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南纬1度的肯山兰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双城记11:博物馆里看英国

南纬1度的肯山兰
·

亲爱的小小刘,

看到你和老李放假去射击场比武,我都有一种不由自主要把耳朵堵上的现场感。老李第一次拿枪就92环,这应该和他“没枪的电影一律不看”有关系,估计人家在脑海里已经模仿了上千回了。

和你们分贝十足的假期相比,我的略显安静,确切地说我也不能大声说话,因为我钻进了一个又一个博物馆里。在不是冷风就是阴雨的伦敦,去博物馆过冬应该是不二之选,更何况大多数博物馆还都免费!所以这周的双城记就让我们把音量放低,轻轻地在博物馆中漫游英伦。

1、地下除了有地铁还有什么?

不去邮政博物馆不知道,原来地下除了有地铁载人,还有小火车送信!为了避开地上拥堵的交通,这条在伦敦送信的地下铁路系统从1927年开始运行,每四分钟一趟,每天运行22小时,全年无休,直到2003年才停止,这也从侧面证明这个国家的人是多么喜欢写信交流。

停运后,一部分地下系统就变成了博物馆,我坐着改装后的小火车体验了一回成为“信”是什么感觉。地下的信件搬运工很辛苦,多重的麻袋口袋都要分秒必争搬上来,否则会延误下一趟火车。虽然辛苦,但很多家庭都是祖祖辈辈为地下邮政工作,说起工作很有自豪感。

皇家邮政除了聘用人,还聘用动物。1868年,“猫警长”正式上岗,试用期6个月,专门在地下抓老鼠,每周有一先令的津贴。自己饱餐一顿别人还倒给钱,这等美差上哪儿找去。可惜这个岗位已经在1984年取消了。

2、纺织纺成了英国最高级巴思爵士

我从没想到纺织物上面的线条花纹能如此打动人。一条条如屏风一样垂下来的仿佛不是布条,而是一首诗、一幅画、一篇短文,一首歌……我理解诗歌图画文章歌曲都能带人进入故事,但是纺织物也能如此,颠覆了我的认知。

这里是由英国设计师桑德拉·罗德斯建立的“时尚和纺织博物馆”。作为英国最高级巴思爵士,桑德拉为英国皇室、流行巨星设计衣服。今年80岁的她仍然活跃在时尚界,常年维持着一头粉发和蓝色眼妆。

桑德拉的素描本从来不离手。她画的并不是线条,而是植物、昆虫、花朵、建筑以及人。她观察周围,将微小和细节放大,变成纺织品上夸张大胆的图案。我会有和织物对话的感觉,也是因为那正是从我生活环境中来的。博物馆这栋建筑也格外就像桑德拉的作品以及她本人的形象一样非常有辨识度,像沙漠里的绿洲,阴雨中的阳光,古板中的顽皮。

离开博物馆,我把桑德拉在视频中说的一段话带走最为纪念品:她说自己不是在找工作,而是创造自己想做的工作。虽然不知道工作将会把她带往何处,但她知道工作在前面引领着她。

3、76000名孩子为什么同时出现在博物馆?!

“美术馆里全是孩子”,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门前,立着这样一个让参观者困惑的提示牌。

刚进入二层大厅就看到76000名孩子!不要以为我多加了一个0,的确是7万六千,确切的说伦敦67%的三年级小学生都在这里。你看到的不是全市儿童运动会在美术馆举行,而是艺术家Steve Mcqueen将一个饱含希望和反思的展览带到了我们面前。

在展厅两侧的大理石墙上,挂着3000幅来自伦敦各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班级合影。他们有的来自贵族私立学校、有的来自普通公立小学,还有的是在特殊教育机构。画面中的孩子有的穿着统一的校服,有的则是随意的便服,有的头系发带,有的戴着头巾,有的皮肤黝黑,有的竟然比我还白,他们的笑容更如自然界一样千姿百态。

之所以选择小学三年级,是因为七八岁的年龄正是儿童开始将“我”放在一边,逐渐在意社会眼光的时候。这就像走进一个无形的监狱,种族、阶层、性别这些紧箍咒逐渐套在了儿童思维意识里。艺术家Steve说,他小时候去国家肖像画廊参观时,在场的黑人除了他自己就是保安。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钱的上流阶层,通常是白人才能享受的爱好。但对于Steve来说,艺术让他找到了释放自己的居所。他希望借助展览让小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解除紧箍咒的密语,都有追求自己喜好的权利和机会。

作为来参观的成年人,面对3000幅“如出一辙”却又“如此不同”的“未来”,首先是被规模震撼,像拿着一台望远镜,将景色一览无余。其次是被色彩震撼,准确的说是孩子们的肤色。在伦敦,非白人的数量几乎和英国“白人”一样多(最近一次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伦敦有45%的英国白人,而非白人则有40%)。那么,社会硬件设施和软性政策是否跟上了这种变化?是否能容纳下这种变化?最后,是被个体所震撼。这时需要换上显微镜,仔细欣赏统一下蕴含的独特。也会不禁想起Steve的那句感叹,“罪犯、银行家、或者那些没能活到21岁的人都在照片里”。

艺术就是让熟悉的事物变得不熟悉,将不熟悉的事物变得熟悉。一张普通的班级合影,大概就是这样成为了艺术。

4、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2019年最后一天我去了帝国战争博物馆,听起来可能显得有点沉重,但是确实让一年的结尾一下子有了“重量”。

这里正在进行的“战争下的文化”展览讲述了社会动荡和恐怖袭击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人们保护文化的不懈努力。其中提到了张昕宇和梁红夫妇2015年在阿富汗旅行时通过3D光影重现了被IS毁掉的巴米扬大佛。之前张昕宇的书中也提到了这段故事,我记得很清楚他说当地人看到佛像出现时都激动得掉了泪。

在英国很多博物馆里都有中国身影,不过那些物件会让人想起我们曾经被殖民被劫掠的历史,但是这一刻作为中国人站在博物馆里,真是特别自豪,也很敬佩这对“侣行”夫妇对阿富汗人民的善意和对当地文化的尊重!

