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換心短評:未必是頂尖的空優戰機,擔任長程攔截或攻擊不容小覷

廖英雁
·
·
IPFS
·
殲20不必在各方面都跟美俄兩國的最先進空優戰機匹敵,只需要在某些地方追平就行。由於共產國家的軍隊沒有國會監督,其軍方大可維持幾種功能特化單一但是造價高昂、後勤麻煩的裝備,來執行符合特定性能指標的一兩項任務。反正在局部戰爭裡,少輸等於多贏。
2021年珠海航空展,換裝新型國產發動機的殲20進行飛行性能展示。圖片來源:CCTV

2021年,第13屆珠海航空展裡,中國自製的殲20宣稱已經換用新型國產發動機,改善了飛行性能,並且再次亮相飛行,儘管並沒有做出令人驚豔的超機動科目,仍然帶來討論熱潮。支持者一片叫好,以威龍、龍吟等等誇張的語言捧上了天,質疑者則嗤之以鼻,認為成都飛機公司連國產發動機是WS-10(太行)或WS-15(峨嵋)都沒說清楚

珠海航空展上的殲20飛行性能展示。並未開啟後燃器。

在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殲20終於公開了尺寸數據:戰機長21.2m,翼展13.01m,高4.69m。相比之下,俄羅斯Su-57長20.1m、寬戰機20.1米、翼展14.1m、高4.74m,翼面積78.80m(2)。美國F-22長18.92m、翼展13.56m、高5.08m,翼面積78.04m(2)。

不可否認的是,殲20確實比起Su-57跟F-22都大了一號。以最簡單的話來講,殲20的WS-10引擎推力咸信不及美、俄最先進空優戰機的引擎,即使WS-15號稱推力勝過F-22配備的F-119引擎,但殲20的尺寸與重量都大於Su-57、F-22,也大於F-15E,略小於Su-34,已經來到了重型戰轟機的等級。它的重量比美、俄兩國最先進空優戰機大得多、總推力則從落後到試圖追平或微幅超,勢必造成戰機推重比遜於前述兩種戰機。目前外界普遍推測在0.94上下。

這或許可以解釋殲20跟Su-57、F-22相較之下,為何展弦比偏小、機身粗長鈍重到有些怪異了。設計團隊為了彌補較差的機動性能,只好一面使用「前翼+大後略角度梯形翼」,另一方面設法做到外型平滑設計、內置彈艙,希望減少前翼反射雷達波帶來不利雷達匿蹤的效果。 也就是說,殲20有90年代雷達匿蹤戰機的部分外型、80年代歐洲雙風戰機前翼+主翼的特色、80年代俄系戰機等級推力,分類上是一架重型戰轟機或攔截機。

殲20的機動性能當然不比F-22、F-35、Su-57,但絕對優於Mig-31,可能優於(或相當於)Tornado這類戰轟機,遜於(或有可能略遜於)F-15E、Rafale、Typhoon。然而,只要給它夠好的AESA雷達、夠成熟的中程空對空飛彈(如PL-15的改良型),以及足以威脅假想敵艦隊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它仍會是稱職的長程攔截機或攻擊機,成為21世紀中國版的Tornado IDS,或者Mig-31,或是F-14。

殲20不必在各方面都跟美、俄的最先進空優戰機匹敵,只需要在某些地方追平就行。由於共產國家的軍隊沒有國會監督,其軍方大可維持幾種功能特化單一但是造價高昂、後勤麻煩的裝備,來執行符合特定性能指標的一兩項任務。當中國和美、日或俄國發生局部衝突時,這種大量山寨的奇特裝備可以減低性能劣勢,甚至在某些方面追平,讓對手必須付出更高昂的代價才能取勝。殲20就是這種有局部技術優勢(或追平假想敵)的裝備。

對於台灣的軍事迷來說,當然可以很輕易的嘲笑殲20的矛盾設計,但料敵必須從寬,絕對不可以小覷。在中科院雙基雷達、多基雷達對其收集足夠參數前,任何輕敵之心都是有害的。試想:若殲20搭配解放軍版野鼬機殲16D,對國軍各式防空雷達進行壓制跟消滅,又有殲10、殲15跟F-16V爭奪空優,則國軍的防空傘,還能打開幾張呢?

另一方面,儘管粗長碩大的外型跟目前推力不足的引擎,讓殲20看起來機動性能不及F-22、Su-57,畢竟也是具備部分匿蹤性能的長程高空高速戰轟機,或許還有一定的空間跟供電餘裕可加裝自衛電戰裝備,將對台灣空軍F-CK-1C/D戰機造成一定的壓力,抵銷GD-53雷達+天劍二改良型飛彈早期發現、早期鎖定的優勢。早期較輕較小較慢的F-CK-1能遠遠就發現雷達截面積碩大無朋的Su-27,但未來面對殲20恐怕要更加留神了。

中科院的被動接收多基雷達車,是對抗雷達匿蹤戰機的法寶。圖:中科院。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廖英雁大風吹著誰,誰就倒楣。 每個人都想當鬼,都一樣的下賤。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