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購物的路途
理智購物
這大概是我這一輩子都沒想過的消費方式。
從興盛的五分埔到曾經強大的Yahoo!拍賣,至目前盛行的淘寶與海外購物,
每一處我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在上頭。
當購買變成常態,不知不覺中 , 物慾也很容易被觸發
回想過去的工作經歷,好像與瘋狂購物的心態有些連結
曾經在知名的品牌代理商工作,也因為有員購優惠,我一口氣就買下了6雙鞋
只因為便宜,和對於各款式的猶豫不決,而通通都買下來了。
前一份工作則是每天都需要接觸美國的購物折扣情報,
而用一種「 不買會吃虧,買了很划算,買起來囤貨 」的心態大肆採購
為了維持 SEPHORA 的 VIBR 會員,我每一年會在彩妝保養上花到達標的金額
特別是在購物折扣季-像是黑色星期五,感恩節,聖誕節這些日子,
我絕對會去 Amazon、Walmart、Nordstrom 或是各種服飾商店大買特買
因此,隔月的信用卡帳單我永遠只能繳最低應繳金額。
像是美國販售的包包可能只要3,000元台幣,但台灣需要賣 1萬2,
看似差距相當大的價差,讓我產生了 「買了絕對賺到 」 的錯覺
只要看到電子信箱裡面寄來的促銷 email,和論壇上的折扣情報,
我就想要把商品加入購物車,然後結帳、刷卡。
結帳刷卡,和收到包裹和商品的當下,帶給我即時的快樂。
這樣的錯覺,不斷吞噬著我的時間與金錢,相當可怕
真正讓我走上理智購物這一個路途,是在辭去上班族工作後的第10個月開始,
沒有了在職場所帶來的壓力,讓我開始有動力想整理家裡
因為沒有上班,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看著家中各個角落,心情總是覺得不爽快
現在住的公寓大概只有15坪,累積了11年來毫無節制的購物成果
在進行衣物斷捨離的時候,內心不斷地拉扯著
「這件瘦下來還可以穿,這件某一天可以穿到,這件搭配那個外套很適合。」
如果真的還可以穿,為什麼它是全新的?
於是,我整理出了7大袋幾乎全新或是只穿過一兩次的衣服
在丟棄與捐出衣物的過程中,不斷出現著對於物資浪費的愧疚感。
有這樣的體驗,對我而言很痛苦。
我有著選擇困難症,卻要在每一件衣服上決定它的去留
我討厭浪費,卻丟棄了這麼多用辛苦賺來的錢所買的衣服。
但,當我發現整理後的衣櫥,變得寬廣許多,抽屜收合也不需要大力強塞
洗衣摺衣和收衣服的家事變得相對輕鬆,
這種感受,實在是太美好了!
為了想讓這個美好的感受逐漸延伸下去,我開始尋找更多的資源
到圖書館借了許多關於收納與斷捨離的書籍,看了許多關於極簡與整理法的影片
我才發現,真正需要的不是收納,不是整理,不是斷捨離
而是來自於源頭的心態。
就像吃大餐一樣,總覺得這個月的自己真的是辛苦了,應該值得買一個包包。
市面上許多的廣告與文案也是這樣說「 好好犒賞自己、別虧待自己 」
真的有需要多花一筆錢在上面嗎 ? 難道現在擁有的包包不能使用了嗎 ?
明明自己身為行銷工作者,卻也很容易被通俗的廣告詞給迷的暈頭轉向。
看看自己所身處的環境,並不是人人都在比較行頭
比較誰擁有最新的手機、或是誰穿著戴著最有昂貴的名牌精品
似乎自己是被自己購物時的愉悅給迷惑了,被各種廣告與促銷吸引。
斷絕誘惑,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
每天,我都會收到30封左右的商店促銷信件,包含台灣網路購物跟淘寶,美國、英國、澳洲的跨國購物,每一天都被所謂的特價優惠給吸引著。
在某一次購物準備結帳的時候,因為有事情需要臨時外出,
購物車的東西也就被這樣擱著,隔天打開網站,發現其實自己沒有這麼需要買這些物品。
於是我開始清空每一個購物網站裡的購物車,隨著購物車的清空,心也輕鬆了!
換個心態去購物吧!
以往在購物的過中,總是會想著收到物品的那一瞬間,
那瞬間給我好大的開心與快樂,不過隨著經常購物的行為,一瞬間出現的喜悅,也漸漸變得淡然無味。
接著而來的是,支付帳單,和丟除包裹包裝垃圾的麻煩。
於是我開始換個心態購物,
在購物過程中,先映入腦海裡的是丟除包裹包材這件麻煩的事,
接著是支付帳單,和這件物品要放在家裡哪個地方?
我的購物思路大概是這樣子
- 假設我買了一件T恤,我會先想像這件T恤可能用紙箱包裝
- .收到包裹後,拆除的紙箱拿到晚上9:30的資源回收車去回收
- 新買的T恤要放在衣櫃分類為短袖T恤的抽屜裡
- 這個抽屜裏面,還有10多件T恤,每一件都還可以穿
- 覺得麻煩與浪費,關掉了整個網頁。
我把在購物時選擇商品改為當作收到商品之後的思考,
一樣的花費時間,但是得到的成果卻是影響每一日的生活
推薦大家在購物時也試著想想看,家裡多增加一件物品,對生活上有什麼影響?
這兩年,我從看到折扣就瘋狂購物的成癮者,變成只有目的性消費的理智購物者,
看到買一送一的折扣也能夠不動聲色,泰然自若,心無旁驚的慢慢把網頁關掉。
我選擇這條路,不是極簡生活,而只是回歸最最基本的生活價值觀
了解自己花費在哪裡,使用在哪邊,逐漸地也能重拾儲蓄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