻。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什麼是人生的價值,不證自明。
Original link: 斜槓三寶爸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