博物馆里有整整两层是关于犹太大屠杀的介绍。全程不让拍照,所以这里分享三个很触动我的故事:

一个怀孕的妇女在布满老鼠的下水道生孩子,孩子生出来又不得不马上亲手捂死它,不然啼哭声会让所有躲在下水道的犹太人被发现。那个妇女当时的心情想起来头皮都发麻。

一段犹太人学者的话,“如果社会开始欺负弱者,那么最后每个人都会被欺负,因为我们或多或少在某方面都是弱者。”因此,如果我们选择忽视留守儿童、环境恶化、农民工权益、同性恋这些所谓的“别人”的问题,那么总有一天当我们自己也成为某个问题的受害者时,再没有人为我们站出来发声了。

当我们走向生命末梢时,想对最爱的人说些什么?在五封来自去往毒气室马上就要和这个世界永别的人最后写给自己亲人或爱人的信中,我发现每一封信都在不同段落、以不同形式,用相同或近义词,向正在读信的人表达着爱与勇气。爱与勇气,是人们在最危急、最脆弱的时候想到的两个词,也许概括了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

5、展览之外的“展览”

博物馆除了展品能介绍英国,参观者也像是一幅流动的解说词,展现着社会细枝末节里的用心。

比如,你经常能看到孩子们拿着博物馆提供的“藏宝图”,在比他们高出很多的展柜所架设的迷宫中穿梭,大步从我身边经过,忙碌得像身兼重任的总指挥,让我这个“散兵游勇”颇感惭愧。跟在“总指挥”身后的,通常是他们的“军师”,有的一头白发,后背微隆,有的人高马大正值壮年,有的怀里还抱着熟睡中的未来的“总指挥”。

这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带着下一代在几千年以前的历史中探索学习,此刻他们不是孩子的监护人,而是知识的领路人。他们不是等孩子问才说上两句,而是主动启发引导,其过程有时候比艺术作品本身还震撼我。

比如有一次我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一对老夫妇带着小孙子看展览,爷爷指着被乱箭击中慢慢倒下的狮子对小孙子说“这太美了”,还意犹未尽地重复了两三次。透过血腥让孩子了解到艺术表现的魅力,可以说老爷爷也给我上了一课。

对于我,博物馆是了解英国的微缩景观,而对于英国人,带孩子去博物馆也许和我们带孩子去补习班一样,是周末的固定活动,是家庭的生活方式,是伴随人生的风情美景。

除了家长,博物馆在吸引孩子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前面提到的“藏宝图”几乎在每个博物馆都有,这是将博物馆的展品设置成寻宝游戏,让孩子带着目的和兴趣参观。

除此之外,你还能在一些展品下面看到这样的蓝色卡片,有的写道:

这张照片拍摄于伦敦早年,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它表现了当时孩子们在街头玩游戏的场景。你喜欢玩什么游戏,你今天在美术馆能玩什么游戏?

还有的是这样写的:

当你正在听的这个作品时,你会听到不同的语言。你能猜到他们是什么语言吗?艺术家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我们思考我们是如何与人沟通的。你和你的朋友能说几种语言?你觉得今天来美术馆参观的人加起来会说多少种语言?

这些问题不仅引导儿童观察画作,还启发他们思考画作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在美术馆看到的不再只停留在当下那一刻,当孩子们走出美术馆时,艺术已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来英国前我就想好了要每周写信,并且就叫“双城记”,所以博物馆之旅自然也要去狄更斯他老人家那里报个到,用了人家作品的名字总得知会一声。狄更斯故居阁楼的墙上,写的正是《双城记》中最著名的那段话,联想起过去三个月我在英国的生活,竟然也齿轮啮合,也许也是未来一年的预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就算是愚蠢、怀疑、黑暗、失望、一无所有的地狱,也都是衬托智慧、信任、光明、希望、应有尽有的天堂所不可缺少的色彩。当以为自己手中的拼图是一块黑夜时,却不知它只是旭日东升的一角而已。

最后送上摄影画廊里的一幅作品,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其中的笑点。下周见!

亲爱的大赛

在寒假里钻进一个又一个博物馆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你详细的叙述及照片,也让我们领略了一下各大博物馆的神奇之处:曾经繁荣的邮政地铁、如诗如画的纺织博物馆、还有承载沉重历史的帝国战争博物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触动我的是战争博物馆:知道自己去往毒气室,马上就要和这个世界、和自己最亲爱的人永别了,那将是一种怎样悲凉的心情啊,永远不要再有战争了,让这个世界多一份爱吧,不要彼此伤害了,珍惜生命。

博物馆里的藏宝图确实创意很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吸取养分,爷爷、奶奶带着小孙子参观博物馆也是可以借鉴的(以后我可以效仿哈 ),还没上学的孩子和爷爷奶奶都有时间,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增进了感情。

最后一张照片中的笑点不难看出:牛角面包的摆放仿佛是主人的双手伏案,很巧妙,我说的没错吧。下周见。

CC BY-NC-ND 2.0 授权